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民主的細節》 讀後感或書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3-02-03

劉瑜《民主的細節》 讀後感或書評瓊途 2013-08-13

當我讀完第一篇章的時候,我就已經完全被吸引了,恨不得放下一切,把它一口氣看完,甚至有點自責,為何半年前買的書,直到現在才剛開始看。

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推薦是在《南方週末》,《民主的細節》被《南方週末》評為2009年度致敬圖書(非虛構類),同時,民主的粉絲們熱烈搶購的情景也可謂火爆,非一般售書能與之相比。2009年6月出版,半年加印8次,我手上的這本是今年1月再版,已是第11次印刷。

站在讀者的角度,我明白了那些粉絲的熱烈,我理解了他們的心情,我懂得了他們的渴望。作者劉瑜是劍橋大學講師,哈佛大學博士後,是一個可以用專業術語展現高深的人,卻立足於一個普通民眾的角度,用7年在美國所觀察,體會,理解的一個又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現象,然後有條不紊地,平鋪直敘地娓娓道來,她將虛無縹緲的民主拉進現實場景,告訴大家,民主與民生息息相關,是每個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個人與政府的關係。

《民主的細節》不僅關注了美國,也比較了中國,這是該書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幾乎每個故事,都是因為有對中國熱點事件的關注在先,才會去到美國的類似情形中求索;或是看到美國的熱點,會聯想起中國的類似事件,一般有著什麼樣的過程和結局,它激起了人們好奇心,急於想知道同樣的困境和難題,是否還有其它的智慧解法?

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旅遊是國內近幾年輿論譴責焦點,眼看著養政府的費用越來越高,其中很大一塊花銷,竟然都公開地用於這些與公務無干的事情,民眾的憤怒也自然水漲船高。難道這個問題就治不住麼?劉瑜在書裡說,美國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為什麼?難道美國人都那麼道德高尚麼?劉瑜解釋——當然不是。這是因為錢不歸美國的政府管,政府想花每一筆錢,都要向議會提申請,議會認為它這筆費用值得花,才會批給它錢;前面有議會盯著錢包,後面有媒體與法院盯著去向,一旦你申請到的錢沒有按照原本說好的方式去用,無數的麻煩就會找上門來。前狼後虎看守著,哪個官員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險。

再比如,2007年4月,河南平頂山發生礦難,33人死亡。而這一事件還沒來得及在各大媒體露上一臉,就很快淹沒在“遼寧鐵嶺鋼廠鋼水包脫落32人死亡”、“河北邯鄲煤礦爆炸死亡11人”這樣層出不窮的新聞裡。那麼難道我們就不悼念死者了,就當33個工人僅僅是一個數字,任其淹沒在其他資料裡了?美國曾經也是一個礦難頻繁的國家,但是每次大的礦難,都轉化為相關制度改進的機會。1951年,伊利諾伊州礦難直接導致“聯邦煤礦安全法案”的出臺。1968年的西弗吉尼亞礦難又導致了1969年的一個重大立法:“聯邦煤礦健康和安全法案”的出臺。2006年1約的沙溝礦難,促使美國當年就通過了“2006礦工法”,更新1977年的“安全法”。這種制度的糾錯能力,加上權利部門間互相監督的制衡機制,致使美國礦難發生的頻率不斷下降。現在,美國的煤礦開採行業已經成為“本質安全行業”,勞動安全性甚至好於農業、建築業和零售業。百萬噸死亡率之有中國的百分之一。劉瑜認為,對平頂山工人的真正悼念,是用制度改進來悼念他們,而且很可能,這也是最讓他們死而瞑目的一種紀念。

還有,美國傳媒領域也不乏自由化的惡果。一些電視節目以聳人聽聞、譁眾取寵、刺激觀眾神經為手段,追求高收視率,可謂是“欲最差而不得”。這種“感官刺激主義”的確是文化市場化內在邏輯的必然結果——競爭的邏輯導致文化產品製造者要不斷突破底線,無論從好的方面,還是壞的方面。劉瑜為我們介紹了美國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如何與言論徹底自由派持續的作戰。1978年,最高法院裁決FCC有權對早6點到晚十點廣播電視節目進行設限,以保護未成年兒童,守住底線;而同時,在審查程式和立法層面,又迫使FCC的“下流與否標準”遵循最小化原則,給文化的自由和多樣性留出充足的生長空間,使美國成為當今公認的媒介環境最好的國度。美國的文化土壤養育出傑瑞斯布林格秀這樣的變態秀,也養育出歐普拉這樣倡導人文精神的談話秀,還有一大批像《探索》這樣的優秀科普節目和一批批被稱為“耙糞者”(muckrakers)的調查類記者。變態秀髮展到一定程度,伎倆用盡,只是讓觀眾麻木、看穿、唾棄、遠離。之後,人們還是想回歸細膩、美感和智慧。最近《福布斯》發表了2010年全球名人榜,脫口秀女王歐普拉重登最有影響力名人第一寶座,她已是第四次登上最有影響力名人排行榜冠軍。2009年,她的媒介帝國估計賺進三億一千五百萬美元,可謂是名利雙收。她的成功也從一個側面印襯出,多數美國觀眾的審美品味是有智慧的。

站在媒體人的角度看,該書和作者劉瑜有著全新的嘗試和突破,令梁文道、柴靜、閭丘露薇等業內高手也不禁向這位“業餘寫手”投去讚許的眼光。

我非常贊同劉瑜的寫作主導思想——不去做缺乏精確性的概念判斷。多年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判斷“西方制度”的好壞,以至於我們沒時間去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比如我們喜歡籠而統之地談論“美式自由主義”並且以這個概念為分界線來站隊,但是這個概念到底是指什麼呢?指美國缺乏福利制度?指美國沒有勞工保護?如果這個宏大的帽子下面其實空無一人呢?批判一個概念其實很容易,只需要把它定義的邪惡一點就行,但是指出這個概念和現實的具體關係卻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它要求深入細節,回到事實本身。

在這一主導思想下,劉瑜的寫作方式上刻意追求講故事,找資料,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這種拆解和描述,需要耐心的觀察、理性的思考。

正如梁文道評價的那樣:她為那些蒼白的名詞填回了該有的細節和血肉,有專業的學養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營養劑。

當今傳媒領域,越來越多的各業界專家學者,憑藉著過人的口才和妙筆,成為媒體的評論員、專欄作家、主持人,比如經濟學家郎鹹平在廣東臺開辦了《財經郎眼》、研究政治的劉瑜在出書前也為一些平面媒體寫評論,還被評為《南方週末》2008年度致敬專欄寫手。《民主的細節》就是她評論文章的集結出版。這些有著深厚專業背景、獨特洞察力和解析力的“新媒體人”讓大眾傳媒多了一份平民的幽默和學者的尖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