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淺解的內容簡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3-01-31

歷代詩歌淺解的內容簡介手機使用者55393 2016-06-03

前 言

在我國悠長的歷史時期中,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家和作品,積累了豐富的文學遺產,其中詩歌創作的成就尤為突出。早在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唱出了嘹亮的歌聲,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後每個歷史時期,詩歌創作都有豐碩的收穫。許多優美的詩篇,流傳人口,家喻戶曉,像秋夜天空的星星一樣,發出閃爍的光芒。

我國古典詩歌有很大數量是民間無名氏詩人的創作,也就是古代的民歌。民歌中的優秀作品,常常真實地反映了人民各方面的生活、思想與感情:有的描寫他們生活貧困,遭受嚴重的剝削和迫害;有的針對統治階層的黑暗腐敗現象,作了尖銳的諷刺;有的歌頌英雄人物;有的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有的表現勞動生產;有的歌唱大自然的壯麗面貌……內容真是豐富多彩,深刻動人。民歌在藝術上的特點常常是想象豐富,形象鮮明,比喻新鮮,語言活潑,表現了人民的高度智慧。可以說,我國古代人民是非常成功地運用了詩歌這一形式來表現他們的思想感情的。

我國古典詩歌的另一大部分是文人的作品,它們留存下來的數量要比民歌更多。許多傑出的古典詩人,富有正義感,具有進步的思想,同情人民,熱愛光明美好的事物,憎恨種種不合理的政治、社會現象。在他們的歌聲中,也常常表現對自然的讚美,對事理的探究,反映了高雅的志趣和閒適的情懷。傑出的詩人們由於接受了充分的文化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不但能夠在藝術上學習、吸收民歌的特長,而且在原有基礎上予以加工、提高,把作品寫得更加精煉、動人。

我國古典詩歌的優良傳統,就是由民歌和文人創作兩大部分形成的。這個傳統像一條波浪滔滔的長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裡,有時候是民歌的收穫更豐盛一些,有時候是文人的創作更突出一些。大致說來,自先秦到南北朝時代,民歌的成績更輝煌突出一些;此後的唐、宋、元、明、清時代,文人的作品更顯得豐富多彩。

我國古典詩歌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每句四字的四言詩,每句五字的五言詩,每句七字的七言詩。這些都是形式很整齊的詩體。此外,又有每句字數不一的雜言詩。唐代開始,又產生了叫做長短句的詞,以後又產生形式和詞接近的曲。在每一種大類底下,又有許多體制各不相同的樣式或格調,例如五、七言詩中又分古體詩、律詩絕句等。可以說,我國古典詩歌的形式是百花齊放的。在多種體裁中,五言詩、七言詩是最流行、數量最多、成就最大的詩體。

本書按照歷史時期的發展,分選周、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詩歌。下面把各時期詩歌創作情況簡略地說一說。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的時候,也就是西周初年,我們祖先寫作的詩歌就開始較多地流傳下來。周代的民歌非常發達,廣泛深入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其中大部分被儲存在我國最古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詩經》中的詩歌,大多數採用四言詩體。從本書所選的幾首周代民歌中,已可以看出古代人民豐富的生活體驗和強烈的情感表現。周代末期,也就是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出現了屈原,他是我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偉大詩人。他的創作洋溢著深厚的愛國熱情,在形式上採用南方的楚辭體,句子長短參差,篇幅一般較長,充分表現了他那熱烈奔放的感情。

周代以後的秦代年份很短促,沒有多少作品。繼起的是漢代。漢代民歌也有輝煌成績:內容豐富深刻;形式翻新,多采用五言詩體(另一部分是雜言詩體)。五言詩是當時作者在詩歌形式方面的新創造,比過去流行的四言詩更靈活,更富有表現力,對以後文人詩歌形式發生過重大影響。漢代民歌有不少被當時中央的音樂機關樂府蒐集起來,配合音樂歌唱,所以也叫樂府詩。本書選入的《江南》、《長歌行》、《東門行》等都是。

漢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朝代更換很頻繁。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南侵,佔據原來漢族居住的黃河流域,並建立國家,終於和南方長江流域的漢族政權,形成互相對峙的局面,即南北朝。這時期的民歌,有一部分充分反映了北方民族生活和思想性格的特色,本書所選的《折楊柳歌辭》、《雀勞利歌辭》、《木蘭詩》、《敕勒歌》都是。《木蘭詩》是中國古代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這時期的南方民歌(如本書所選的《子夜秋歌》),則絕大多數偏重於表現男女相思之情。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了許多詩人,他們大多數採用五言詩體,寫了不少作品,反映了多方面的現實生活,藝術技巧比過去更趨細緻。曹操、曹植、陶淵明、鮑照等都是這一時期傑出的詩人。

