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定義“痰”?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2-12-07

中醫怎麼定義“痰”?翦廣英繩鵑 2019-03-11

痰溼為邪,隨氣而行,阻滯氣機,行至五臟則五臟病,行至經絡則經絡病,所以中醫有“怪病之謂痰”的說法。

,“內溼”往往會引起“痰溼”,痰溼是脾運化水溼的功能失調後所產生的一種病理產物,由於它具有粘滯的特性,所以當它產生後,又成為新的治病因子引起新的疾病。中醫上把痰分為2種,一種是“有形之痰”主要存在於肺部,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指的那種痰,還有一種是“無形之痰”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這種情況,其實用另一個名詞來解釋“無形之痰”大家就好理解了,那就是脂肪。脂肪具有“痰”的汙穢、粘滯、稠厚的特徵,它是聚積在體內的水溼中的汙穢部分凝聚而成。

脾對水溼的運化不足,導致水溼在體內聚積,健脾化痰再配合飲食調整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特別注意的是有2樣東西最會引起肥胖,一個是油膩的食物,一個是甜食。這2樣中醫上叫“肥甘之品”,最容易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吃它們生脂肪就可以理解了。

中醫怎麼定義“痰”?休瑤渾鵑 2019-01-05

(1)

有形之痰飲:指視之可見,觸之可及或聞之有聲的痰飲。

(2)

無形之痰飲:指某些因痰飲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狀。由於其臨床雖見痰飲之常見症狀,如頭目眩暈、噁心嘔吐、心悸氣短、神昏或癲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實質性痰飲,而此類病證如按痰飲進行治療,又能收到同樣的療效,故稱其為無形的痰飲。

此外,痰飲亦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之痰飲,係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廣義之痰飲,則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還應包括留滯於體內因水溼凝聚而成之痰飲水邪及無形之痰飲病證在內。

關於痰飲的性質,由於痰、飲、水、溼,同源而異流,都是由於人體津液代謝失調而形成,因此四者皆為陰邪,故痰飲病邪性質屬陰,一般以濃度較大,質地稠粘為痰;而把濃度較小,質地較為清稀者稱為飲,故兩者區別即在於痰稠而飲稀、痰濁而飲清。從寒熱性質來分,前人又有“痰熱而飲寒”的說法,認為“得陽氣煎熬則成痰,得陰氣凝聚則為飲”,但從臨床實際來看,亦有寒痰或熱飲者,故不可一概而論。痰飲具有聚散不定,流動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竄全身各處而發病。

中醫怎麼定義“痰”?線玉蘭秋汝 2019-05-31

水飲,水溼,痰同是水液迴圈障礙聚集而產生的病理產物。痰為陰邪,當以溫藥和之。痰分寒痰,溼痰,燥痰,痰熱互結,治法各異。脾為生痰之源,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可以生痰,氣鬱血淤也影響水液的迴圈流動而生痰,所以治痰常用健脾燥溼,理氣法。

中醫怎麼定義“痰”?聞人德集戊 2020-03-30

痰飲是由於多種治病因素作用鬱人體後,引起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

一般,溼聚為水,積水成飲,飲凝成痰。

就形質而言,稠濁者稱為痰,清稀者為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