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韓松落《意映卿卿》全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3-28

求韓松落《意映卿卿》全文綱葉孤彤qE 2009-04-07

1911年4月24日的晚上,林覺民在香港,住在臨江的小樓上,給妻子陳意映寫著一封信。

這封信,我們都能背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他生在福州的三坊七巷,十三歲時遵父命應考童生,卻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隨後第一個交卷,揚長而去。1902年他考入福州全閩大學堂文科學習,畢業後去日本留學,在去日本前夕,和陳意映結婚。1911年,他從日本歸來,參加廣州起義,臨行前回家探望父母妻子,家人問起他回家的緣由,他說,學校正在放櫻花假。

那確是櫻花的季節,一年一次,櫻花在這個季節來隱喻一次人生:盛開的時候燦爛,凋落的時候果斷。只是我們再也無法想像,這24歲的青年也如此果斷:4月27 日下午5時30分,林覺民隨黃興攻入總督衙門,後在巷戰中被捕,接受審訊時,他不會說廣東話,就以英文在大堂上侃侃而談,兩廣總督張鳴岐曾嘆息:“惜哉,林覺民!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那幾天裡,他不肯吃,也不肯喝,泰然上刑場———他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後來的某一天,在鄉下避禍的林家人,發現有人把林覺民寫下的兩封信塞進了門縫,一封寫給父親,另一封,就是我們都能背誦的,這封寫給陳意映的信。一年多後,陳意映鬱鬱而終。

又過去好多年,有人為他寫了歌,而幾首歌裡,幾乎都有段口白:“意映卿卿如晤……”。

第一首,是民歌時代,由許乃勝作詞、蘇來作曲,李建復演唱的《意映卿卿》:“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今夜我的筆沾滿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鍾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曾經我的眼充滿你的淚。然而我的心已許下四萬萬個願,率性如我,又怎能拋下此願,青雲貫天。夢裡遙望,低低切切,千百年後的三月,我也無悔,我也無怨。”

即便在白衣飄飄的民歌時代,似乎也沒有比李建復更適合唱這首歌的了,他面目溫雅,長身玉立,專輯的封面上,有他穿著長衫的照片,而他的聲音,有青年人所沒有的蒼茫。那種一出生就已蒼老的感覺,除他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擁有。所以,他還唱了《歸去來兮》,還有《京華煙雲》。

而另一首寫給林覺民和陳意映的歌,由另一位民歌時代的翩翩青年唱出來,這就是童安格和劉虞瑞作詞,童安格作曲並且演唱的《訣別》:“夜冷清,獨飲千言萬語。難捨棄,思國心情。燈欲盡,獨鎖千愁萬緒。言難啟,訣別吾妻。烽火淚,滴盡相思意,情緣魂夢相系。方寸心,只願天下情侶,不再有淚如你。”

第三首歌,是由許常德、齊豫作詞、郭子作曲,齊豫演唱的《覺》,這首歌,以陳意映的口吻唱出:“覺,當我看見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剎那即永恆。再多的難捨和捨得,有時候不得不捨。覺,當我回首我的夢,我不得不相信,剎那即永恆,再難的追尋和遺棄,有時候不得不棄。”齊豫的聲音悽婉、悽楚,甚至有點淒厲,像是迴盪在一切時間和一切空間裡,但主人公最後還是要相信“剎那能永恆,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時候不得不理”,因為,再也沒有不信的餘地,再也沒有迴旋的可能。

不只有歌而已,臺灣大星公司曾經在1980年拍過一部電影《碧血黃花》,講述他們的故事,金漢、林青霞分別扮演林覺民和陳意映,這部電影獲臺灣電影金馬獎6 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劇情片插曲提名,這首最後沒有獲獎的插曲叫《碧血黃花》,由影片的導演丁善璽作詞,楊秉忠作曲,只是今天難以再聽到了,同樣聽不到的,還有一首《碧血黃花》,由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廣州鄭少秋”之稱的陳浩光演唱。

林覺民的故事還有餘韻。他就義之後,家人把祖宅賣掉去鄉下避難,買主叫謝鑾恩,他有個孫女叫謝冰心,林覺民有個堂哥林長民,他有個女兒,叫林徽因。

他們都活下去了,活在他沒有看到的將來裡,甚至活到新的世紀,而他卻永遠二十四歲,永遠都那麼年輕,永遠停在四鼓時分,寫著那封訣別的信。

另附林覺民《與妻書》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 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餘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捨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個人很喜歡與妻書,特別是開頭!

