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悟葉已秋聲”這首詩的詩名是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6-05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悟葉已秋聲”這首詩的詩名是啥匿名使用者2006.07.15 00:00 回答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翁、晦庵,雲谷老人、滄州遁叟等。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後居福建建陽。十九歲進士及第,仕至寶文閣待制。他是南宋著名理學家,世稱“朱子”。其秉性剛直,著述宏富。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朱子繼續道統,優入聖域,而於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不啻興圭壁。”書法初學漢魏崇尚晉唐,主張復古而不泥古,獨出已意,蕭散簡遠,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晉人風致。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後徙考亭。其父朱松,進士出身,歷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職,因反對秦檜妥協而出知饒州,未至而卒。此時朱熹14歲,遵父遺命,師事劉子□等人。 紹興十八年(1148),朱熹中進士,任泉州同安(今屬福建)主簿,聚徒講學,後罷歸,監潭州(今湖南長沙)南嶽廟。孝宗即位,朱熹上書反對議和。隆興元年(1163)被召見,復言主戰。朝廷雖屢任以官職,因與執政者政見不合,皆辭不就。淳熙五年(1178)史浩再度為相,薦朱熹知南康軍(治所在今江西星子縣),屢辭不許,次年赴任。訪白鹿洞書院遺址,奏請修復舊觀,訂立學規,從事講學。淳熙八年(1181),浙東大飢,朱熹被任命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次年,因屢次上疏彈劾台州太守唐仲友違法擾民,唐仲友為宰相王淮姻親,朱熹的奏章被扣壓,因憤而辭歸。淳熙十四年(1187),周必大為相,任朱熹提點江西刑獄。次年,升兵部郎官,以足疾為由請歸。淳熙十六年,光宗即位,任為江東轉運副使,以病力辭,後改任漳州(今屬福建)知州。紹熙二年(1191)辭歸建陽,五年(1194)起任湖南安撫使,修復嶽麓書院,擴建學堂,廣納四方遊學之士。寧宗慶元元年(1195),為煥章閣待制、侍講,因得罪韓□胄而罷。次年,監察御史史繼祖劾其偽學欺人,革職罷官,歸建陽講學著述而終。 朱熹一生關心現實,對金人南侵、土地兼併、賦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現狀焦慮不安,要求選賢任能,修明軍政,愛養民力,實現統一。從中進士至死50多年間,雖為官僅9年,在朝廷任職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擊貪吏,救災安民。 朱熹一生的主要精力傾注在講學和著述上。他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程顥、程頤)關於義理關係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成為後來封建地主階級的正宗哲學,在思想領域中起了長期的消極作用。所撰《四書集註》,元代以後的科舉考試規定士人發揮題義必須以此書為依據,影響極大。 在文學觀點上,朱熹與二程相近。他倡導文道一貫之說,強調文道統一,認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葉,二者不能分開,反對“文以貫道”:“這文皆是從道中流出,豈有文反能貫道之理?”(《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主張人們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隨道的產生而產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產物。因而,他對唐宋古文大家們重視文的作用不滿,說他們是“棄本逐末”。