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寫一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8-20

幫忙寫一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一起找東東 2006-12-09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闢,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

幫忙寫一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BB960128 2006-12-23

北宋的詞,大體上分成豪放、婉約兩派。兩派詞風各有特點,豪放詞粗放激越,有如關西大漢、銅錚鐵板。婉約詞秀淡幽豔,好比江南少女、淺唱低酌。東坡本為豪放派的開山鼻祖,同時又深得婉約詞風之精要,因此,寫出的詞,往往既見曠達渾豪於其外,又見纏綿溫婉於其中。《水調歌頭》便是此類詞中佳品中的佳品,通讀之後,不禁令人歎為觀止。

《水調歌頭》確當得上古今中秋長短句之首。開篇首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豪氣直比太白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而超塵之氣,又有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清空靈雋,浮現眼底,便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心。到“我欲乘風歸去…”句,超凡越聖,隱有仙氣撲人,令人心神俱醉。下闕“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句,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句。這一句提綱挈領,總覽全詞,是全詞的點晴之筆,也是全詞的靈魂。它道出了作者難以寄託的種種哀思,人難免有離有合,如同月亮時圓時缺,古往今來萬事萬物都不能圓滿。但願遠方的親人健康長久,此時此刻共享一輪明月照人間。

東坡作此詞的時候,時逢他仕途失意,鬱郁而不得志。他屢遭貶謫,空有滿腔的抱負,卻難以施展。但東坡沒有就此消沉,正如他在詞中所述,“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既然在朝廷不得志,不妨做一個地方官,與世無爭卻也清閒。

東坡詞向來意境優美,文法流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影響力。《水調歌頭》出後,其時詞手,紛紛效仿,從者甚眾。我們從其後許多詞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該詞對後世詞苑創作的影響。此外,詞中字裡行間透出世間哲理,尤其“人有悲歡離合”句,意味雋永,讓人掩卷之後,餘韻不絕。

課文開頭一段,是概要交待詞作的緣起、總體藝術特徵和主要的情感內涵。關於詞的寫作時間和緣由,原作已有交待:“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本文就從原作“小序”所提示的內容寫起,具體說明了該詞創作的時間:寫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節;“懷子由”的原因:作者正任密州太守,而他的弟弟子由則在濟南,不見已經七年;情感基調:歡度佳節的愉快和牽掛愛弟的情懷(這也是寫作的緣起);總體藝術特色: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所展示的藝術形象廣闊而深刻;主要情感內涵:反映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種種矛盾,既有出世思想,更有戀世深情。

自第二段起,進入對詞的分析和欣賞。按詞的本來的上下片結構順序,或考證對比,或解釋說明,或點評欣賞,依次道來,如數家珍。

作者首先點出詞的上片的主旨(對月飲酒),然後逐句玩味。作者從起句開始,一邊欣賞一邊考據,既發掘出蘇詞的文化內涵,領略到蘇軾用典之巧妙,同時也體現了欣賞者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和敏銳的文學鑑賞能力,讓我們透過閱讀賞析文章而獲得更多的古典文學的修養。

對下片的賞析仍是遵循前面的路子,先點出該片的大意(對月懷人),然後逐句梳理,侃侃而談,一邊解說,一邊點評,解說得自然圓通,點評得疏而不漏。

這篇賞析之作與前面所學幾篇課文《青與綠》《易水歌》《讀〈醉翁亭記〉》略有不同,前面所學的幾篇課文側重於“欣賞”,較多地帶上濃厚的欣賞者的個人感情色彩,而該篇在欣賞中更多的是切中肯綮的評點。同是引用古代詩文, 在前面幾篇裡多是因為行文需要,其作用也靈活多樣,而在本文只是為了考證,為了說明蘇詞的藝術特色,為了比較並突現蘇軾化典翻新的生花妙筆。相對來說,本文比較注重學理,追求闡述的準確、到位,而前面幾篇文筆更為跳脫,滲透進個人感悟。這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只是文章特色各異,或是文風追求不同,或是為了迎合不同讀者的需要。

關於練習

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古傳誦,本文作者認為這是什麼原因?你是否有不同看法?

