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是一位什麼人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9-26

“揚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是一位什麼人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9-02 回答

您好,揚州百問 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清代畫家(1688——1753)

字鳳崗,號西唐,又號樨堂,江蘇揚州人。他一生從未做過官。

高翔晚年時由於右手殘廢,常以左手作畫。與石濤、金農、汪士慎為友。清朝的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有過這樣的記載:“石濤死,西唐每歲春掃其墓,至死弗輟”。意思是說,石濤死後,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掃墓,直到死都沒有斷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友誼很深。高翔除擅長畫山水花卉外,也精於寫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畫取法弘仁和石濤,所畫的園林小景,大多是從寫生中來。金農、汪士慎詩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筆,線描簡練,神態逼真。著有《西唐詩鈔》,“揚州八怪”之一。

“揚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是一位什麼人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9-03 回答

有百度詞條的

人物介紹

揚州八怪之——高翔

高翔又稱高其佩,字韋之、韋三,號且園、南村、書且道人,是揚州八怪中的本地人。大家知道金農是羅聘的恩師,其實羅聘在金農之外還有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就是高翔。

高翔書法

揚州八怪的形成離不開石濤,在一定程度上也離不開高翔,其指畫在其藝術生活中值得大書一筆。據說,高翔一次與朋友聚會,朋友知道他是丹青高手,要他作畫,找到了紙墨卻找不到筆,高翔為了不掃大家的興,居然用指頭蘸墨畫了一幅花鳥。這張花鳥照樣氣韻生動,生氣勃勃,還特別稚拙可愛。從此高翔的指畫一發不可收,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新畫種,他自然也就成為了這個畫種的開山鼻祖。高翔晚年的指畫已爐火純青,聲名遠揚。他對指畫如醉如痴,經常“甲殘至吮血,日匿頻燒燭”。他曾為兵部尚書盧舜徒畫像,與真人等高,畫成後,盧舜徒大喜:“神乎技矣!進乎道矣! ”

高翔的畫風

高翔山石常以“披麻皴”畫出,苔點恰到好處,很少渲染,筆法簡練,墨色淡雅,有空靈之感。樹幹常用雙鉤技法,樹葉或圈或點,墨色清潤。他是石濤的學生,但畫並不與石濤相同,他的畫個性很強,正是石濤“師造化,用我法”的體現。高翔在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方面無所不精,人們可以透過他的作品增加一些對揚州八怪的認識,收藏的境界有時並非體現在經濟價值上,而在於收藏一段歷史,儲存一段文化。目前來看,高翔的作品真跡很少在拍賣場上出現,拍賣價格每方尺在十萬元左右,但仍然是價值高於價格。這主要與高翔作品不多,且僅有少數專家學者認識他所造成的。高翔是揚州八怪中的重要人物,揚州八怪又是一個承前啟後,影響深遠的重要的畫派,他的畫作非常值得收藏。

“揚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是一位什麼人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9-03 回答

揚州八怪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高翔,其指畫在其藝術生活中值得大書一筆。據說,高翔一次與朋友聚會,朋友知道他是丹青高手,要他作畫,找到了紙墨卻找不到筆,高翔為了不掃大家的興,居然用指頭蘸墨畫了一幅花鳥。這張花鳥照樣氣韻生動,生氣勃勃,還特別稚拙可愛。從此高翔的指畫一發不可收,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新畫種,他自然也就成為了這個畫種的開山鼻祖。高翔晚年的指畫已爐火純青,聲名遠揚。他對指畫如醉如痴,經常“甲殘至吮血,日匿頻燒燭”。他曾為兵部尚書盧舜徒畫像,與真人等高,畫成後,盧舜徒大喜:“神乎技矣!進乎道矣! ”

“揚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是一位什麼人 我是你老公 1級 2013-09-04 回答

