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九十叫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3-01-08

人到九十叫什麼冰藕不知天下知4475 2022-10-13

問題一:人到八十叫什麼? 人到八十叫耄耋。耄耋(mào dié):指八十歲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紀大的人。

八九十歲。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X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在雲南羅平富樂下菜園村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在這裡,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頤是贍養的意思,期頤人瑞指由於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兒孫贍養她。

問題二:九十多歲的老人去世叫什麼?需要準確的?謝謝 古代的喜喪一般是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全福:生前自家門內人丁興旺,形成一大家族。本身是大家族的家長,甚至已被尊為祖者

二、全壽:亡人滿八九十歲,甚至突破百歲大關,最低也須超過“古稀”(七十歲)之年。年紀越大、越老,越符合“喜喪”的條件。故其全稱為“老喜喪”。

三、全終:亦稱“善終”,意為圓圓滿滿地結束了一生。古代民間以為,死者生前積德行善,廣做功德,臨終則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無疾而終”,自然老死。此即被視為“喜喪”的根本條件。

如果只具備上述第一、二兩項條件,但不是正常死亡的,如意外的天災人禍致死,則不能算作“喜喪”。但八十多歲的老人身上有病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離世也是老人對病的解脫。三條件已佔其二,可以算是喜喪了,不要太拘泥傳統,而被古代所留習俗束縛了。

問題三:二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的人古代特定稱呼是什麼? 以下是古代各年齡段的稱謂:

1. 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強葆”,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如《後漢書??桓鬱傳》:“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3. 孩提:指二三歲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趙岐注:“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 齠齔:兒童換齒。《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齠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5. 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陶潛《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6.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7. 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禮記??內則》:“拂髦,總角。” 鄭玄注:“總角,收發結之。”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8.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因謂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9.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 束髮:男子十五歲。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為成童的代稱。《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11. 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字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12. 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13. 而立: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14. 不惑: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

15. 知命:五十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謂到五十歲才懂得天命。後人因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16. 耳順: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後以“耳順”為六十歲的代稱。

17.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18. 耋:七十至八十歲。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19. 耄: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20. 期頤:一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孫稀旦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於養。方氏愨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後因稱百歲為“期頤”。

問題四:一日淫九女活到九十左右是誰,不知是什麼朝代的一個人 我只知道紀曉嵐日御五女

問題五:人生三十而立,請問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是什麼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期頤之年為百歲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矗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問題六:八九十歲古人稱之為叫什麼 八十曰W。字亦作“耋”。――《說文》

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順帶把各年齡段都給列出來: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年八十曰W,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問題七:八九十歲的老人叫什麼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問題八:從一加到九十九人多少怎麼算 1+2+3+……99=99(1+99)÷2=99×100÷2=4950

問題九:有沒有人知道我今年多少歲?猜中給採納。範圍是一到九十! 18

問題十:人到九十九,喜的合不攏嘴,猜一個秦人名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