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10-19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qwe111046 2019-01-23

在揚州,過了臘月初八,大街小巷就飄著年的味道。不管年前,還是年後,許多都是有講究的。

臘月十七·撣塵

“有錢沒錢,乾淨過年”,家中徹底打掃衛生。民眾中有“十七十八,越掃越發”的諺語。撣去傢俱上的灰塵、將被子清洗乾淨,以乾淨整潔的面貌迎接新年到來。寓意是除去一年灰塵,也就是把過去一年的晦氣、邪氣、不吉利的東西等清除出去,希望新的一年更加健康、興旺。

臘月二十四·送灶

“官三民四”是揚州人的老傳統。傳說灶神爺在臘月二十四這天晚上,要到天宮去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之事。因此,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為灶神送行,稱為“送灶”。

民間還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的規定。因為女子在家經常要燒飯,一年燒到頭,難免有點牢騷,就會把鏟子扔到鍋裡,這樣的聲響會驚動灶神,讓灶神不高興。所以,送灶都是由男子來送的。

送灶有幾樣必不可少。

一是灶飯,用糯米煮成,上嵌紅棗、蓮子及蜜餞等,有點類似超市裡賣的八寶飯,直到三十晚接灶後才可另作處理;二是將用紙折或用蘆葦編成的馬,放在盤子裡,下撒一些草豆類的馬料,代表灶神上天的坐騎;還有就是麥芽餅,讓灶王爺吃了後黏在牙齒上,到了玉帝前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臘月二十五·年蒸

揚州民間有個說法:二十三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二十六忙年蒸。老揚州人年蒸是大事,而且過年蒸的包子不能叫包子,得叫點心。點心皮是由麵粉發酵而成,沒發酵之前叫死麵,發酵之後才叫活面。

在過去的年代,物資匱乏,點心是一家人過年的口糧,所以數量龐大,事情也重要許多。如今有了速凍包子,過年家家戶戶吃包子都是意思意思。

臘月二十八·辭年

辭年,有辭舊迎新的概念,寓意對過去的一年做個圓滿的總結,感謝各路神仙的保佑,能平安順利度過這一年,也期望明年也能一帆風順,自然晚上全家要吃個團圓飯,這頓飯也很隆重規模僅次於除夕的年夜飯。

除夕夜

年三十白天,家家戶戶都要將所有門上貼上春聯,迎接新春的到來。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揚州人的團圓飯吃那些菜有講究:水芹菜,意味著路路通‘粉絲,意味著細水長流;豌豆,揚州人讀作安豆,平平安安的意思;還有青菜、豆腐,意味著清清爽爽;燒雜燴揚州叫全家福;紅燒鯿魚肯定是少不了的,只不過要等到正月初一才能吃,寓意“年年有餘”。

大年三十晚上,吃過晚飯後要守歲,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長輩們開始給晚輩發壓歲錢。 三十晚上,長輩們都要把雲片糕、蘋果、橘子等擺在每個人的床頭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床吃,吃雲片糕取其寓意“高高爽爽”,吃蘋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吃橘子卻有著揚州獨特的寓意。

因為在揚州話裡,運氣叫做“局氣”,走運叫做“走局”,橘子的“橘”和局氣的“局”諧音,所以贈人橘子。

這時候大人會關上大門,讓家中個子小的孩子抓著門後的門閂往上爬,因為老式的大門是木製的,門後面從上到下有幾根橫木,中間還有門閂開關,這一風俗就是爬門頭。老年人說小個子三十晚上爬門頭能長個頭,爬得快長得快,爬得高長得高。

小孩多的人家孩子們還互相展開比賽,既鍛鍊了身體,又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初一·穿新衣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揚州管初一睡覺叫睡“元寶覺”,前一天往往守歲,也應該睡覺。正月初一換新衣,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得是新嶄嶄的。

初一早上,一般都吃湯圓、銀耳羹、蓮子羹等,這頓飯,婦女是不下廚的,這也是對一年以來婦女辛勤勞動的慰藉。揚州湯圓的做法多種多樣,有一種“四喜湯圓”,是人們在大年初一早上最愛吃的。

這種湯圓分別用四種餡心做成:蔬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寓意“事事如意”、“閤家團圓”。碗裡的圓子面不能全吃完,圓子得留雙數,也是為了討個吉利。大年初一中午也不新做飯菜,而是把三十晚上的剩飯剩菜端出來熱一熱再吃,這叫做“隔年陳”

初一這天,跌了跟頭,要說“撿了元寶”。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淡丁6336 2019-02-02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髮美容。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準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裡一放,它就在油鍋裡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嚐嚐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裡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係,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物件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裡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裡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回孃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24

評論

分享

舉報收起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

wangguofu70

2013-02-18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奉為圭臬 2021-01-06

春節習俗都有哪些呢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贈你一刻溫柔 2020-01-16

揚州的春節習俗是什麼網友434bffb 2019-02-16

me to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