設定本題是為了培養學生解讀課文的能力,引導他們在閱讀中生髮自己的見解。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所能傳誦千古,在作者看來原因有三:由於它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使這首詞所展示的形象廣闊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所抒寫的“此事古難全”的離愁別恨能激起各個時代、各種型別的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已越過蘇軾兄弟的界限,“變為一切熱愛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二、關於這首詞的內容,作者概括為“對月飲酒”和“對月懷人”,詞評家夏承燾則認為是“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和“抒發對兄弟的懷念之情”,你更傾向於哪一種概括?為什麼?

本題是承接上題對這首詞的主題作進一步的探討,這道題不求答案的標準性和惟一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課文中,作者指出了蘇軾這首詞許多詩句的出處,請摘抄下來,看看詩人是怎樣巧妙化用並翻出新意的。

設定本題是希望學生品味蘇詞化用前人語言的妙處,既要學會積累美詞麗句,也要學會化用翻新。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一句是化用李白《對月飲酒》中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一句。但李語舒緩,蘇語峭拔;李白微醺憨問,蘇軾破空而來。

2.“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化用唐韋瓘所撰小說《周秦行紀》中的詩句“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經過改組,與前面兩句緊密結合,而“大羅天”化用為“天上宮闕”。

3.“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前句出自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二:“翟乾於江岸玩月。或問:‘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隨我觀之。’已而月現中天,瓊樓金闕滿焉。”後句出自鄭處誨《明皇雜錄》記載的方士葉靜能邀唐玄宗遊月宮,玄宗到了那裡,非常寒冷,禁受不住的傳說。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源自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5.“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化用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用“嬋娟”借代,更具形象美,更富人情味。

四、從下面幾首寫月亮的詩中任選一首,借鑑課文的寫法,寫一段二三百字的賞析文字。

設定本題為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欣賞淺顯易懂的古代詩詞的能力。

參考答案見“有關資料”。

教學建議

一、前面已學過幾篇賞析文章,《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學生亦已學過,可先讓學生嘗試著賞析一下,然後再進行教學。

二、可將練習“一”提前佈置給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討論之後再發幾篇關於這首詞的賞析文章,讓他們比較閱讀。

三、對於這篇課文,可以在老師指導、組織下讓學生自學,開展一些學習活動,如查閱資料、網上搜索、現場解說等。

有關資料

一、關於作者

沈祖棻(1909—1977),女詩人、文學史家。字子苾,浙江海鹽人。1934年於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後入金陵大學國學研究所學習,同時從事文學創作。曾發表短篇小說、詩歌和散文等。所作《辯才禪師》《茂陵的雨夜》《厓山的風浪》《馬嵬驛》《蘇丞相的悲哀》等小說,皆為歷史題材,文字灑脫,描繪細膩,頗引人注目。以詞作著稱,作品風格清麗,感情細膩。1942年後歷任金陵大學、華西大學、江蘇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學院、武漢大學等校教授,致力於古典文學教學和研究,其詞學研究造詣頗深。

筆名:紫曼、絳燕。

主要著作:《微波辭》(新詩集。獨立出版社)《涉江詩稿》(自印)《涉江詞稿》(自印)《古詩今選》(與程千帆合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七絕詩淺釋》(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詞賞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中國現代文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版)

二、關於蘇軾及其代表作(林庚)

蘇軾是宋代一位傑出的作家,他的詩文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帶有那個時代一般的特色。要理解宋代詩文的發展及其成就,蘇軾正是一位理想的代表作家。

