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誰?她為什麼飽受爭議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1-08-15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誰?她為什麼飽受爭議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5-10-10 回答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佈,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來自:騰訊國際新聞)

屠呦呦從中醫古籍裡得到啟發,透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她的發現,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開發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由於這一發現在全球範圍內挽救了數以百萬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獲得醫學科學領域重要的大獎——拉斯克獎。

簡介:屠呦呦,出生於1930年,藥學家。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取得顯著成績,帶領課題組人員發現和研製了新型抗瘧疾藥青蒿素。2011年9月獲得拉斯克獎的臨床醫學研究獎。

言論:“在青蒿素髮現的過程中,古代文獻在研究的最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我相信,努力開發傳統醫藥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

文/萇清

2011年9月23日,紐約。本年度拉斯克獎頒獎典禮被安排在一個酒會上舉行,在這個輕鬆的西式社交場合,屠呦呦的些許拘謹看起來反而別有風度。捧起獎盃,面帶微笑地讓記者拍照,然後照著講稿發表獲獎感言,“在青蒿素髮現的過程中,古代文獻在研究的最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這位80歲的女科學家聲音清脆,帶著濃濃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開發傳統醫藥,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

從1600多年前的中醫古籍裡得到啟發,屠呦呦最初的發現,讓青蒿素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抗瘧藥,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會為此獎勵她25萬美元的獎金。

沉默

作為一個有66年曆史的科學大獎,拉斯克獎在中國並沒有太大的名聲。然而,“諾貝爾獎的風向標”這個說法卻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不難理解,在拉斯克獎頒獎之後,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國很快就廣為人知,人們都對這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人”充滿期待。再後來,她又被形容為“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屠呦呦對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準備,她對公眾隨之而來的強烈關注保持著超乎尋常的頑強抵抗。在紐約領獎之後,她一直堅持對媒體一言不發,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單位舉辦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會”上。這個聽起來稀鬆平常的會議,其實只有一個主題——表彰屠呦呦。會上授予她“中國中醫科學院傑出貢獻獎”,並獎勵給她所領導的青蒿素研究團隊100萬元人民幣。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誰?她為什麼飽受爭議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5-10-10 回答

她是中國人,她對中國消除瘧疾做出特殊的貢獻,她出品的藥是治療瘧疾特效藥。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誰?她為什麼飽受爭議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5-10-11 回答

屠呦呦,女,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在北大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1-2] [3] 。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4]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1] 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爭議:

拉斯克獎引發的疑問是:為什麼青蒿素沒有拿到國內的科技大獎,反而先拿到了國外的大獎?

科學界主流的答案是:沒法確定獎項的歸屬。1978年,“523”專案的科研成果鑑定會最終認定青蒿素的研製成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集體的榮譽,6家發明單位各有各的發明創造”。在這個長達數頁的結論中,隻字未提發現者的名字。當年大協作的“523”專案以“勝利完成”而告終,然而後來的幾十年中卻爭議不斷,屠呦呦則被很多人認為“不夠淡泊名利”“個性執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