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在現代有何借鑑意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2-12-30

和而不同在現代有何借鑑意義?hhyknow 推薦於2016-05-21

“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讀

“以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徵和基本價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對“和”這一理念的具體闡發。“和而不同”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法則。

筆者以為,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有兩個觀點極具現實價值:一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一個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前者已被《世界人類責任宣言》確定為全球治理的“黃金規則”;後者對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主張平衡和諧,“以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徵和基本價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對“和”這一理念的具體闡發。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原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論語集解》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就是說,君子內心所見略同,但其外在表現未必都一樣,比如都為天下謀,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則教書育人,這種“不同”可以致“和”;小人雖然嗜好相同,但因為各爭私利,必然互起衝突,這種“同”反而導致了“不和”。

其實,“和”與“同”的概念,最早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國語》和《左傳》中都有史伯與晏子議論“和”“同”的記載,比如史伯在《國語·鄭語》中說:“以他平他謂之和。”這裡的“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尋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尋求“和”的過程。史伯和晏子從哲學和自然規律上來講“和”與 “同”,孔子則將其引申到社會領域,用以闡釋做人的道理,視為區別“君子”與“小人”的特徵之一,可見孔子對“和”的重視。

宋儒注重義利之辯,認為義、利水火不容,即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何晏註解的基礎上,宋儒更明確地以義利觀來解釋“和而不同”,認為君子的 “和”是“義”的結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驅使。這種解釋思路一直延續到清末,比如劉寶楠《論語正義》所說的“和因義起,同由利生”,與宋儒一脈相承。

孔子的本意是否如此,或者說,孔子是否認同後人的解釋,不得而知。筆者以為,對“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在當今時代似應超越“義”“利”的道德範疇,而上升到思想方法和處事哲學的高度加以闡釋。

從哲學意義上講,“和”是和諧,是統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內在的;“同”是具體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這裡,“君子和而不同”似乎可以區分為兩種情況:

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總是與別人相協調,但並不盲目地重複或附和別人,因協調而不重複故能達成和諧;不高明的人,見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窩蜂隨大流地摹仿別人,反而引起惡性競爭,最終導致不和諧。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美國開發西部的早期,曾一度形成了淘金熱,各地的人們紛紛奔赴西部淘金。而一個叫史密斯的人,也想借此發財,但他不是直接像別人那樣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賣水。結果,許多淘金者空手而歸,史密斯卻大發一筆,從此成了富翁。他順應了淘金的潮流,這是“和”;但他沒有重複別人,這是“不同”,合起來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別人高明,發財是對高明的應有報償。

對他人而言,高明的人總是追求和諧,為此而包容差異,在豐富多彩中達成和諧;不高明的人,總是強求一致,因容不得差異而往往造成矛盾衝突。比如,一個樂隊,想要演奏出和諧美妙的音樂,需要使用十幾種乃至幾十種不同的樂器,各奏其樂,各發其聲,從而匯成宏大動聽的交響樂。反之,如果樂隊中都使用同一種樂器,其單調乏味是可想而知的。再比如,用亂石砌牆、碎石鋪路,一塊塊亂石奇形怪狀,一塊塊碎石各不相同,但牆一旦砌成,風格和諧統一,路一旦鋪就,猶如一體天成。又比如,生物分雌雄,動物分公母,人類分男女,倘若世界上只有同一個性別,無法交媾,也就無法造就新的生命。我們的世界本來就是,也應當是一個 “和而不同”的多樣性的世界。

黑格爾似乎也認識到了這個道理。他把“同一”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抽象的同一”———“排斥一切差別的同一”;另一種是“具體的同一”———“包含差別於自身的同一”。他認為這是在哲學上區別好壞的關鍵,並且說:“如果思維活動只不過是一種抽象的同一,那麼我們就不能不宣稱此類思維是最無益最無聊的。”筆者以為,黑格爾這裡所說的“包含差別於自身的同一”,用中國哲學的概念表達,也就近似於“和而不同”。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這一兩千多年前的古老觀念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一項準則和一個目標。“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導致紛爭乃至戰爭。現在,人類擁有的核武器可以在瞬息之間毀滅地球和人類自身。如果只強求 “同”而不謀求“和”,矛盾衝突激化而導致核大戰,那結果只能是共同毀滅,所以說,“和而不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法則。

這樣看來,“和因義起,同由利生”的傳統解釋就顯出了某種侷限性。實際上,“和”可以因“義”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不講“義”而僅言“利”,也應當求“和”,因為不“和”不僅不“義”,也不“利”。反過來說,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僅僅圖一時之利、區區之利,而謀“長遠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須走“和而不同”之路。這也說明,“義”與“利”不一定是對立的關係,還是可以形成統一的。當然,由“義”而生“和”,同因“利”而致“和”,還是有所區別的,前者是自覺的、主動的,後者是消極的、被動的。

那麼,怎樣才能達成“和”的局面呢?實際上,孔子已為我們指明瞭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強求一致,不重複別人。只有在大目標不衝突的前提下,承認差異,包容差異,乃至尊重差異,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榮。

只要願意共存共榮,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就是透過接觸、交流、對話來建立共識,以達到“和”的目的。事實上,各國各民族不同的文明一直處於時斷時續、時好時壞的磨合之中。磨合得好,才能比較順利地從經濟全球化過渡到文化上的多元一體,經過不斷的磨合,最終進入“天下大同”的境界。這裡的“大同”,是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外在的相同一致,實質上就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可見,“和而不同”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寬容與文化共享的情懷,不僅具有倫理價值,還具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處世哲學的意義。

