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為什麼採菊東籬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11-16

陶淵明為什麼採菊東籬下長纓在手 2017-07-04

因為厭煩了世俗的鬥爭,陰險,爾虞我詐,才選擇了去歸隱。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為什麼採菊東籬下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註釋

(1)結廬:建造住宅,這裡指居住的意思。

(2)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爾:為什麼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5)悠然:自得的樣子。

(6)見:看見(讀jiàn),動詞。

(7)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

(8)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9)相與還:結伴而歸。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

陶淵明為什麼採菊東籬下匿名使用者 2013-10-26

陶淵明出生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勳之後,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所處的東晉末年時局動盪: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拼。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汙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來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這期間,陶淵明一直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鬥爭中,這在他的詩中多有體現。在《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等詩中,他嘆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詩中蘊籍著詩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詩人也曾為是否歸田有過痛苦的徘徊和猶豫,但終究“愛丘山”的夙願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終於找到了他最終的路——歸隱田園。所以說,他的歸隱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從陶淵明歸隱後的生活來看,陶淵明的歸隱不同於東晉時借歸隱買名邀譽的其他隱士,他是真隱,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是一種對“舉世皆濁”、“眾人皆醉”的厭惡。且看陶淵明一生大致經歷:始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後仕職於桓玄、劉裕、劉敬宣的幕下,最後任職彭澤令八十餘日,因不肯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毅然辭職歸耕田園。後有人勸他再度出仕為劉宋王朝服務,他寧願貧病交加,窮困潦倒也不願再涉官場。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飲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譭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從詩的情趣和筆調看,可能不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東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殺之自立,建劉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隱晦曲折地記錄了這一篡權易代的過程,對晉恭帝以及晉王朝的覆滅流露了無限的哀惋之情。此時陶淵明已躬耕隱居多年,亂世也看慣了,篡權也看慣了,但這首詩仍透露出他對世事不能忘懷的精神。從陶淵明的歸隱和他歸隱後的生活可以看出,陶淵明嚮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所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陶淵明為什麼採菊東籬下匿名使用者 2013-10-26

陶淵明喜歡菊花,還有就是他寫詩時正在隱居

陶淵明為什麼採菊東籬下匿名使用者 2013-10-26

為了悠然見南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