隋代統一中國,結束了南北對峙的局面,但統治時期很短促,作家、作品都少。本書選錄民歌《隋場帝時挽舟者歌》一首,從中可以看出當時人民在荒淫殘暴的統治者手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唐代是文學藝術非常繁榮的一個時代,其中詩歌的成就尤為突出。人們一提到唐代的文藝作品,首先要提到詩歌。那個時代的許多詩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創作成果,內容廣闊而又深刻,表現技巧卓越而又多樣。這些創作成果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高潮。

唐代初期的詩歌,在過去南北朝詩歌的基礎上有了若干新的發展。題材比過去有所擴大,表現形式更趨完整。但總的說來,成績還不很大,詩壇的花朵還沒盛開。到了盛唐時期(唐玄宗時),情況就不同了。這時唐帝國建立已有一百年光景,由於長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生產發展,交通暢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各種文學藝術都欣欣向榮。在詩歌領域內也出現了不少傑出作家,寫下了許多不同題材與風格的優秀作品。其中如王維、孟浩然的詩長於描寫自然風景,王昌齡、岑參、高適的詩長於描寫邊塞風光和兵士生活。在其他題材(例如表現日常生活中親友間的情誼)方面,也產生了不少好詩。偉大的詩人李白也生在這個時期。他長於歌詠祖國山河的壯美,反映婦女生活的痛苦,鞭撻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感情奔放,想象豐富,語言清新自然,風格雄健豪放,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唐玄宗後期,政治腐敗,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化,終於釀成了以安祿山、史思明為首的大叛亂。偉大的詩人杜甫恰巧生活在這個時期。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但比李白小十一歲嚐到安史亂後的時代苦難要比李白為深。杜甫的詩歌,反映了他一生的顛沛流離,更反映了整個國家的衰弱和廣大人民的苦難,傾注著熱愛祖國、關心人民的熱情,描寫深刻生動。李白、杜甫的創作,是唐代詩歌也是我國整個古典詩歌的兩座高峰。安史亂後,唐王朝由盛趨衰。當時藩鎮(地方軍閥)割據,戰爭頻繁,賦稅加重,人民生活日益痛苦。白居易是這時期的大詩人。他用淺顯生動的語言,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腐化,描寫人民的苦難,可說是杜甫的最有力的繼承者。元稹、李紳、張籍、王建等詩人跟白居易同時,作品也注意反映社會現實,是白居易在創作方面的同志。同時還有青年詩人李賀,作品構思新奇,語言瑰麗,具有獰麗的美學風貌和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在詩界異軍突起,獨樹一幟。唐代後期最著名的詩人是李商隱和杜牧,兩人都關心國事民生。李詩格律工緻,語言精美;杜詩意氣豪邁,語言清新,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此外如聶夷中、杜荀鶴等,也是比較優秀的詩人。

唐詩的體裁也較過去為完備。它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是唐以前就形成的,它的形式比較自由:篇幅可長可短,不嚴格講究音節的抑揚輕重。古體詩每句五字的叫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每句七字的叫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七言古詩形式最自由,常常包含不是七個字的句子。另一大類近體詩是到唐朝才定型的,形式嚴格。又分為律詩和絕句兩類。律詩每篇規定八句;中間四句要對仗(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要講究音節的抑揚輕重,使聲調更和諧動聽。它也因每句字數的不同,分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和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兩種。絕句每篇規定四句,講究音節的抑揚輕重,但不一定要對仗,所以較律詩要自由一些。絕句也因每句字數不同,分為五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兩種。不論古體詩和近體詩,一般都是每兩句押一個韻;就是在每逢雙數的句子末尾,使用聲音相近或相同的字,取得聲調的和諧。七言詩開頭第一句也常常押韻。

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這六種詩體,成為歷代五、七言詩歌的基本樣式。以本書中所選的李白、杜甫作品為例:《靜夜思》是五絕;《早發白帝城》是七絕;《春望》是五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七律;《石壕吏》是五古;《兵車行》是七古。唐代還產生了一種名叫詞的特殊的詩體。它不像五言詩七言詩那樣每句字數固定,而是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但這種長短句也是有一定規則的,一首詞一共有幾句,每句用多少字,都有規定。所以詞實際上是一種句式富於變化的格律詩。唐代的詞還處在產生階段,數量不多,本書只選張志和《漁歌子》和白居易《憶江南》兩首。

