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閒耳,肝膽有風波。《這個事什麼意思?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08-19

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閒耳,肝膽有風波。《這個事什麼意思?魚翅海獅 推薦於2017-11-25

“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海邊鷗鳥,出自《列子•黃帝篇》,上面記載了一則故事,說海邊有人好鷗鳥,鷗鳥常常飛下來與之嬉戲,後來有一天此人的父親聽說後,令其捉一隻鷗鳥回去,於是第二天此人再到海上去,準備捉一隻鷗鳥,可是鷗鳥“翔而不下”,也就是說因為此人內心已經有了想要捕捉鷗鳥的一種“機心”,他算計著要把鷗鳥捉到,所以鷗鳥自然也就不肯再飛下來了。現在張惠言說“招手海邊鷗鳥”,當然也就正表示了張氏已經沒有人間之得失利害的機心了。蘇東坡有另外一首《八聲甘州》,說:“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宋朝的新舊黨人之爭,蘇東坡因為此幾次被遠遣流放到遠方去,頭髮都白了,但是他沒有這個爭鬥的機心,不為這些事情所苦惱左右。他經歷了這麼多苦難,很多人寫文章來安慰他,但是蘇東坡自己反而覺得坦然,沒有任何的放不開,割捨不下。“看我胸中雲夢”,則出自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所以我說要懂得“互為文字”,他這裡麵包含了那麼多的知識,《子虛賦》中記述了子虛先生和烏有先生兩個人在自誇,子虛先生就誇說:“我們楚國有一個湖,它方圓有九百里之大”云云,烏有先生則向之誇說齊國,說我們齊國更大,可“吞若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蒂芥”在《子虛賦》中這原是對齊國之大的一種誇說之言,後人說“胸中雲夢”,則是寓言胸懷之博大,連雲夢之大都可吞入胸中,卻連纖微如蒂芥的不適之感都沒有,則其胸襟之大自可想見。不過這種博大的胸襟有時卻又正是從挫折苦難中磨鍊出來的一種修養。南宋陸游,在其《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一詩中,就曾有“看盡江湖千萬峰,不嫌雲夢芥吾胸”之句。昨天我在北師大時,幾位老師跟同學請我吃晚飯,席上談起近來幾年許多高校的學生和老師不少人都自殺了,跳樓了,這種現象不但在中國國內有,而且在加拿大也有,我在回來之前,就在溫哥華聽到有個中國的博士生在國外獲得了兩個博士學位,但是最後卻跳樓自殺了,這種現象值得人們反思呀。張惠言說:“百年復幾許,慷慨一何多”。其實談到的就是人生有多少得失、多少苦難、多少憂愁,但是他有高遠的人生境界,可以能夠以一種偉大開闊的胸襟去包容它,而不為它所左右,提醒人們應該增加修養進境。

“楚越等閒耳,肝膽有風波”,在這裡,張惠言又用了一個典故,出自《莊子•德充符》。裡面曾記載了一段孔子的談話,說:“仲尼說:‘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觀之,萬物皆一也。’”張氏所說的“楚越等閒耳”兩句,“等閒”二字是表示不重要的輕視之辭,也就是說“自其同者觀之”,雖“楚越”之異可以視為一體之意,而若“自其異者視之”,則“肝膽”雖在人體一身之內,卻也可以有如楚越之異,引生敵異之風波。所以莊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乃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在這裡引用了“仲尼”之言,那便因為儒家思想中,原來也有一種“萬物皆備於我”的“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念。張氏從開端的“百年復幾許,慷慨一何多”的憤激悲慨,寫到“楚越等閒耳”的胸襟修養,已經完成了一大段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