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共15分 溯源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9-0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共15分

溯源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順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後,又成群溯流而上還歸河源,在那裡交配、產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撓,鮭魚總是捨命克服。有時溯至斷巖,便從水中騰躍入空,直到躍越巖上的河段,繼續溯流歸源,回到原產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傳遞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後,幼魚又重複著同樣的出海、溯源和迴歸。

我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鮭魚的報導,真是看得我驚心動魄。到底是什麼促使鮭魚迴歸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記得古詩上有兩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胡馬來自北地,不管身在哪裡,也能從風裡去辨別來處方向。越鳥來自南疆,不管棲於何枝,也能從光熱中感任原鄉人呢?人又何嘗不然?

人類文明中的考古、史學、族譜、傳說……不也都是溯源尋根的措舉嗎? 人的形體,不管在地球上遷徙流離得多遠,人的心靈,總要回溯時間長流,讓精神歸本還原。

人類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憑本能上的感受,而須通過歷史、藝文、習俗,甚至生活記憶的文化潛流,去匯合命脈中的遠源。鄉愁是一種文化心靈的寂寞。這種寂寞原也是驅促一個漂泊者反省回顧的基本力量。沒有那種驅促的力量,一種文化,一個種族,會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經在一個宴會里,聽一個朋友高談她遊訪俄國,為一位俄國老太太帶回一份禮物的情誼。她在俄國買到這份小禮物後,用一張日常俄文舊報包裹起來,回到美國後,送到俄國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齡的俄裔老婦人,一眼看到數十年也不曾見到的俄文報頁,禮物尚未見到,先哽咽啜泣起來。俄文報對她而言,代表的是鄉土資訊,衝擊著她命脈中的文化根源,封裝了數十年的鄉愁,一下子崩潰氾濫起來。

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那樣感情氾濫的經歷,那年,在重慶乘船渡三峽去宜昌。汽笛鳴起,船起碇開航了。船速漸緊,但見山城倒馳,青山後移,江風呼嘯中,歷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時,詩的長江,歷史教科書的長江,民族文化的長江,全都在血脈中匯流。那樣一種渾濁浩圓的情感,將我淹沒。我伏在船欄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長江,我是中國,我是那鮭魚,躍萬里河海關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個朋友,去大陸旅遊,遊山玩水,看古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觸。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鄉一座花園中,沿一條石徑獨行,踩著轉折處一道月門時,一陣桂花香,隱約撲鼻。忽然間,他雙眼含淚。當年,桂子飄香的季節,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壺,燈下獨酌。幼小的他,站在桌邊,,踮起腳,為祖父斟酒,聽祖父說些掌故。海外數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質上的豐盈,事業上的成績,就是無法體驗什麼是滿足與寧靜。故園小徑,一陣桂香,勾起兒時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僑民,從中國帶來宗祠的傳統,自身的命脈便和宗親遠源相續,透過文化長流,便超越時空,連繫故土,僑鄉也就是故鄉了。

我們這一代呢?東遷西徙,移居西土,已無宗祠的歸屬,就像脫離大海的魚,沒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們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刪改)

1。文章用鮭魚的溯源開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人類的歸本還源跟鮭魚的“迴歸”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6分)

2。概括說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寫的是人類從哪幾個方面尋根溯源。(4分)

3。請分別說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義。(5分)

(1)鄉愁是一種文化心靈的寂寞。(2分)

(2)詩的長江,歷史教科書的長江,民族文化的長江,全都在血脈中匯流。 (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共15分 溯源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有事請叫我2015-08-28

1。好處:透過比較引出下文。(2分)

相同:不管遷徙多遠,都要溯源尋根。(1分)

不同:①鮭魚的迴歸只是一種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1分)

②人的迴歸是指精神上的回溯 ,通過歷史、藝文、習俗、生活記憶等在文化上尋根溯源。(或:人的迴歸是指人的心靈,回溯時間長流,讓精神歸本還源)(2分)

2。人類透過祖國的文字(或:母語)、故土的山川(或:風景)、故鄉生活記憶(兒時往事、往事記憶)三個方面尋根溯源。

3。(1)故土文化的失落會造成人類心靈的寂寞,鄉愁由此而生。(2分)

(2)因為傳統中,長江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所以當“我”置身長江後,長江所負載的各種意義(地理的、 文學的、民族文化的)都喚起了“我”的文化認同感。(3分)

【解析】

1。此題考查段首句的作用。

2。本題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考點,能力層次為C,側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觀點、態度,能進行正確的分析、歸納。

3。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點,能力層次為B,側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