唐詩的藝術表現力是很強的。它們常常在短短的篇幅內,以精煉生動的語言,表現了真摯深刻的情感,鮮明突出的形象,做到深入淺出,使人百讀不厭。由於具有深廣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成為古典詩歌的典範。後代的作家寫作詩歌,常常把唐詩當作學習效法的物件,從那裡吸取豐富的營養。唐詩的輝煌成就,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宋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北宋王朝結束了唐朝以後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中國大部分地區獲得統一。但它在政治上一直比較軟弱,經濟困難,國力不振,經常受到北方的遼和西北方的西夏的侵凌。後來,北方又興起了女真族的金,於公元1125年滅遼。次年,金兵攻陷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又次年,徽宗、欽宗二帝被擄,北宋滅亡。宋高宗重建政權,以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為首都,是為南宋。

從此,北中國的廣大地區被金人所佔領,成為金國領土的一部分。宋、金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這樣隔了一百多年,北方新興的蒙古族元,南下滅金,以後又滅南宋,統一中國。

從總的情況看,宋詩的成就不及唐詩。但宋詩不論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比起唐詩都有新的創造和發展。宋詩在思想內容上的最大特色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昂揚。早在北宋,許多人已經常常為國家的衰弱擔心,並且表現在詩歌作品中。到了南宋,北方廣大地區失陷,只剩下半壁江山。當時全國群情激昂,義軍紛起。可是南宋統治集團昏聵膽怯,不能任用賢臣良將,把全國的抗敵力量及時組織起來,恢復失地;相反,重用秦檜等誤國奸臣,罷斥和屠殺愛國名將,向金人屈膝求和。許多愛國的人們,目睹這種現狀,都是滿腔憤。這種熱愛祖國的情緒,廣泛而又深刻地反映在詩歌創作中。宋詩有的痛恨敵人的殘暴,有的抨擊統治者的苟安享樂,有的發洩自己報國無門的苦悶,有的描寫金朝統治下人民的痛苦,處處表現出高漲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激情。在這方面,偉大愛國詩人陸游的歌聲顯得特別嘹亮。

由於官僚機構臃腫,以及受遼、西夏、金貴族集團的侵擾和敲榨,宋王朝的經濟支出一直很龐大,對人民的剝削也一直很嚴重。不少優秀詩人的目光,都注意到官府的殘酷和人民生活的痛苦,加以表現,產生了許多有價值的詩篇。南宋傑出詩人范成大的田園詩,對鄉村風光和農民日常生活作了精闢動人的描繪,替詩歌史添加了新的光彩。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宋詩,或抒情寫景,或敘事詠懷,內容觸及人生的各個方面,反映了那個時代和人們的複雜多樣的面貌。其善於體物和議論,融哲理覃思於不失意趣的形象描繪中,尤具一代新詩的風範。

唐代詩歌形成了六種基本樣式――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宋詩沿用了這些樣式,但它在藝術描寫方面,仍有不少新的創造和特色。一般說來,宋詩的表現技巧細緻新巧,語言自由靈活,形成了生動活潑、峭急清落的新鮮風格。但一部分宋詩語句過於散文化,直接抒發議論太多,運用佔典太多,以致損傷了詩的形象性和情韻之美,經不起仔細吟味,也是明顯的缺點。

宋代產生了不少傑出的詩人,除前面提到過的南宋的陸游、范成大以外,再如北宋的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南宋的楊萬里等,都是著名作家,對後來發生重大影響。尤其是蘇軾,他的詩歌氣魄豪邁,題材廣泛,想象豐富,語言自由活潑,成為足以標誌宋詩風格和偉大成就的代表詩人。

產生於唐代的詞,到宋代獲得極大的發展,作家眾多,名作如林。人們常常愛把宋詞和唐詩相提並論,可以看出它們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的詞,多數內容屬於描寫愛情或者傾訴離愁別恨。南宋的不少詞作表現愛國精神,但又比較深奧(如運用較多的典故,表現手法曲折),不容易為一般讀者所接受。本書選錄了北宋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南宋岳飛、李清照、辛棄疾等人的詞作若干首,所佔比重很小,就是由於

