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用於書寫的羊皮紙是怎麼製成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09-29

古代歐洲用於書寫的羊皮紙是怎麼製成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7-01-14 回答

羊皮紙的製作過程漫長而複雜,其雖得羊皮紙之名,但在原料的出處上卻並不只限於綿羊或山羊,當時人們生活中大型牲畜如牛、馬、驢等的皮均可被用來製作羊皮紙。整個工序的第一步往往從城鎮中屠房開始,工匠會在那裡仔細挑選適合的皮張。他同時觀察著毛色,從經驗可知,毛色潔白,其出的羊皮紙也將純白無暇。而若想製成帶有賞心悅目之暗紋的紙張,就得挑選有斑紋毛色的皮子。為確保紙質的完美,同時還需仔細檢視皮子上是否有因疾病或寄生蟲所留下的疤痕。

從屠夫那裡運到羊皮紙作坊的皮張首先被放在流動的清水中浸洗,直至其開始腐爛、毛髮開始自然地掉落。在炎熱的地區,浸溼的皮張還會被放在太陽下暴曬,加快這個過程的發生。這時作坊裡那些木質或石質的大桶中的水裡就會被加進石灰粉,根據配方的不同也有會加入麵粉和鹽。之前的皮張在這些鹼性的水裡得泡上三到十天,期間工匠們還得時不時地用木棍加以攪拌。

三到十天後,大桶裡的皮子就會被工匠們撈出,作坊的院子裡立著的一塊弓形木板是它們的下一站。這些皮張貼上木板後,工匠就開始把皮張上的毛刮乾淨。用的是一把圓弧形的彎刀,兩頭各有一個木質的刀把。使用這種專門的工具並輔以經驗就避免了刮毛時在皮子上留下哪怕細小的刀口。皮子在刮淨毛後會被重新放進清水中浸泡兩天,為的是將石灰漂洗乾淨。根據有些另一些記載在這道工序中工匠還會在水中加入從橡樹癭中提取的鞣劑,以增加羊皮紙的強度。

接下來的步驟可以說是羊皮紙製作中最關鍵的一環,也可以說是羊皮紙由革成紙的轉變過程。作坊裡另一個特殊的工具就是專門為這道工序準備。在清水中漂洗乾淨的皮子將被一張張地繃在馬蹄形或是長方形木框上,由於皮子會在接下去的過程中被不斷的拉展,因此不能把皮子直接釘在框上。為此工匠們發展出一種獨特的繃皮方式,他們會在皮子的邊緣每隔幾釐米包上一顆小鵝卵石,再用細繩把包入石頭的皮子緊紮起來,而繩子的另一端則固定在分佈於木框邊緣能調節鬆緊的楔子上。工匠們會在整個繃皮過程中不斷的轉動楔子來從各個方向拉緊羊皮紙。在開始時還要用勺子向羊皮紙上澆熱水以保持其彈性,以便在繃皮的過程中對其做進一步的加工。這時他們所使用的工具為羊皮紙工匠所獨有,一種月牙形的刀具。與之前刮毛時所用的彎刀不同,這種刀具的刀柄位於刀背中間,與刀身形成十字形,需用雙手抓握。它作為羊皮紙工匠的標誌性器具在一些中世紀的書籍插圖中已有記載。工匠們就用它大力的將羊皮紙反覆刮平,特別是紙的背面上殘留的動物脂肪。當羊皮紙被繃得緊如新鼓時,從作坊中裡傳出刀刮紙面的聲音就會相當可觀。

在緊繃到極致的羊皮紙完全乾燥後,工匠們就會使用浮巖和白堊對其進行打磨。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羊皮紙表面對墨水的附著性。經過這最後一道工序,整張的羊皮紙就算是完成了。從框上取下後即可出售,價格不菲。而且在中世紀,大多以十二張為一卷起售。也有的工匠在羊皮紙出售前,會將其折成特定的尺寸。而之前提到的“魔鬼聖經”,每一頁都是由整張羊皮紙製成,可見其價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