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10-15

到底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2-18 回答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到底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非常人販 1級 2008-12-18 回答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曹雪芹撰 太虛幻境聯 【註釋】①該聯見《紅樓夢》第一回。②曹雪芹:(約1724或1715-約l764):名霑,字夢阮、芹圃,號雪芹、芹溪居士,清文學家,漢軍正白旗人。他能詩善畫,有廣泛的文學藝術知識和深厚的修養。他創作的《紅樓夢》對後世的文藝創作與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③太虛幻境:太虛謂空幻虛無之意。太虛幻境是曹雪芹所虛設的天國裡的一個境界。 【鑑賞】這副對聯在《紅樓夢》中曾兩度出現:第一回是甄士隱在夢幻中所見,第五回是賈寶玉在遊太虛幻境中所見。可見作者對這副對聯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這副對聯看似簡略,然道理相當深刻。從人物的遭際、命運來看:甄士隱一生曾享盡榮華,最後家道變故,遁入空門,這是甄士隱一生的最終歸宿。作者借賈寶玉見到這同一對聯,在某種意義上說來,這是隱示著他一生道路的縮影。從作品的創作手法上來看:所敘述的人事、情節,真假具兼,頗令讀者品味、猜詳。王希廉《紅樓夢總評》雲:“讀者須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此數意,則甄寶玉賈寶玉是一是二,便心目瞭然。”這副對聯可謂是總括了《紅樓夢》創作手法上的某些規律。 對聯所言,把假當真,則真的便成了假的了;把沒有的視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沒有的了。正如魯迅在《集外集拾遣·〈絳洞花主〉小引》中所言:“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這副對聯闡釋了“假”“真”“有”“無”的哲理,似是對讀者在讀《紅樓夢》時的一種提醒,切忌穿鑿;同時,給人們認識和思考複雜的人生以深刻的啟迪。 “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 當你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來看的時候,那虛假的東西它甚至比真實的東西顯得更真實。反之也是一樣。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甚至比存在的事實更顯得真實,反過來也是如此。 這句話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一幅對聯。 這裡頭這個真和假的概念有很多層次,不是一個單純的一個真和假,世上的人把假的東西都當作真的了,把真的東西反而把它作為假的了。賈寶玉真正一個有思想有頭腦,有才能的人,有思想的人,但是人家都說他是一個沒有出息的;那個甄寶玉認為是有出息的,開始也跟賈寶玉也是一樣一個脾氣,但是到後來呢,甄寶玉走仕途經濟道路,按照官方的道路去走,所以變成了真寶玉,所以真正沒有才華的人,變成好樣的,真正有本領的人變成是假的,不行的,就是真假混淆,這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諷刺。 “道可道非常道” 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世人又有誰能道出“真真假假”呢?事物是變化的,等你能道出它的時候,它也已經變了,所以道不出“何為真,何為假”,有些事情是解釋不了的!我想隨著年紀和閱歷的增長,理解會有所不同的。 對於文學作品,不同人應該有不同的理解才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有的僅是自己的看法罷了!即使數學問題,也可能沒有標準答案。又有誰能看透世間些許,箇中虛實呢!但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時,不如去做些實際的事情。 今天是平安夜,祝平安夜快樂!聖誕快樂! wu 2007-12-24 17:34

到底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2-18 回答

到底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還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2-18 回答

真真假假 何必區分這麼清楚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