上述原因。蘇軾和辛棄疾在詞的歷史發展上地位更為重要。蘇詞打破了過去詞作題材一般狹窄的老套,表現了生活的許多方面,語言更為自由解放,進一步發揮了詞的表現能力。辛棄疾是偉大的愛國詞人,他的作品感情激盪奔放,鼓舞著千千萬萬的讀者。他和陸游是好朋友,兩人在詩詞方面,同時作出了光輝的業績。辛棄疾的另一部分詞作,非常生動地表現了農村風光和農民淳樸的氣質,可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比美。

詞一名長短句,但它的長短又是有一定規則的,所以實際上是一種句式富於變化的格律詩。一首詞有時又可分作兩個半首,稱為上、下片,或上、下闋。《漁家傲》、《採桑子》、《水調歌頭》等詞調(又叫詞牌)規定了長短句的句式。我們看到,初期的詞,詞調名常常和詞作內容相吻合,詞調就是詞的題目。如本書所選張志和的《漁歌子》就寫打魚生活,白居易的《憶江南》就寫回憶江南風景。後來情況不同了,詞調只是提供了一種格式,和作品內容不再有聯絡。於是有的作者在詞調名下寫上幾個字或一個句子(如本書所收辛棄疾的三首詞),有的寫上好幾個句子成為一篇小序(如本書所收蘇軾的《水調歌頭》),這才是真正的題目。有的詞作只記調名,沒留下題目(如本書所收歐陽修的《採桑子》、岳飛的《滿江紅》)。這些,在閱讀時都必須加以注意。

金元兩朝由於統治階級的嚴格控制,使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受到一些影響。兩個朝代的時期又比較短,各自都只有一百年上下。因此,儘管也有不少詩人和作品產生,但數量和質量都遠遜於唐宋兩代。本書所選這兩個朝代詩作的數量,也相應地減少。這個時期又產生了一種新詩體――曲,也是有一定格式的長短句,和詞很接近,但它用的是當時北方的音調。它跟原來的戲劇扮演相結合,形成一種名叫雜劇的歌劇,在元代非常盛行,產生過許多優秀作品。其中不跟扮演結合的叫散曲,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元代散曲內容廣泛,觸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些常常表現知識分子消極頹廢的人生觀,而且夾雜不少庸俗的描寫,因此本書只選錄了歷代傳誦的馬致遠《天淨沙》一首。

明、清是我國古代的最後兩個王朝,也是漫長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時間共約五百多年。在這五百多年中,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的發展,文學藝術也相當繁榮。在詩歌方面,作家作品的數量很多,並有不少傑出詩人和優秀作品;詩歌創作的收穫還是相當豐富的。

然而,人們在談到古代詩歌時,總是愛提唐詩、宋詩(或者說宋詞),很少提明清詩歌;不少中國文學史著作介紹明清詩歌也非常簡單。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想,主要不外以下兩個原因。第一,跟唐宋詩歌比較起來;明清詩歌在總的成就上的確要遜色一些。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高峰。許多優秀作品,常常是感情真摯深切,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精煉生動,深入淺出,使人百讀不厭。宋代詩人在唐詩之後進一步擴大題材,構思新巧,語言活潑,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唐宋兩朝(特別是唐朝)的詩歌實在太好了。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偉大詩人的作品,成了明清時期無數詩人學習、效法的物件;因此,明清詩歌往往顯得摹仿的成分重一些,創造性缺少一些(不是沒有創造性),因而相對地顯得遜色。再則,五七言詩的六種基本樣式(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唐代已經確定下來,以後並沒有什麼變化。詞和散曲的樣式,宋元時代已經確定,明清時期也沒有多大變化。由於沒有什麼新創的體裁、樣式,因此多少給人以不新鮮的感覺(如人們常常愛讀宋詞勝於宋詩,詞的體制新穎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宋詞總的成就並不超過宋詩)。第二,由於明清時代的戲曲、小說創作成績特別突出,得到讀者最大的注意和愛好,詩歌就容易被忽視。我國古代戲曲、小說的發展比詩歌、散文來得晚,唐代方始出現比較完整的短篇小說,元代戲曲才開始繁榮。明清時期的戲曲、小說在前此基礎上更向前發展,產生了長篇戲曲《琵琶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優秀作品,長篇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等,更以非凡的藝術成就,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這樣,詩歌就不如戲曲、小說那樣受人注意了。