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執政能力、執政方略、執政方式的新認識,也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所謂“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應該是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從某種角度看,也應該是“和而不同”的社會。

費孝通老先生在80壽辰聚會上,曾經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對“君子和而不同”的極好的闡釋。

《人民論壇》 (2005年 第四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本人不才,提出三個參考材料:

第一,君子與人相處,和平忍讓,而其見解卓越,與眾不同。小人所見平庸,與眾相同,而其爭利之心特別強,不能與人和諧辦事,但能擾亂他人而已。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國晏子為齊君辨別和同二字之異,和如五味調和,五聲相成,同則單調,只是一聲一味之同,不與他聲他味相調和,如此,食之無味,聽之無趣。晏子的解釋,可為此章註解重要的參考。[徐自民教授論語講要http://www。amtbtc。org。tw/article/lun/LunYua0313。htm]

第二,和與同,差別在哪兒?和是不同質的東西合理配合,是多樣的統一;同是相同質的東西簡單重複與重合,是單調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條原則:一是自己要有獨立思考,不能隨波逐流,更不應與壞人同流合汙;二是允許別人有自主權,不能強迫別人服從自己,不能推行“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霸道主義;三是要善於與別人友好合作,善於協調關係,特別是要保護弱者,幫助弱者,使不能勞動又失去依靠的鰥、寡、孤、獨以及殘疾者都能享受人間的幸福。這一原則,是組成和睦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須的。在人群中,既不當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各自孤立的個人,而是組織成和諧的整體。這個整體使每個人能夠享受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這一原則適合於民族之間、宗教之間、國家之間的關係。[孔子誕辰2556週年 全球祭孔的啟示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09/28/content_3554659。htm]

第三,孔子提出了“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作為君子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他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裡的 “周”,釋義為“勾結”。意思是,君子能團結人而不與人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與人團結。他還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意思是,君子處世莊重但是不與人爭鋒,能團結民眾但是不結黨營私。君子講團結,不是無原則的調和人際關係;在講團結的同時,不僅保留自己的個性,也允許團結物件保留其個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可以看作是孔子對“君子周而不比”思想的進一步闡述。“比”是結黨;“同”是阿諛附和。“周而不比”,指形式,講人際關係; “和而不同”,指內容,講思想上的同異。

君子雖然講團結、講共存,但是在原則問題上,仍須愛憎分明。孔子在回答君子是否也有憎惡時明確表示:“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從列舉的憎惡物件分析,都是違反仁、義、禮、智等原則性問題。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孔子提倡“周而不比”的“周”,不是周徧所有的人,他提倡“和而不同”的“和”,也不是與所有的人“和”。君子與小人是不能“周”也不能“和”的。[孔子思想的三個支撐點(周山)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1725]

Dear yekind: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

如果要體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話,大概可以體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共性和個性)以及發揮主觀能動性。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這是在處事為人方面。其實,在所有的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別。“和而不同“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和而不同在現代有何借鑑意義?荒誕不經 推薦於2018-10-09

所謂“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應該透過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而求得共識;即使暫時統一不了思想也不會傷了和氣,可以經過時間的檢驗來證明誰的意見更為正確;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併不尋求時時處處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對方有其獨立的見解,並不去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才算得上赤誠相見、肝膽相照。但是,那些營營苟苟的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更有甚者,便是黨同伐異、以人劃線:凡是“朋友”的意見,即使是錯了也要加以捍衛;凡是“敵人”的觀點,即使是對的也要加以反對。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就劃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幫派。其“朋友”的真正意義也便蕩然無存了。

或許,這種“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於一種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來,孤立的個體是很容易吃虧和受到傷害的,如果不加入某個幫派、不擠進某個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這種安全感的獲得卻是以犧牲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為代價的。當一個人連真實的思想都不敢表達,連自己的見解都無權具備的話,這個人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更有甚者,這種“同而不和”的小人行為方式不僅在當下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到了如今的學術領域。其結果,便是把學術之爭變成了門戶之見。我們知道,學術之爭的本意是要透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而去偽存真,促進學術的發展;而門戶之見則是無原則地堅持和捍衛自己學派的觀點,將學術之爭演變為利益之爭:顯而易見,後者已由人格的異化擴充套件到了學術的異化,而異化的根源,就在一個“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樣:“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宋·歐陽修《朋黨論》)又或曰:“君子論是非,小人計利害。”(清·申居鄖《西巖贅語》)

與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並不十分注重人際往來中的利益糾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卻勇於堅持立場;真正的君子並不十分計較人際往來中的是非恩怨,但卻能在正視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因此,這樣的人或許即使也還會有些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

和而不同在現代有何借鑑意義?兔諭 2020-02-18

“和而不同”說的是事物之間存在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處理問題時允許存在意見的不同。延伸到國家的外交層面,國家之間存在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但在推動世界和平和發展方面又存在著共性的一面。要將現代中國的外交置於世界國際關係變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理解。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和而不同在現代有何借鑑意義?網友7a0a635079 2018-10-09

和,才能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不同,才能堅持自我的原則,不被流俗同化。

和而不同在現代有何借鑑意義?多點陽光sun 2020-11-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