宋代詩文是中國封建時代正統文學的尾聲,這時市民文學已經出現,躍躍欲試地將要取正統詩文的地位而代之,這傾向到了元明兩代就全然是市民文學的優勢了。而宋代則還是過渡時期,這時正統詩文為了保持自己岌岌可危的陣地,一方面表現為濃厚的保守傾向,一方面則力求不辱沒過去黃金時代中所曾經獲得的光榮;一種中年人潔身自好的要求,一種近於清秋氣象的心情,便成為詩、文、圖畫甚至於哲學(例如理學)的共同的基調。這時代的特徵,說明封建文化的青春創造時代已不再來;但是還力圖在往日的基礎上別開生面;這在詩文方面,蘇軾就是一個代表人物。

先秦是古代的散文高潮,建安以至唐代的詩歌高潮,到了宋代已經不復成為澎湃的力量;這時要想推陳出新,自成一個局面,於是宋代的作家便把兩者的力量結合起來,想要寫出一種近於詩的文,與近於文的詩,也就是要說理中帶有抒情,而抒情中帶有說理。這傾向開始於中唐柳宗元的山水遊記與韓愈的“以文為詩”,到了宋代就成為普遍的發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屬於前者,蘇軾的《赤壁賦》等屬於後者,二者間的距離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

封建時代的正統文學是以遊宦生活為中心的,蘇軾的一生寫作也不例外;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態度,也正是蘇軾的政治態度;蘇軾在政治上的保守傾向與其侷限性是無可諱言的,然而他想為國家為人民做一番事業,不慕榮利不追逐富貴,這也是無可諱言的。在他的作品中直接干預生活的詩篇,像《吳中田婦嘆》等。這一類近於諷諭詩的寫作,在蘇集中並不在少數。然而限於那個時代,也限於自己的政治認識,最後他終於愛上了陶淵明,自稱“東坡居士”,這個元結、顧況、白居易都曾經走過的道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這樣的基礎上,繼承著屈原宋玉以來美人香草的比喻,布衣寒士的“坎詠懷”,與莊子的富於理趣的散文,於是出現了蘇軾行雲流水般的風格與超塵出俗的造詣,這裡有著那流傳人口的前後《赤壁賦》;其中尤以《前赤壁賦》,詩情與理趣融會無間,成為宋代傑出的佳作。而我們如果能夠理解《前赤壁賦》,也就不難理解《水調歌頭》與《念奴嬌》,所謂: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挾飛仙以邀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這不正是《水調歌頭》的上闋嗎?所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裡一方面是政治態度的高潔,一方面是政治抱負與政治生活的懷念;而《前赤壁賦》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下,也緊接著說: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這又正是“我欲乘風歸去”的另一種寫法了。至於: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這不正是整首“大江東去”的主題嗎?

蘇軾的天才成就,當然也還是植根於他思想感情的深處,這思想感情形成他的性格,也形成他的風格。蘇軾肯定是一個有著可喜的性格與風格的作家。這“可喜”究竟是為什麼呢?如果這裡沒有我們覺得值得肯定的東西,那麼它就不會讓我們覺得可喜。而追究這個原因,我們就會發現蘇軾是一個帶有鮮明浪漫氣質的作家,這浪漫氣質對於封建時代來說,乃是一種要求個性解放的力量,曹植、阮籍、陶淵明、鮑照,以至唐代的許多詩人們,都曾以不同的面貌體現了這個氣質。這裡有反禮教,反庸俗,反等級,反權貴等嚮往自由平等的思想意識與感情,當然這種自由平等也只是中國古代封建時代的事物,然而它卻是那個時代中民主的力量,而這些又都透過詩人們的個性表達出來,這個性因此不只是屬於個人的,而是與時代的脈搏相匯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覺得可喜的緣故。而對於宋代來說,正是封建文化走向保守的開始,這種浪漫氣質就尤其難能可貴,然而因此它也就是更為孤單的。蘇軾的“行雲流水”的風格以至於“大江東去”的豪放氣概,說明了個性的解放,而前人對於蘇軾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評語,又深刻地說明了他在那個時代中的孤單。所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正是他的豪放。所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正是“不食人間煙火”了。這感受事實上貫穿著蘇軾很多的作品,它使我們真正接觸到一種“遺世獨立”的感情;這裡是清高,也是冷清,是滿腔的熱情化為潔身自好的形象,所謂“起舞弄清影”者是也。而這些形象又往往是透過蘇軾所特有的“理趣”而表現出來的。

