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結構的基本內涵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2-12-26

課程結構的基本內涵完滿還熱烈灬小草7134 2016-05-26

課程結構要適應地區間經濟文化的差異

具有一定的變通性。

我國幅員遼闊,從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看,可分為沿海發達地區、中原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三大區域,各區域的經濟發展需要有著不同文化知識結構的人才,因此應當允許各地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選擇相應的課程,以適應這種區域經濟和社會差異。從文化側度看,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課程結構應適應不同民族的文化認同需要,如民族文化課程、地域文化課程等。由此看來,國家層面的課程結構需要具有充分的變通性,以有利於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需要做出選擇。如規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課、每門必修課程的課時,為地方課程留出一定的開發的空間。

課程結構要適應不同學校的特點

體現選擇性。

課程改革取得成功不在於有多少理論文章和多少理論研究成果,而在於學校、教師乃至社會的教育觀念是否發生轉變,學校中實際發生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有了變化。因此,調動、解放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主體的時候,課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學校的主體性集中體現在透過選擇並設定能夠創造和形成本校文化特色的課程上。不論國家課程還是地方課程,在課程門類及其關係方面都應適應每一所學校的學校文化特殊性,學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據本學校的教育宗旨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選擇和再開發,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國家或地方層面的課程計劃還需要規定學校自己設定的選修課(校本課程)的課時比例。如原蘇聯規定,國家課程佔41。3%,各加盟共和國課程佔41。9%,學校開設選修課程佔16。8%。臺灣除了特別規定的彈性教學節數(佔總節數的20%)之外,還規定選修課應占10—30%。

課程結構要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建立和完善課程選修制。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內在價值是促進每一個人的個性發展。衡量課程改革成敗的基本標誌是看它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課程結構必須具有選擇性,以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課程結構的基本內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