求韓松落《意映卿卿》全文幽幽小鬼_ 2009-04-06

1911年4月24日的晚上,林覺民在香港,住在臨江的小樓上,給妻子陳意映寫著一封信。

這封信,我們都能背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他生在福州的三坊七巷,十三歲時遵父命應考童生,卻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隨後第一個交卷,揚長而去。1902年他考入福州全閩大學堂文科學習,畢業後去日本留學,在去日本前夕,和陳意映結婚。1911年,他從日本歸來,參加廣州起義,臨行前回家探望父母妻子,家人問起他回家的緣由,他說,學校正在放櫻花假。

那確是櫻花的季節,一年一次,櫻花在這個季節來隱喻一次人生:盛開的時候燦爛,凋落的時候果斷。只是我們再也無法想像,這24歲的青年也如此果斷:4月27 日下午5時30分,林覺民隨黃興攻入總督衙門,後在巷戰中被捕,接受審訊時,他不會說廣東話,就以英文在大堂上侃侃而談,兩廣總督張鳴岐曾嘆息:“惜哉,林覺民!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那幾天裡,他不肯吃,也不肯喝,泰然上刑場———他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後來的某一天,在鄉下避禍的林家人,發現有人把林覺民寫下的兩封信塞進了門縫,一封寫給父親,另一封,就是我們都能背誦的,這封寫給陳意映的信。一年多後,陳意映鬱鬱而終。

又過去好多年,有人為他寫了歌,而幾首歌裡,幾乎都有段口白:“意映卿卿如晤……”。

第一首,是民歌時代,由許乃勝作詞、蘇來作曲,李建復演唱的《意映卿卿》:“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今夜我的筆沾滿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鍾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曾經我的眼充滿你的淚。然而我的心已許下四萬萬個願,率性如我,又怎能拋下此願,青雲貫天。夢裡遙望,低低切切,千百年後的三月,我也無悔,我也無怨。”

即便在白衣飄飄的民歌時代,似乎也沒有比李建復更適合唱這首歌的了,他面目溫雅,長身玉立,專輯的封面上,有他穿著長衫的照片,而他的聲音,有青年人所沒有的蒼茫。那種一出生就已蒼老的感覺,除他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擁有。所以,他還唱了《歸去來兮》,還有《京華煙雲》。

而另一首寫給林覺民和陳意映的歌,由另一位民歌時代的翩翩青年唱出來,這就是童安格和劉虞瑞作詞,童安格作曲並且演唱的《訣別》:“夜冷清,獨飲千言萬語。難捨棄,思國心情。燈欲盡,獨鎖千愁萬緒。言難啟,訣別吾妻。烽火淚,滴盡相思意,情緣魂夢相系。方寸心,只願天下情侶,不再有淚如你。”

第三首歌,是由許常德、齊豫作詞、郭子作曲,齊豫演唱的《覺》,這首歌,以陳意映的口吻唱出:“覺,當我看見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剎那即永恆。再多的難捨和捨得,有時候不得不捨。覺,當我回首我的夢,我不得不相信,剎那即永恆,再難的追尋和遺棄,有時候不得不棄。”齊豫的聲音悽婉、悽楚,甚至有點淒厲,像是迴盪在一切時間和一切空間裡,但主人公最後還是要相信“剎那能永恆,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時候不得不理”,因為,再也沒有不信的餘地,再也沒有迴旋的可能。

不只有歌而已,臺灣大星公司曾經在1980年拍過一部電影《碧血黃花》,講述他們的故事,金漢、林青霞分別扮演林覺民和陳意映,這部電影獲臺灣電影金馬獎6 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劇情片插曲提名,這首最後沒有獲獎的插曲叫《碧血黃花》,由影片的導演丁善璽作詞,楊秉忠作曲,只是今天難以再聽到了,同樣聽不到的,還有一首《碧血黃花》,由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廣州鄭少秋”之稱的陳浩光演唱。

林覺民的故事還有餘韻。他就義之後,家人把祖宅賣掉去鄉下避難,買主叫謝鑾恩,他有個孫女叫謝冰心,林覺民有個堂哥林長民,他有個女兒,叫林徽因。

他們都活下去了,活在他沒有看到的將來裡,甚至活到新的世紀,而他卻永遠二十四歲,永遠都那麼年輕,永遠停在四鼓時分,寫著那封訣別的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