前面說到宋人詩文中把說理與抒情統一起來的特色,然而真正能達到“理趣”的造詣,也還是蘇軾所特有的(後來豪放派詞人中,也偶有這個特點),所謂“理趣”就是說理或發議論又是透過形象的思維表達出來。好發議論原是宋詩一般的特色,在蘇軾的作品中自然也到處可見,《水調歌頭》的下半闋,就可以說是完全在發議論,然而這因此也就並不是最好的成就。最好的成就應該是發議論而沒有發議論的痕跡,《廿四詩品》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才是“理趣”的造詣,這裡我們應當說《水調歌頭》的上半闋的成就遠遠高過於它的下半闋。蘇軾有一首《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定;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也就是前人譽之為“不食人間煙火”的代表作,而其所以會“不食人間煙火”,就正在於它的耐人尋味的“理趣”。這是一種說理的形象語言,他彷彿認識了生活中什麼更深的道理,一種從一般概念中發人猛省的體會,一種洞徹心脾的觀察力的實感,於是把千言萬語都化為生動的形象;而從這個形象之中,我們感受到詩人有多少的議論要脫口而說出啊。而《水調歌頭》下半闋中的議論,其實就正是這上半闋中思維的脫口而出,然而那究竟只是脫口而出而已,詩人的全部議論是發不完的,千言萬語則仍然是在那上半闋的詩句中。

從《前赤壁賦》說,詩人是把傳統的“賦”散文化了,這也就是詩與文的統一。從《水調歌頭》和《念奴嬌》說,詩人則是把帶有市民文學傾向的詞,詩文化了,這個我們只要一對照柳永的詞就會明白。詞在中唐以來是與市民文學同時發展起來的,它的以愛情為中心的主題是同於市民文學的,它的終於要走向通俗的曲去,更是市民文學發展的道路。到了宋代,柳永就正是大力地把詞向這個方向推動,然而這也就是意味著要脫離正統詩文的軌道。蘇軾很看不起柳永的詞,說它太俗,其中心的緣故就在這裡。而蘇軾自己卻是要把詞的發展拉回到正統詩文的軌道上去,這裡一方面固然能使得詞從生活較小的領域中接觸到正統詩文已經獲得的廣闊天地,而另一方面則究竟是一種文學史上保守的傾向,在這裡有助於蘇軾的則仍舊是他的浪漫氣質。這浪漫氣質使得蘇軾又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正統詩文的侷限,與市民文學有了共同的基調,這在《念奴嬌》一詞中表現得最為明白。

《念奴嬌》的主題是一個歷史憑弔,而這個憑弔是透過對於“千古風流人物”的嚮往而表達的,而這個“風流人物”雖然還是繼承了“魏晉風流”的傳統,卻又增加了新的東西,那就是特別強調“周瑜”這樣“少年英俊”的人物,這就使得到了宋代已是保守的中年人的正統文化中得到了一種青春的活力。像: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這乃是正統詩文中所從來不重視的,而在詞曲中則被廣泛的歌唱著,這裡詩人在古老的歷史憑弔中彈出了新鮮的調子,它的風流豪放,與一個“周郎”這樣的典型性格統一起來,也就是正統的詩文與新興的詞的統一。這裡有著封建時代文學中浪漫氣質的更為豐富的涵義。

浪漫的氣質,豪放的風格,壯闊的波瀾,發人猛省的理趣,這些就構成蘇軾行雲流水般的形象語言,為宋代的詩文平添了無限聲色。

(原載《語文教學》1957年第3期)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6904。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闢,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

