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日持久而不得獸”中的“而”的解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6-05

“曠日持久而不得獸”中的“而”的解釋?芝士回答來自: 芝士回答 2021-08-14

【原句】 曠日持久而不得獸。 【譯文】 而:連詞,表示轉折,卻。 【註釋】 1、這句話出自《呂氏春秋·貴當》。文章記敘了齊國人長時間也沒有獵到野獸,在總結失敗經驗之後,努力耕田致富,買了一條好狗,從此屢屢打到野獸,告訴了人們凡事之前要思考,做足準備,萬物都有聯絡,只要抓住事物的關鍵,就會事半功倍。此故事的寓意可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句話來概括。 2、曠日持久:曠,拖延;荒廢;耽誤。荒廢時間,拖得時間很久。也說曠日彌久。《戰國策·趙策四》:“今得強趙之兵,以杜燕將,曠日持久數歲,令士大夫餘子之力,盡於溝壘。”《三國志·吳志·華核傳》:“如但固守,曠日持久,則軍糧必乏,不待接刃,而戰士已困矣。”《明史·楊守隨傳》:“以數萬甲兵討出沒不常之寇,千里轉輸,曠日持久,恐外患未平,內地先敝。”劉心武《立體交叉橋》第五章十八:“後來,她被這曠日持久的事態也弄得麻木了。” 3、而:連詞,表示轉折,卻。 4、得:得到。這裡指捕獲。 【感悟】 1、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先做好充足的準備。 2、有了問題,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有效地解決。 3、要勇於發現自己的問題去改正它。 4、凡事要努力、勤奮,才能取得成功。 5、在辦任何事情時,不要一味蠻幹,要考慮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找出關鍵所在,再想方設法加以解決。關鍵問題解決了,事情就可以辦好。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問題,不考慮問題的癥結,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事情也就無法辦好。 6、事物之間是有相互聯絡的,辦事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 附錄:原文及參考譯文 【原文】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於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慾吾致力於耕作有獲而後市良犬乎?於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於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呂氏春秋·貴當》) 【譯文】 齊國有個愛好打獵的人,花費了很長時間卻沒有獵到野獸。回到家就覺得愧對自己的家人,出門在外就感到愧對自己相識的朋友和鄰居。(他)思考(自己)打不到獵物的原因,是因為獵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條好獵狗,(可是家裡沒錢買狗。)別人對他說:“你應該努力耕田勞作。”獵人說:“為什麼呢?”那個人沒有回答。獵人自己思考,那人莫非是想讓我努力耕作有了收穫就可以買到好獵狗嗎?於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裡就富了,家裡富了就有錢來買好獵狗,於是他打到的野獸常常超過別人了。(其實)不只是打獵如此,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