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友梅個人介紹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1-09-20

蕭友梅個人介紹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6-12-16 回答

蕭友梅先生生平介紹

蕭友梅,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理論家,作曲家。字思鶴,一字雪朋,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 1884 年 1 月 7 日生。 1899 年入廣州時敏學堂,兩年後由學堂堂長率領自費留日。先入東京高師附中,同時在東京音樂學校學聲樂、鋼琴。 1906 年獲廣東省官費留學名額後,入東京帝國文科大學哲學系攻讀教育學,並繼續東京音樂學校的學業。同年經孫中山先生介紹入同盟會。 1909 年在帝國文科大學畢業後回國,參加清政府為留日學生舉行的畢業“殿試”,中“文科”舉人,翌年被清政府委派為學部視事。

1912 年元旦,孫中山就任民國首屆臨時政府大總統時,被委任為總統府秘書員。同年秋再次獲官費赴德留學,同時就讀於萊比錫大學和萊比錫音樂院,並於 1916 年秋以第一篇系統研究我國民族樂隊歷史的專論——《 17 世紀以前中國管絃樂隊的歷史的研究》獲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0 年初回國後,先任教育部編審員兼北京高師附屬實驗小學主任。次年受北大聘,任該校講師及所屬音樂研究會導師,並與趙元任等發起成立樂友社。同年復奉教育部長蔡元培命建立北京女子高師音樂體育科;分科後任音樂科主任,為我國大專院校第一個音樂系科的設定立下了頭功。 1922 年北大將所屬音樂研究會改組為附設音樂傳習所後,又同時應聘為這所我國第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高等音樂教育機構的教務主任,並在該所成立了我國第一支基本由國人組成的附設小型管絃樂隊,親任指揮。

1927 年秋,經向南京政府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建議並被採納後,赴上海籌建我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高等專業音樂教育機構——國立音樂院。成立後任教務主任兼理論作曲組主任,同年冬任代理院長。 1929 年學院改製為音樂專科學校後留任校長,直至辭世。

作為愛國者,他始終關注民族命運的安危。 1928 年“五·三慘境案”發生後,創作了《國難歌》和《國恥》。 1931 年“九·一八事變”期間,又譜寫了傳唱一時的救唱歌曲《從軍歌》。抗戰爆發後雖身陷孤島,處境險惡,且貧病交困,卻拒不附逆,且蓄鬍明志,更顯高風亮節。

蕭友梅先生在留德期間所作《 D 大調絃樂四重奏》是我國第一部絃樂四重奏。所作以中小學校學生為物件的《今樂初集》( 1922 )和《新歌初集》( 1923 ),是我國最早出版的兩本教材歌曲和個人作品專集;收入前者的《問》,為其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曾在當時的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中廣為傳唱, 1924 年為紀念“五四運動” 5 週年而作的《五四紀念愛國歌》,則是我國最早謳歌這場偉大運動的曲作。作於 1930 年的《秋思》則是我國第一首大提琴獨奏曲。作為一校之長,主持校政也頗多具有遠見卓識且為後人仿效的創舉。學校成立之初即根據國情,於傳授西方作曲理論及表演藝術的各學科組之外,增設傳授我國民族樂器演奏技術的國樂組,並親自主講有關我國古代音樂史的“舊樂沿革”。從 1930 年起,又與黃自等先後發起成立樂藝社和音樂藝文社,組織力量編輯出版校刊《音》和《樂藝》《音樂雜誌》《音樂月刊》《林鐘》等定期或不定期刊物。學校工作之餘,還從事著述和創作,編撰小提琴、和聲學、普通樂學等教科書。

蕭友梅先生對中國音樂文化事業做出的卓絕貢獻將永遠為後人銘記!

蕭友梅個人介紹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6-12-16 回答

姓名: 蕭友梅

字號: 字思鶴

時代: 近現代

簡介:

蕭友梅(1884-1940)字思鶴。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廣東中山縣人。1901年赴日留學,在東京音樂學校學習鋼琴、聲樂,在東京帝國大學攻讀哲學、教育學。1906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大學畢業後國。1913年又赴德國,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和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後以論文《關於17世紀前中國管絃樂隊的歷史性探索》獲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歸國,先後任教於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體育專科、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等處,並任領導。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援下,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所音樂院——國立音樂院。並任教授及教務主任。1929年改為國立音專自任校長。1940年病逝於上海。曾編寫《風琴教科書》、《鋼琴教科書》、《小提琴教科書》、《和聲學》、《普通樂學》等。論著有《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階概說》等。他是我國較早上掌握西洋近代作曲理論,進行專業音樂創作的作曲家。作有一百多首歌曲,兩部大會唱,兩首絃樂四重奏,兩首鋼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均改編為管絃樂曲),一首大提琴獨奏等。《問》、《“五四”紀念愛國歌》、《國恥》、《國民革命歌》等歌曲表達了愛國思想。他的歌曲作品大部收入《今樂初集》、《新歌初集》、和《新學制唱歌教科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