幫忙寫一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yxyyuxinyi 2006-12-09

課文開頭一段,是概要交待詞作的緣起、總體藝術特徵和主要的情感內涵。關於詞的寫作時間和緣由,原作已有交待:“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本文就從原作“小序”所提示的內容寫起,具體說明了該詞創作的時間:寫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節;“懷子由”的原因:作者正任密州太守,而他的弟弟子由則在濟南,不見已經七年;情感基調:歡度佳節的愉快和牽掛愛弟的情懷(這也是寫作的緣起);總體藝術特色: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所展示的藝術形象廣闊而深刻;主要情感內涵:反映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種種矛盾,既有出世思想,更有戀世深情。

自第二段起,進入對詞的分析和欣賞。按詞的本來的上下片結構順序,或考證對比,或解釋說明,或點評欣賞,依次道來,如數家珍。

作者首先點出詞的上片的主旨(對月飲酒),然後逐句玩味。作者從起句開始,一邊欣賞一邊考據,既發掘出蘇詞的文化內涵,領略到蘇軾用典之巧妙,同時也體現了欣賞者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和敏銳的文學鑑賞能力,讓我們透過閱讀賞析文章而獲得更多的古典文學的修養。

對下片的賞析仍是遵循前面的路子,先點出該片的大意(對月懷人),然後逐句梳理,侃侃而談,一邊解說,一邊點評,解說得自然圓通,點評得疏而不漏。

這篇賞析之作與前面所學幾篇課文《青與綠》《易水歌》《讀〈醉翁亭記〉》略有不同,前面所學的幾篇課文側重於“欣賞”,較多地帶上濃厚的欣賞者的個人感情色彩,而該篇在欣賞中更多的是切中肯綮的評點。同是引用古代詩文, 在前面幾篇裡多是因為行文需要,其作用也靈活多樣,而在本文只是為了考證,為了說明蘇詞的藝術特色,為了比較並突現蘇軾化典翻新的生花妙筆。相對來說,本文比較注重學理,追求闡述的準確、到位,而前面幾篇文筆更為跳脫,滲透進個人感悟。這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只是文章特色各異,或是文風追求不同,或是為了迎合不同讀者的需要。

關於練習

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古傳誦,本文作者認為這是什麼原因?你是否有不同看法?

設定本題是為了培養學生解讀課文的能力,引導他們在閱讀中生髮自己的見解。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所能傳誦千古,在作者看來原因有三:由於它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使這首詞所展示的形象廣闊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所抒寫的“此事古難全”的離愁別恨能激起各個時代、各種型別的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已越過蘇軾兄弟的界限,“變為一切熱愛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二、關於這首詞的內容,作者概括為“對月飲酒”和“對月懷人”,詞評家夏承燾則認為是“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和“抒發對兄弟的懷念之情”,你更傾向於哪一種概括?為什麼?

本題是承接上題對這首詞的主題作進一步的探討,這道題不求答案的標準性和惟一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課文中,作者指出了蘇軾這首詞許多詩句的出處,請摘抄下來,看看詩人是怎樣巧妙化用並翻出新意的。

設定本題是希望學生品味蘇詞化用前人語言的妙處,既要學會積累美詞麗句,也要學會化用翻新。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一句是化用李白《對月飲酒》中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一句。但李語舒緩,蘇語峭拔;李白微醺憨問,蘇軾破空而來。

2.“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化用唐韋瓘所撰小說《周秦行紀》中的詩句“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經過改組,與前面兩句緊密結合,而“大羅天”化用為“天上宮闕”。

3.“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前句出自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二:“翟乾於江岸玩月。或問:‘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隨我觀之。’已而月現中天,瓊樓金闕滿焉。”後句出自鄭處誨《明皇雜錄》記載的方士葉靜能邀唐玄宗遊月宮,玄宗到了那裡,非常寒冷,禁受不住的傳說。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源自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5.“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化用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用“嬋娟”借代,更具形象美,更富人情味。