與此相應,朱熹論詩重言“志”,即詩中要有道德修養,認為有此即自成佳作。他反對從格律、詞藻方面論工拙,強調質樸自然,因而形成他詩論中的復古主義觀點。但他在具體論文論詩中,卻有一些較公允的見解。如他認為學詩要從《詩經》、《離騷》開始;論古詩則重漢魏而薄齊梁;對陶淵明、李白、杜甫、陸游的詩和蘇洵、蘇軾的文都有較中肯的評價。同樣,他的《詩集傳》、《楚辭集註》,也常表現出尊重事實、重視文學反映現實和抒發情志的作用的求實精神。 在道學家中,朱熹的詩歌藝術性最高;在南宋文壇上,他的文章也很有特點。 朱熹的父親朱松和老師劉子□,都是著名詩人,朱熹受他們的薰陶,也能寫詩。他重古詩而輕律詩。五古學漢魏,學陶淵明,學唐人中詩風古樸的一派,往往即景即事,言志述懷,以表現其“雍容俯仰”的氣象和“中和沖淡”的胸襟。篇幅較短,語言自然,不用典故,長於用白描手法寫自然景色。《對雨》、《六月十五日詣水公庵雨作》、《臥龍庵武侯祠》、《康王谷水簾》等,都是代表作,《秋日告病齋居奉懷黃子厚劉平父及山間諸兄友》中的“況復逢旱魃,農畝無餘收;赤子亦何辜,黃屋勞深憂。而我忝朝寄,政荒積愆尤。懷□臥空閣,惻愴增綢繆”,則反映了迫切的現實問題,抒發了憂國憂民的心情。 朱熹認為自律詩出而講究用韻、屬對、比事、遣詞,“益巧益密”,有害於詩的“言志之功”。但他自己還是寫了不少律詩,有些篇章也值得一讀。五律如《登定王臺》,舊時選本多入選。《拜張魏公墓下》6首,透過對愛國宿將張浚的讚頌哀悼,暴露了朝政的昏暗。“公謀適不用,拱手遷南荒”,“中原尚腥□,人類幾豺狼!”悲痛、憤激情見乎詞。他的七律也有佳作,如《和劉叔通懷遊子蒙之韻》:“扣角聽君悲復悲,壯心未已欲何!交遊半落丘山外,離別偏傷老大時。尚喜淵潛容賈誼,不須日飲教袁絲。病餘我更無□賴,勉為同懷一賦詩。”這是晚年被貶逐之後寫的。報國無門的悲憤,出之以蒼涼委婉之詞,彌覺沉痛。 朱熹的七絕清新明麗之作較多。《水口行舟二首》、《入瑞巖道間得四絕句》、《武夷□歌十首》一類詩,都情景交融,很有韻味。 道學家用詩講道理,寫出的不過是“語錄講義之押韻者”。朱熹集中也有這一類“詩”,但比例較小。同時,有些詩儘管也講道理,卻不是抽象地講,而是用比興手法寫客觀景物,給人以啟發。如《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觀書有感二首》:“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寓議論於寫景,富於哲理性而不乏詩味。至如七律《鵝湖寺和陸子壽》中的“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直接說理,但說得親切,至今為人們所引用。 朱熹文章長於說理,風格近似曾鞏。如《庚子應詔封事》力陳“國家之大務莫大於恤民,而恤民之實在省賦,省賦之實在治軍”,結構謹嚴,邏輯周密,語言平實,很能代表其文章風格。他的一些記事、寫景的短文,頗有文藝性。如《記孫覿事》(《文集》卷七十一),寥寥200字,透過孫覿寫降表“一揮而就”的情態及其“順天者存”的議論,刻畫出投降者的形象並給予辛辣的諷刺。《百丈山記》(《文集》卷七十八),寫澗水、瀑布、遠山、日光和雲濤變滅,細緻準確,宛然在目。《送郭拱辰序》(《文集》卷七十六),先寫郭君為他畫像表現出“麋鹿之姿,林野之性”,後寫他將出遊,欲畫隱君子之形以歸,而以郭君不能從行為憾。其國土日蹙、賢人在野、朝政昏暗之意,都見於言外,是歷來傳誦的名篇。 朱熹的《朱子語類》140卷,涉及面很廣,是宋代以後新的語錄體奠基之作。這種講經傳道、品評是非的口語化的文體,其特點是質樸無華,平易近人。如他論陶潛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語類》卷一百四十)論黃庭堅詩:“如《離騷》,初無奇字,只憑說將去,自是好;後來如魯直恁地著力做,卻自是不好。”(《語類》卷一百三十九)這些話語,大都是他平時語言的忠實記錄,講述者的情感和語氣宛然,很有感染力。 所著《朱文公文集》10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刻本。又有《續集》11卷,《別集》10卷,與《文集》合刊為《朱子大全》,有《四部備要》本。另有《朱子詩集》單行,共12卷,明程璩編,有正德十六年(1521)刻本。《朱子語類》140卷,有成化九年(1473)陳煒刊本、石門呂氏刊本。《詩集傳》、《楚辭集註》均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刊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