我們認為,明清時代的詩歌創作,比起唐宋的詩歌來,比起本時期的戲曲、小說來,的確要遜色一些。但另一方面也得承認這樣的歷史事實:明清時代仍然產生了不少傑出的詩人和優秀的詩作,並使我國古典詩歌寶庫得以更加充實。人們常愛提唐詩、宋詞、元曲,那是說詩(五七言)、詞、曲這三種體裁分別在唐、宋、元三個朝代高度發展,成績顯得更突出一些;絕對不是說三個朝代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就沒有什麼成績和價值了。我們對明清時代的整個文學創作和詩歌的估價,也應該全面客觀一些。明王朝結束了蒙古貴族在中國的統治,當時整個經濟、文化比過去有很大發展。

在文學方面,戲曲、小說進入全盛時期。詩歌創作由於摹擬唐詩的風氣在長時期中比較濃重,因而在藝術上缺少創造性。明代中期相當著名的十四位作家,所謂“前七子”、“後七子”,都是擬古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們仍然有一些好作品,本書選了謝榛(“後七子”之一)的一首。此外,明代還有若干傑出的詩人和詩作。如初期的高啟,作品風格豪邁,語言雄健飄逸,富有浪漫主義氣息。中期的于謙,以樸素平易的語言,表達對國事民生的關心,充分顯示出一個政治家的思想深度和性格特色。末期的陳子龍,遭到國破家亡的厄運,詩作內容深沉哀怨,風格雄渾蒼涼,洋溢著英雄壯志未酬的悲憤情緒。這幾位詩人都是值得特別提出的。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化,促成農民大起義。明王朝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所推翻。這時,東北的滿族乘機入關,打敗李自成和好幾個在南方建立的明朝政權(歷史上稱為南明),建立清朝,逐步統一中國。在南明王朝滅亡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民族英雄,努力抗清復明。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是政治、軍事活動家,同時又是詩人。在他們的詩篇裡,流露著昂揚的民族意識和堅決的反抗精神,堪與南宋時期不少愛國詩人的作品比美。從本書所選顧炎武、張家玉、張煌言、鄭成功、夏完淳的詩作裡,可以看到一個大概。

清代的整個文化學術比明代有進一步的發展。在詩歌創作方面也克服了明代擬古主義的不良風氣,走上比較健康的道路,名家輩出。就本書入選的作家論,如前期的吳嘉紀長於描繪人民痛苦生活,現實性很強;王士禎長於抒情寫景,富有風韻;中期的袁枚詩構思新穎,語言機智活潑;鄭燮詩關懷民生疾苦,感情深摯,思想曠達,語言通俗;黃景仁詩善於寫景和抒寫個人身世之感,語言清新自然。他們都是各有獨特造詣、比較傑出的詩人。此外,優秀的作家作品還很多,這裡不能一一介紹。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略中國,使中國的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在這個社會形態發生巨大變化的過程中,中國人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解放和獨立自主,曾經掀起了幾次重要的革命鬥爭或改良運動,那便是: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這時期的進步詩歌,往往配合著政治運動,表現了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精神,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傑出詩人龔自珍是這一時代的先驅者。他的詩歌反映了要求變革現實的進步傾向,思想深刻,構思新穎,語言奇崛,堪稱一代大家。本書所選的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秋瑾、章炳麟的詩歌,可以看出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在詩歌創作中的反映。辛亥革命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以後又爆發了“五四”運動。中國從此進入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也就是現代史階段。這一時期的詩歌,跟其他文藝創作一樣,由於社會生活和整個文化思想的劇變,出現了新的面貌。因為不屬於本書選錄範圍,所以不再介紹。

在我國古代悠長的歷史時期裡,曾經產生過許多傑出的詩人和無數的優秀詩作,構成了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 個重要部分。這部小書因限於篇幅,只選錄了兩百首左右的詩歌,希望透過精選和詳註,便於廣大讀者接受,對提高思想修養、文化修養帶來益處。編排上,基本按作者朝代先後為次,但又適當考慮到其他方面的諸多因素,稍為作了一些調整。限於水平,一定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缺點,誠懇地期待著讀者們的意見!本書原名《古代詩歌選》(分為四冊),初版於60年代初期,現在看來,在選目和註釋上均存在一些不妥之處。這次修訂,調整了一些選篇,修改了註釋,改名為《歷代詩歌淺解》希望讀者注意。

歷代詩歌淺解的內容簡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