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請以“熙熙攘攘”為題,寫一篇文章。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11-18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請以“熙熙攘攘”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選文體,但不要寫成詩歌或劇本;③不少於800字。。。。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請以“熙熙攘攘”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選文體,但不要寫成詩歌或劇本;③不少於800字。 展開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請以“熙熙攘攘”為題,寫一篇文章。K4v8i8b5262014-08-24

熙熙攘攘

張局長和王教授住在同一層樓裡,門對門。兩人今年都是五十八歲,作鄰居也有了七八年。不過兩家很少來往,張局長看不起王教授的清貧,而王教授也不喜歡張局長身上的那股子官味。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張局長家裡正常人來人往;而王教授家裡卻始終冷冷清清。王教授喜歡開著門,他認為這樣才不會有壓抑感,而且他的屋子裡也沒有什麼值錢的物品,倒也不擔心粱上君子會來光顧。而張局長家的門也經常是開著的,因為來訪的人實在太多了,開門關門比較麻煩,張局長索性就開著門。來訪者大都是帶著大包小包的,再出來已是兩手空空了。張局長送客到門口時總會說:“你放心!像你這一類好同志的事我是一定會放在心上的!”於是,來訪者與局長再次握手,滿足地走了;張局長也同樣很興奮地回屋子了。

張局長和王教授本來不是同一天出生的,但卻在同一天過生日。因為張局長一年過兩次生日,一次按陰曆,一次按陽曆。這可是局裡小李科長的提議,他說觀世音菩薩就有兩個生日,一年做兩次壽會給局長帶來好運。王教授生日那天,只跟幾個兒女圍在一起吃頓飯。張局長生日那天,前來賀壽的人踏破門檻,這人來人往的熱鬧有時也讓王教授羨慕不已。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張局長一次酒後中風,雖然搶救及時,但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說話不利索了,一條腿也不聽使喚了。於是呆在家中養病。

恰巧王教授下樓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了,也在家休養。

王教授受傷的訊息傳了開去,他的一些多年不曾聯絡的學生都紛紛趕來探望。王教授家一下子人來人往,王教授享受著學生們真誠的關切,跟大家一起重溫昔日的快樂時光,小腿慢慢地康復了!

張局長從醫院回到家已經一個星期了,這段時間張局長家格外冷清。有幾次,王教授撐著柺杖過去看看老鄰居!張太太憤憤不平地向王教授絮叨著:老張的位置被李副局長坐了,李副局長打個電話過來說單位工作忙,病人最需要靜養,讓我們老張好好靜養!王教授聽了這話,不寒而慄,同時又暗自慶幸,幸好書本和粉筆不會背叛自己!

點評:本文是篇小小說,將對門居住的局長和教授兩家對比著寫,以此表達作者對“人來人往”的思考。小說中多處對比:局長中風前家裡人來人往,中風後冷冷清清;局長中風後冷冷清清和教授骨折後人來人往;小李科長(後被提拔為副局長,張局長中風後被任命為局長)對張局長的態度前後形成對比。透過對比告訴讀者局長家先前的人來人往是假,教授家的人來人往才是真,使得小說具有深刻的諷刺意味! (吳建剛)

作文二

熙熙攘攘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路上人來人往,可是,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名和利嗎?顯然不是!“人來”這個世界上是為了什麼呢?“人往”之後又留下了什麼呢?

多久了,沒有聽到過花開的聲音;又多久了,沒有聽到葉子的呢喃。生活在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世界裡,我們的追求不免變得低階與狹隘。然而,陶潛“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採菊東籬,把酒徐吟,悠然地欣賞著南山的靜美。他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他錯過了名利,卻在田園之中留下了一個永恆的身影……熙熙攘攘,何等喧囂!我們要追求生命的真與美。

任時代的喧囂也好,任名利的誘惑也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睿智的心。熙熙攘攘,我志不移;熙熙攘攘,我心永恆。稻田裡依然是那個熟悉的身影,那個偉大而平凡的“農民”,他在試驗,他在思索,他在田埂間實現著自己兒時美好的夙願——讓天下的人都能吃飽!他就是袁隆平,那個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雜交稻之父”。他足以讓我們感動,不僅僅為他所取得的無人企及的成就,不僅僅為他一次次的榮譽和嘉獎;更為他在這熙熙攘攘中所表現出的睿智和從容的心態。

清代江蘇巡撫張伯行目睹官場汙濁腐敗,上任伊始,親書《禁止饋送檄》說:“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貪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不僅告示世人,也在於律己。“貪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說得多好啊!不逐名利,不為世塵所擾,在這個人來人往的世界上潔身自好,這是何等高遠的境界,何等高尚的靈魂。這是春秋時子罕以不貪為寶的廉潔,是陶淵明的守拙歸園田,是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淡泊,是李白“豈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

熙熙攘攘,名來利往。我心不亂,我志不移,這是我追求的心境與氣概。

熙熙攘攘,利來名往。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紛繁的社會中保持一顆睿智而淡泊功利的心,追求生命的真與美。

點評:本作從古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切入,針對追名逐利的的“熙熙攘攘”現象展開議論,論證了這樣的觀點:“在紛繁的社會中保持一顆睿智而淡泊功利的心,追求生命的真與美。”在論述中做到既講道理又擺事實,首尾呼應,觀點鮮明!文章主要從正面展開論述,如果再能從反面進行一些論述就更好了!

一、題解:

“熙熙攘攘”意指人多熱鬧、繁忙,也指人們趕潮流、追名逐利。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如果實寫,可以把“熙熙攘攘”作為修飾語,在後面接表處所的名詞,比如:“熙熙攘攘”的家(大街、市場等)。也可以在“熙熙攘攘”前加表處所的狀語,比如:招聘會上、某名勝古蹟、村子裡等。如果虛寫,則“熙熙攘攘”的背景為抽象意義的虛境,比如:求學路上(名利場上、生意場上、文學的大花園裡、在歷史金光大道上等)“熙熙攘攘”。“熙熙攘攘”只是個表象,寫出對“熙熙攘攘”背後實質的思考才是關鍵!記敘文一般從實寫的角度切入,議論文一般從虛寫的角度切入,寫自己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引發的感悟、思考。

“熙熙攘攘”是一個非常能激發人遐想和沉思的文題。如果在記敘類的文章中,你可以把它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在“熙熙攘攘”中表現出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可以把它描寫成一個場景,以此來表現對人生永珍的洞察和感悟;也可以把它作為文章的一條線索,在“熙熙攘攘”中推進情節曲折有致的發展。如果在議論類的文章中,你可以由表及裡,透過“熙熙攘攘”的世相,來思考其目的何在、實質何在、意義何在;也可以由人及己,面對“熙熙攘攘”的歷史長河、現實紅塵,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如何才能保持住心中的那輪明月?怎樣才能不迷失自我……但無論你選擇何種文體,你都必須有對現實生活的真切感悟和深邃思辨,舍此,你的文章就會流於淺俗和浮泛。

二、構思示例:

㈠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

已贊過 已踩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