高翔(1688—1753),字鳳翰,號西唐,揚州人。高翔生活清苦,性格孤傲,一生敬佩石濤,善畫山水、花鳥,喜畫疏枝梅花,作品有《彈指閣圖》等。 清代畫家(1688——1753) 字鳳崗,號西唐,又號樨堂,江蘇揚州人。他一生從未做過官。 高翔晚年時由於右手殘廢,常以左手作畫。與石濤、金農、汪士慎為友。清朝的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有過這樣的記載:“石濤死,西唐每歲春掃其墓,至死弗輟”。意思是說,石濤死後,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掃墓,直到死都沒有斷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友誼很深。高翔除擅長畫山水花卉外,也精於寫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畫取法弘仁和石濤,所畫的園林小景,大多是從寫生中來。金農、汪士慎詩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筆,線描簡練,神態逼真。著有《西唐詩鈔》,“揚州八怪”之一。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他們也稱揚州畫派。“揚州八怪”有8人,他們是金農、羅聘、李方膺、李鱓、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多數出身於中下知識階層,他們中有的是被罷官去職的州縣官吏,有的是沒有考取功名的文士,還有家境貧寒、以畫謀生的畫師。他們或生長於揚州,或為外省來此僑居,各有一段坎坷經歷,先後集結於揚州,在揚州繁華的書畫市場上出賣自己的書畫作品。 “揚州八怪”是一群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都有所瞭解。他們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貧富差別,結合自身的遭際,對社會產生了強烈不滿。對遭受苦難的人民,他們常寄予深切的同情,並代為發出憤怒之聲。但由於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而當時的清王朝又正處於盛世,他們的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他們當中,作官的力爭能有所建數,使百姓安居樂業,以維護封建秩序。無意官場的,則潔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脫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所以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嫉俗之外,不得不妥協以求生存。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燮留下了很多的言論,可謂揚州八怪中的思想家。李鱓在作品中表現的矛盾最痛苦也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物件。 “揚州八怪”在藝術觀上最突出的是重視個性表現。他們提倡風格獨創,主張“自立門戶”,他們公然宣佈,自己的作品是為了賣錢謀取生活,撕破了過去文人畫家把繪畫創作視為“雅事”的面紗。在作品的題材上,他們一方面繼承了文人畫的傳統,把梅、蘭、竹、菊、松、石作為主要描寫物件,以此來表現畫家清高、孤傲、絕俗外,另一方面他們還運用象徵、比擬、隱喻等手法,透過題寫詩文,賦予作品以深刻的社會內容和獨特的思想表現形式。如:李方膺的《風竹圖》用不畏狂風的勁竹象徵倔強不屈的人品;黃慎的《群乞圖》、羅聘的《賣牛歌圖》表現了他們對的現實社會的細緻觀察,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社會的不平。揚州八怪在繪畫的風格上,主要繼承了前人繪畫中的水墨寫意畫的技巧,並進一步發揮了水墨特長,以高度簡括的手法塑造物象,不拘泥於枝枝葉葉的形似。在筆墨上,他們不受約束,縱橫馳騁,直抒胸臆。由於他們的作品和當時流行的含蓄典雅的花鳥畫風相違背,所以常受到評論家猛烈批評,被稱之為“怪”。 儘管“揚州八怪”的藝術當時只流行於揚州及其鄰近的地區,但是它在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畫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揚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匯在詩文書畫之中,絕不粉飾太平。他們用詩畫反映民間疾苦、發洩內心的積憤和苦悶、表達自己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嚮往。鄭板橋的《悍類》、《撫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 在封建制度極端殘酷又大興文字獄的時代,他們卻敢於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無怪乎當時一督撫搖頭直稱“怪哉、怪哉”。 鄧拓在詠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時曾寫道“歌吹揚州惹怪名,蘭香竹影伴書聲”,可以算作對他們“怪”之特點的總結吧。 金農(1487—1764),字壽門,號冬心,杭州人,人稱八怪之首。他博學多才,五十歲後始作畫,終生貧困。他長於花鳥、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畫造型奇古、拙樸,佈局考究,構思別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圖》、《月花圖》等。他獨創一種隸書體,自謂“漆書”,另有意趣。 黃慎(1687—1768)字恭懋,號癭瓢,福建寧化人。他幼時家貧,學懷素書法獲 益,以草書入畫,自創風格,擅長粗筆寫意,人物畫造詣最高。作品多以神仙佛道為題材,也有不少反映社會下層人物生活的作品。作品有《醉眠圖》、《蘇武牧羊圖》等。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江蘇興化人。他從小喜愛繪畫,十六歲時就有了名氣。他曾經作過山東滕州知縣。他受徐謂、石濤影響較大,畫風粗放,不拘法度,潑墨淋漓,設色清雅,以“水墨融成奇趣”。作品有《秋葵圖》、《松柏蘭石圖》。 李方膺(1695—1755)字虯仲,號晴江,江蘇南通人。曾任縣令、知府約二十年,和金農、鄭燮交誼甚篤,善畫松、竹、梅、蘭,晚年專門畫梅自喻。他在一首題畫詩中寫道:“此幅梅花又一般,並無曲筆要人看。畫家不解隨時俗,毫氣橫行列筆端。”他的作品有《游魚圖》、《瀟湘風竹圖》等。 汪士慎(1685—1759),字近人,號巢林,安徽休寧人。幼時家貧,居揚州賣畫為生,安貧樂道,精研藝術,擅畫梅。他與金農、高翔、羅聘被時人稱四大畫梅高手,作品有《墨梅圖》等。 羅聘(1733—1799),字循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遷居揚州。他是金農的弟子,在“八怪”中,年輩最小,但見識很高,落筆不凡。他終生不仕,以賣畫為生,一生潦倒。作品有《鬼趣圖》、《醉鍾馗圖》等。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因開倉賑濟災民,得罪上司,憤然辭官,居揚州賣畫為生。他思想特別活躍,頗有創見,詩出畫造詣俱高,擅畫竹、蘭、石。他還創造了一種集真、草、隸、篆於一體的六分半書體。人稱“亂石鋪街”體。他是一個有很強人民性的畫家,在濰縣任縣令時,給巡撫畫了一幅竹子,題句曰:“齋衙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