四、從下面幾首寫月亮的詩中任選一首,借鑑課文的寫法,寫一段二三百字的賞析文字。

設定本題為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欣賞淺顯易懂的古代詩詞的能力。

參考答案見“有關資料”。

教學建議

一、前面已學過幾篇賞析文章,《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學生亦已學過,可先讓學生嘗試著賞析一下,然後再進行教學。

二、可將練習“一”提前佈置給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討論之後再發幾篇關於這首詞的賞析文章,讓他們比較閱讀。

三、對於這篇課文,可以在老師指導、組織下讓學生自學,開展一些學習活動,如查閱資料、網上搜索、現場解說等。

有關資料

一、關於作者

沈祖棻(1909—1977),女詩人、文學史家。字子苾,浙江海鹽人。1934年於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後入金陵大學國學研究所學習,同時從事文學創作。曾發表短篇小說、詩歌和散文等。所作《辯才禪師》《茂陵的雨夜》《厓山的風浪》《馬嵬驛》《蘇丞相的悲哀》等小說,皆為歷史題材,文字灑脫,描繪細膩,頗引人注目。以詞作著稱,作品風格清麗,感情細膩。1942年後歷任金陵大學、華西大學、江蘇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學院、武漢大學等校教授,致力於古典文學教學和研究,其詞學研究造詣頗深。

筆名:紫曼、絳燕。

主要著作:《微波辭》(新詩集。獨立出版社)《涉江詩稿》(自印)《涉江詞稿》(自印)《古詩今選》(與程千帆合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七絕詩淺釋》(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詞賞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中國現代文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版)

二、關於蘇軾及其代表作(林庚)

蘇軾是宋代一位傑出的作家,他的詩文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帶有那個時代一般的特色。要理解宋代詩文的發展及其成就,蘇軾正是一位理想的代表作家。

宋代詩文是中國封建時代正統文學的尾聲,這時市民文學已經出現,躍躍欲試地將要取正統詩文的地位而代之,這傾向到了元明兩代就全然是市民文學的優勢了。而宋代則還是過渡時期,這時正統詩文為了保持自己岌岌可危的陣地,一方面表現為濃厚的保守傾向,一方面則力求不辱沒過去黃金時代中所曾經獲得的光榮;一種中年人潔身自好的要求,一種近於清秋氣象的心情,便成為詩、文、圖畫甚至於哲學(例如理學)的共同的基調。這時代的特徵,說明封建文化的青春創造時代已不再來;但是還力圖在往日的基礎上別開生面;這在詩文方面,蘇軾就是一個代表人物。

先秦是古代的散文高潮,建安以至唐代的詩歌高潮,到了宋代已經不復成為澎湃的力量;這時要想推陳出新,自成一個局面,於是宋代的作家便把兩者的力量結合起來,想要寫出一種近於詩的文,與近於文的詩,也就是要說理中帶有抒情,而抒情中帶有說理。這傾向開始於中唐柳宗元的山水遊記與韓愈的“以文為詩”,到了宋代就成為普遍的發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屬於前者,蘇軾的《赤壁賦》等屬於後者,二者間的距離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

封建時代的正統文學是以遊宦生活為中心的,蘇軾的一生寫作也不例外;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態度,也正是蘇軾的政治態度;蘇軾在政治上的保守傾向與其侷限性是無可諱言的,然而他想為國家為人民做一番事業,不慕榮利不追逐富貴,這也是無可諱言的。在他的作品中直接干預生活的詩篇,像《吳中田婦嘆》等。這一類近於諷諭詩的寫作,在蘇集中並不在少數。然而限於那個時代,也限於自己的政治認識,最後他終於愛上了陶淵明,自稱“東坡居士”,這個元結、顧況、白居易都曾經走過的道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這樣的基礎上,繼承著屈原宋玉以來美人香草的比喻,布衣寒士的“坎詠懷”,與莊子的富於理趣的散文,於是出現了蘇軾行雲流水般的風格與超塵出俗的造詣,這裡有著那流傳人口的前後《赤壁賦》;其中尤以《前赤壁賦》,詩情與理趣融會無間,成為宋代傑出的佳作。而我們如果能夠理解《前赤壁賦》,也就不難理解《水調歌頭》與《念奴嬌》,所謂: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挾飛仙以邀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這不正是《水調歌頭》的上闋嗎?所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裡一方面是政治態度的高潔,一方面是政治抱負與政治生活的懷念;而《前赤壁賦》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之下,也緊接著說: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這又正是“我欲乘風歸去”的另一種寫法了。至於: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這不正是整首“大江東去”的主題嗎?

