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肥水田地力?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農業
  • 2021-10-20

怎樣培肥水田地力?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9-02-01

水稻土由於形成發育的母質不同,環境條件各異,耕作歷史不一,肥力水平也不同。如有的地下水位過高,土質冷涼,有效養分不能釋放;有的土層淺薄,漏水漏肥;還有的受鹽鹼危害,不利於水稻生長髮育。這些障礙因素都直接影響水稻產量的提高。應特別指出的是,水稻產量依靠地力的程度,比其他糧谷作物大得多。因此,改造中低產田,培肥地力,是保證水稻穩產高產和大面積均衡增產的重要環節。具體方法有:

(1)增施有機肥料。增施有機肥料可直接為水稻提供各種豐富的營養,又能透過微生物分解作用產生腐殖化作用,合成土壤腐殖質,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結構,增加土壤膠體數量和品質,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同時還可活化土壤中部分遲效性磷、鉀元素和產生對水稻生長有用的生理活性物質。一般採用增施農肥,稻草切碎直接還田或過圈還田。在白葉枯病疫區可把稻草與人畜糞尿混合後高溫漚制,消滅菌源後還田。

(2)翻壓綠肥。綠肥富含有機質及各種營養元素,綠色植物的枝葉又容易分解,肥勁快,肥效高。所以是良好的肥源。無霜期長的地區,可以種植綠肥和利用前作的秸稈直接翻壓。也可放養槐葉萍(細綠萍)。1000千克鮮萍,約相當於10千克硫酸銨的肥效,而且還有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的作用。此外,山區稻農可利用野生資源,割青漚制綠肥,應廣為提倡。

(3)深耕。深耕結合施有機肥是培育肥沃水稻土的重要技術措施。它能加厚耕層,改善土壤結構和耕性,促進微生物活動,促進土壤熟化。深耕可以打破緊實的犁底層,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水、氣、熱狀況。各土層間的肥力因素互相交換加強,擴大水稻根系吸收範圍,為水稻地上部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4)排水改良。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如平肥澇窪地或山間谷地,土壤終年受潛水浸漬影響,呈強烈的還原狀態,而且質地黏重,土壤正常生物迴圈受阻,潛在肥力得不到發揮,對水稻生長髮育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因此,開溝排水,提高地溫,增加通透性,才能徹底改造。

(5)客土壓沙。對於漏水漏肥沙地稻田,培肥地力除上述措施外,可採用客土壓沙的辦法,用黏土、黃土、河淤土等改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