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所謂的“心遠地自偏”??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10-09

如何做到所謂的“心遠地自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9-13 回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夕日氣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妄言。這是陶淵明的名作《飲酒》其五。世人多熟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我更喜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詩詞一直為我所喜愛,其詩直抒胸臆,沒有一點矯揉造作的成分。“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表現了作者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和那種悠然、恬靜、消雅的心情,這種意境更是每一個現代人畢生追求但卻永遠無法達到。其實,有時候,我們應該讓我們收攏身心,遠離一些名利、一些物質的追求、一些世俗,心情自然會變得寧靜起來,靜靜的……漸漸的……人和人之間、整個社會之間將會更為真率,更為自然!

如何做到所謂的“心遠地自偏”?? Egg 1級 2014-09-14 回答

這首詩的意境表現了作者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和那種悠然、恬靜、消雅的心情。“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語把這種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潛對禪機悟透頗深,乃至使這首詩的藝術境界產生空靈之感,使人身臨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所以說這首詩難就難在體會出作者當時的心境。陶潛是東晉的一偉大隱士。從客觀上看,為不願同流合汙;從主觀上看,則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為人總是不斷地向自己的本性邁進,當本性與後天之性情產生衝突,便會產生大悲哀。然後棄之,而後得魚或熊掌也。而陶潛便是取熊掌而歸山林,因其性本愛丘山。所以,此詩意境雖在悠閒,然心境卻大相徑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