蘇軾的天才成就,當然也還是植根於他思想感情的深處,這思想感情形成他的性格,也形成他的風格。蘇軾肯定是一個有著可喜的性格與風格的作家。這“可喜”究竟是為什麼呢?如果這裡沒有我們覺得值得肯定的東西,那麼它就不會讓我們覺得可喜。而追究這個原因,我們就會發現蘇軾是一個帶有鮮明浪漫氣質的作家,這浪漫氣質對於封建時代來說,乃是一種要求個性解放的力量,曹植、阮籍、陶淵明、鮑照,以至唐代的許多詩人們,都曾以不同的面貌體現了這個氣質。這裡有反禮教,反庸俗,反等級,反權貴等嚮往自由平等的思想意識與感情,當然這種自由平等也只是中國古代封建時代的事物,然而它卻是那個時代中民主的力量,而這些又都透過詩人們的個性表達出來,這個性因此不只是屬於個人的,而是與時代的脈搏相匯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覺得可喜的緣故。而對於宋代來說,正是封建文化走向保守的開始,這種浪漫氣質就尤其難能可貴,然而因此它也就是更為孤單的。蘇軾的“行雲流水”的風格以至於“大江東去”的豪放氣概,說明了個性的解放,而前人對於蘇軾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評語,又深刻地說明了他在那個時代中的孤單。所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正是他的豪放。所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正是“不食人間煙火”了。這感受事實上貫穿著蘇軾很多的作品,它使我們真正接觸到一種“遺世獨立”的感情;這裡是清高,也是冷清,是滿腔的熱情化為潔身自好的形象,所謂“起舞弄清影”者是也。而這些形象又往往是透過蘇軾所特有的“理趣”而表現出來的。

前面說到宋人詩文中把說理與抒情統一起來的特色,然而真正能達到“理趣”的造詣,也還是蘇軾所特有的(後來豪放派詞人中,也偶有這個特點),所謂“理趣”就是說理或發議論又是透過形象的思維表達出來。好發議論原是宋詩一般的特色,在蘇軾的作品中自然也到處可見,《水調歌頭》的下半闋,就可以說是完全在發議論,然而這因此也就並不是最好的成就。最好的成就應該是發議論而沒有發議論的痕跡,《廿四詩品》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才是“理趣”的造詣,這裡我們應當說《水調歌頭》的上半闋的成就遠遠高過於它的下半闋。蘇軾有一首《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定;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也就是前人譽之為“不食人間煙火”的代表作,而其所以會“不食人間煙火”,就正在於它的耐人尋味的“理趣”。這是一種說理的形象語言,他彷彿認識了生活中什麼更深的道理,一種從一般概念中發人猛省的體會,一種洞徹心脾的觀察力的實感,於是把千言萬語都化為生動的形象;而從這個形象之中,我們感受到詩人有多少的議論要脫口而說出啊。而《水調歌頭》下半闋中的議論,其實就正是這上半闋中思維的脫口而出,然而那究竟只是脫口而出而已,詩人的全部議論是發不完的,千言萬語則仍然是在那上半闋的詩句中。

