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講解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2-12-28

初二文言文講解普林博雅教育 2022-11-24

1。 初2語文上冊古詩和文言文的全部解釋和原文

八年級上冊1。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短文兩篇 一、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核舟記(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篛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蓋簡核桃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4。大道之行也(《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5。杜甫詩三首一、《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二、《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6。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7。短文兩篇 一、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二、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8。觀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2。 如何才能教好初二語文的文言文

文言文教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文言文學習有助於學生了解我國古代豐富燦爛的文化,有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高尚道德情操教育。那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如何才能教好文言文呢?一、教師要有紮實的古漢語功底。

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相比,二者既有繼承關係,又有發展變化。特別是在發展方面,如古語語音、詞彙、語法和文字諸方面,古今都有明顯差異。

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自己首先要大量閱讀一些優秀的文言作品,還要系統的掌握古代漢語中的一些語音、詞彙、語法和文字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很好地駕馭教材,給學生講好教材內容。 二、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教好文言文,最重要要的是要讓學生對文言文感興趣。

激發他們讀原文的熱情,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潛移默化裡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把學習文言文變為學生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的慾望行動。

三、把握好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環節 。1、文言文預習 課文中任何一篇文言文都有註釋,閱讀文言文時要藉助註釋,瞭解課文出處、寫作背景、文化常識、與課文有關的作者經歷。

指導學生學習文言文必須養成利用工具書的習慣。使用工具書,對於學習文言文來說,有著特殊重要性。

比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不查詢工具書,學生也可能不把它理解為“時”。還可以適當讓學生參看一些文言翻譯書,作為複習鞏固所學內容的資料,但不能過分依賴一些古文翻譯書。

2、文言文的講解 教師要力戒串講全文的傳統教學方式,要相信學生,要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自己先翻譯,教師只做一些難點的點撥。第一步,先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培養語感。

第二步,學生試譯。可讓學生試譯不同段落。

第三步,教師疏通文義,對一些常見文言實詞、虛詞中古今不同的讀音、詞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內容幫助學生進行歸納、比較、總結。第四步,在通讀、熟讀全文後感知課文中的人物形象、課文主題。

教師要提倡學生各抒己見,不受拘束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3、文言文閱讀的拓展 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文言作品,不求他們能讀懂多少,而是要求廣泛閱讀,在大量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在假期給學生布置自己感興趣的文言作品去讀,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孟子》、《聊齋志異》等等,並適當作一些讀書筆記,寫一些心得,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鑑賞能力。 時代在發展,教育在革新。

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模式,才能在教學上出成效,文言文教學也是如此。歡迎採納 希望幫到你。

3。 初二下冊語文文言文解釋

譯文 環繞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西南方向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特別秀麗,遠遠望去,那草木繁茂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從兩峰之間飛瀉而出的,是釀泉。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高踞在泉水邊上的,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裡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同賓客來到這裡飲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取個別號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要說太陽出來,樹林裡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顯得昏暗,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幻不定之時,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春天野花開放,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秋天天高氣爽,冬天水位低落,石頭顯露出來,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早晨進山,傍晚回來,四季的景物不同,人們的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讓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人在遊玩。

來到溪邊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在面前,這是太守舉行酒宴。宴飲酣暢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時起時坐,這是賓客們盡情地歡樂。

一個臉色蒼老,滿頭白髮,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在後面,樹林枝葉茂密成蔭,鳥雀到處鳴叫,這是遊人離去鳥雀就歡樂了,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懂得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著太守一同遊玩為快樂,卻不知道太守是因為他們的快樂而感到快樂。

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後又能用文章來記述這件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

詞語解釋: 1。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滁州在安徽省東部。

環:環繞。 2。 皆:全、都。

3。 林:樹林。 4。 壑:山谷。

5。 尤:格外。 6。 蔚然:茂盛的樣子。

7。 深秀:幽深秀麗。 8。 山:名詞作狀語,沿山路。

9。 行:走。 10。 峰迴路轉: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

10。 回:迴環,曲折環繞。 11。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形容亭子四角向上翹起。

12。 臨:靠近。 13。 作:建造。

14。 名: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15。 謂:命名(太守自謂也。)

;謂,是(太守謂誰?)。 16。 輒:總是。

17。 號:取別號。 18。 曰:稱為。

19。 意:情趣。 20。 乎:相當於“於”,介詞。

21。 得:領會。 22。 寓:寄託。

23。 若:像。 24。 夫:那。

(若夫:文言文裡承接上文而引出裡一層意思時常用,近乎“要說那。

”、“像那。

) 25。 而:就,表順承的連詞。 26。 林霏:樹林裡的霧氣。

霏:霧氣。 27。 開:散開。

28。 雲歸:煙雲聚攏。 29。 巖穴:山谷。

30。 暝:昏暗。 31。 晦:陰暗。

32。 朝:早晨。 33。 暮:傍晚。

34。 芳:香花。 35。 發:植物開花的樣子。

36。 佳:美好的。 37。 秀:植物開花結實,這裡有繁榮滋長的意思 (標準) 38。 繁:濃郁的。

39。 高:高爽。 40。 窮:窮盡。

。 41。 負:揹著。 42。行:走路。

43。 休:休息。 44。 應:應答。

45。 傴僂提攜:傴僂:駝背,這裡指代老年人。 提攜:攙扶,帶領,這裡指代小孩子。

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這裡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46。 臨:來到 47。 漁:捕魚 48。 釀泉:用釀泉,名詞作狀語。 49。 為:制。

