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個小乞丐不如他鄉里人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2-11-28

古代的一個小乞丐不如他鄉里人城市秋天1 2022-06-29

一、譯文

有一個乞丐(的生活)不如他的同鄉人,明孝宗年間,曾經在吳國行乞。凡是他所乞討到的多數都不吃掉,每次(都)儲藏在竹筒裡。看見的人認為這很奇怪,時間久了就問他原因,乞丐說:“我有母親在,將把食物留給她。”有好事的人想要暗中觀察究竟,於是跟隨乞丐。

走了幾里路到了河邊,竹子樹木的掩映下,有一條破舊的船系在柳蔭下面。船雖然破舊,卻很乾淨。有一個老婦人坐在裡面,乞丐坐在地上,倒出所儲藏的食物並收拾好,端著上了船。等到母親舉杯,乞丐便起身唱歌作樂,來使母親快樂。

等母親吃完之後,他又出去乞討。一天在乞討的路上,(他)什麼也沒有得到,非常疲憊。有一個叫沈孟淵的 人,可憐他並給他食物,(但)乞丐寧可忍著飢餓,也不願意先於母親吃。這樣過了幾年,母親死了,也不知道乞丐的下落。乞丐自己說自己姓沈,年齡大約是三十歲。

二、原文

有丐不如其鄉里,明孝宗時,嘗行乞於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行裡許,至河旁,竹樹掩映,一蔽舟系柳陰下。

舟雖蔽,頗潔,有老媼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貯飲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舉杯,乃起唱歌,為兒戲,以娛母。母食盡,然後他求。一日乞道上,無所得,憊甚。有沈孟淵者,哀而與之食,丐寧忍餓,終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數年,母死,丐不知所終。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三、出處

《虞初新志》

古代的一個小乞丐不如他鄉里人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虞初新志》,短篇小說集,清初張潮編輯,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匯為一編,共20卷。《虞初新志》所收篇章大抵真人真事,不盡是子虛烏有。如王思任《徐霞客傳》、吳偉業《柳敬亭傳》都是實有其人其事。

《虞初新志》所收故事的題材很廣泛,其中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筆調,一般都帶有一些奇異的情節或不尋常的事件和人物,引人入勝。

二、作品賞析

全書載文一百五十篇左右,所收皆出自明末清初時人之手,以錢謙益、吳偉業、魏禧、周亮工、侯方域、李漁、餘懷、王士禛等名人居多;體裁包括傳奇、志怪和志人各類,然以情節曲折、富於文采、篇幅較長的傳奇為主。

傳奇諸篇,多以塑造人物見長,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有栩栩如生的刻畫和呼之欲出的描狀。該書之問世,在文言小說編纂史上自呈一種別開生面的嶄新容貌,創立了一種獨具品格的小說體類,標誌著“虞初”體小說的正式誕生。

三、作者簡介

張潮,字山來,號心齋居士,歙縣(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

先後自著詩文、詞曲、筆記、雜著數十卷,輯成《檀幾叢書》(康熙三十四年刊)、《昭代叢書》(康熙三十六年刊)等中大型叢書。在康熙中後期,人稱其“著作等身,名走四海,雖黔、滇、粵、蜀,僻處荒徼之地,皆知江南有心齋居士矣”而給其生前身後帶來海內外聲譽的,則首推《虞初新志》一書的編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孝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