從《前赤壁賦》說,詩人是把傳統的“賦”散文化了,這也就是詩與文的統一。從《水調歌頭》和《念奴嬌》說,詩人則是把帶有市民文學傾向的詞,詩文化了,這個我們只要一對照柳永的詞就會明白。詞在中唐以來是與市民文學同時發展起來的,它的以愛情為中心的主題是同於市民文學的,它的終於要走向通俗的曲去,更是市民文學發展的道路。到了宋代,柳永就正是大力地把詞向這個方向推動,然而這也就是意味著要脫離正統詩文的軌道。蘇軾很看不起柳永的詞,說它太俗,其中心的緣故就在這裡。而蘇軾自己卻是要把詞的發展拉回到正統詩文的軌道上去,這裡一方面固然能使得詞從生活較小的領域中接觸到正統詩文已經獲得的廣闊天地,而另一方面則究竟是一種文學史上保守的傾向,在這裡有助於蘇軾的則仍舊是他的浪漫氣質。這浪漫氣質使得蘇軾又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正統詩文的侷限,與市民文學有了共同的基調,這在《念奴嬌》一詞中表現得最為明白。

《念奴嬌》的主題是一個歷史憑弔,而這個憑弔是透過對於“千古風流人物”的嚮往而表達的,而這個“風流人物”雖然還是繼承了“魏晉風流”的傳統,卻又增加了新的東西,那就是特別強調“周瑜”這樣“少年英俊”的人物,這就使得到了宋代已是保守的中年人的正統文化中得到了一種青春的活力。像: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這乃是正統詩文中所從來不重視的,而在詞曲中則被廣泛的歌唱著,這裡詩人在古老的歷史憑弔中彈出了新鮮的調子,它的風流豪放,與一個“周郎”這樣的典型性格統一起來,也就是正統的詩文與新興的詞的統一。這裡有著封建時代文學中浪漫氣質的更為豐富的涵義。

浪漫的氣質,豪放的風格,壯闊的波瀾,發人猛省的理趣,這些就構成蘇軾行雲流水般的形象語言,為宋代的詩文平添了無限聲色。

(原載《語文教學》1957年第3期)

幫忙寫一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賞析網友242e9b8d4 2006-12-09

北宋的詞,大體上分成豪放、婉約兩派。兩派詞風各有特點,豪放詞粗放激越,有如關西大漢、銅錚鐵板。婉約詞秀淡幽豔,好比江南少女、淺唱低酌。東坡本為豪放派的開山鼻祖,同時又深得婉約詞風之精要,因此,寫出的詞,往往既見曠達渾豪於其外,又見纏綿溫婉於其中。《水調歌頭》便是此類詞中佳品中的佳品,通讀之後,不禁令人歎為觀止。

《水調歌頭》確當得上古今中秋長短句之首。開篇首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豪氣直比太白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而超塵之氣,又有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清空靈雋,浮現眼底,便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心。到“我欲乘風歸去…”句,超凡越聖,隱有仙氣撲人,令人心神俱醉。下闕“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句,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句。這一句提綱挈領,總覽全詞,是全詞的點晴之筆,也是全詞的靈魂。它道出了作者難以寄託的種種哀思,人難免有離有合,如同月亮時圓時缺,古往今來萬事萬物都不能圓滿。但願遠方的親人健康長久,此時此刻共享一輪明月照人間。

東坡作此詞的時候,時逢他仕途失意,鬱郁而不得志。他屢遭貶謫,空有滿腔的抱負,卻難以施展。但東坡沒有就此消沉,正如他在詞中所述,“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既然在朝廷不得志,不妨做一個地方官,與世無爭卻也清閒。

東坡詞向來意境優美,文法流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影響力。《水調歌頭》出後,其時詞手,紛紛效仿,從者甚眾。我們從其後許多詞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該詞對後世詞苑創作的影響。此外,詞中字裡行間透出世間哲理,尤其“人有悲歡離合”句,意味雋永,讓人掩卷之後,餘韻不絕。

東坡的文章,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吾之行文,如萬斛泉湧,不擇地而出。及其平地,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山石,則隨物賦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