50。 洌:清澈。 51。 山餚:野味。

52。 野蔌:野菜。蔌,菜蔬。

53。 雜然:交錯的樣子。 54。 前:在前面。

55。 陳:擺開,擺放。 56。 酣:盡興地喝酒。

57。 非絲非竹:不在於音樂。 絲:絃樂器。

竹:管樂器。(絲竹,泛指音樂。)

58。 射:這裡指宴飲時的一種遊戲,即以箭投壺中,以能否投進決勝負,叫做投壺。也有可能是猜謎,古時亦叫射覆。

59。 弈:下棋。 60。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

觥:酒杯。籌:酒籌,宴會上行令或遊戲時飲酒計數用的籤子 61。 觥:酒杯。

62。 籌:酒籌,宴會上行令或遊戲時飲酒計數用的籤子。 63。 蒼顏:臉色蒼老。

64。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形容醉態,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 65。 乎:相當於“於”。

66。 從:跟隨。 67。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68。 翳:遮蓋。 69。 鳴聲上下:意思是到處是鳥叫聲。

70。 上下:樹的上部和下部。 71。 樂其樂:第一個樂,以。

為樂。第二個樂,感到快樂的事情。

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 72。 醉:喝醉 73。 樂:以……為樂(意動) 74。 述:記述。

75。 謂:為,是。 76。 廬陵:廬陵郡,就是吉州。

現在江西省吉安市。譯文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過後,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厲害。

冷風時常颳起,起風時就飛沙走石。我只好拘束在一間屋子裡,想要出去卻不行。

每次頂著風快步疾走,不到百步就(被迫)返了回來。 二十二日那天,天略微暖和了些,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

河堤兩岸生長著高大的柳樹,肥沃的土地有些。

4。 初二語文文言文怎麼做最好

培養語感,多讀那些你陌生的文章,假如你有一句不懂,可上下文聯絡,猜猜意思,學上課時的方法,別專注於一個詞的意思,在寫課外古文時,想想裡面要翻譯的詞語是否出現過。

注意使動用法。多讀多做,從簡易文言文入手多思多總結: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以及幾種特殊句式 。學會斷句理解,知道古今異義詞,知道虛詞,知道固定句式,課後註釋多看最好背會,有些詞意義很多要記會,初中文言文都很經典最好背會,對以後寫作很有幫助。把書本上的以前學過的和現在正在學的學習好,方法是要記住裡面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用法,學會斷句理解,通假字,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以及幾種特殊句式,課後註釋多看最好背會,有些詞意義很多要記會,初中文言文都很經典最好背會,對以後寫作很有幫助。文言文就是從點滴開始積累的特別是裡面很多虛詞有多個表達意思,所以要認真聽認真記老師的講解。翻譯時要做到 通、達、信。

5。 古文常用字詞解釋

1。【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係。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

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係, ①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係,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遊》)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

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鐘山記》) 2。表示憑藉。

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物件。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

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餘船以次俱進。

(《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

(《夢遊天姥吟留別》) 2。表示承接關係,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餘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鐘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

(《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3。表示目的關係,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

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餘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4。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陶淵明《歸去來辭》) (三)助詞 1。作語助,表示時間。

6。 初二語文的文言文怎麼教啊

首先自己要精通,然後一字一句的詮釋和全文翻譯講解給學生,並把字或句單詮和段譯、全文翻譯的不同點的原由講解給學生,如果有吃不準的地方,要向人請教或查閱資料搞懂,不能不懂裝懂,敷衍學生。

對學生要求背熟原文,弄懂一字一句的詮釋和段落、全文翻譯,同時搞清文章的來源、出處及怎樣成文等歷史背景,以此幫助提高學生理解、分析、記憶效果。這一切都要要求學生自己練習鞏固,老師要嚴格審查學生完成數量和質量,給學生指出正或誤,多表揚少批評,對不如意的學生也要以積極向上的口氣去引導。

祝福你心想事成。

7。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該怎麼教

古詩文教學

首先,應以“讀”為主,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其次,應注意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語感是語文教學的 關鍵,語感有了,可以讓學生對文言詩文無師自通。

最後,一定要讓學生掌握每篇詩文的寫作背景,可以教師介紹,最好是讓學生課前預習,自主探究,這樣才能讓他們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另外,在古詩教學中我常採用“聯想法”,即把作者凝練的詩句想象成一幅畫面,然後再用自己的文字表達出來,效果還不錯,你也可以試一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