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為道。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1-21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為道。琉璃朵 2006-04-16

這一句話選自《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經典,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它的價值遠遠超過《大學》。程頤說:“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孫,他是戰國初人,相傳《中庸》為子思所作。但就其內容考察,此書不可能成於《易傳》之前,至少是同時代的作品。而且“孔門心法”的說法也不確切,因為孔子當時還沒有這樣深刻系統的思想。為了彌縫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時將其加以虛化,不提孔子,並將這種“心法”的由來上推至堯舜。朱熹說:“《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人,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翻譯:

孔子說:「中庸之道是離人不遠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遠離人群,那就不可以稱之為道了。」

人的自覺行為與道的關係必須要加以檢討,這裡的關鍵是如何理解“忠恕”與“道”的關係。對《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程頤從字面意義上解釋為子思為了教化的方便,有意將忠恕與道拉開了距離。一些學者亦持類似的看法。然弟子侯仲良後來修正說:“以學者施諸己而不願,然後不施諸人,故謂之‘違道不遠’,非以忠恕為違道不遠也。”(見《胡宏集·論語指南》)意思是說,“忠恕,違道不遠”,並非是指“忠恕”本身“違道不遠”,而是說人如果做到了“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的忠恕之“事”,便是以自己的行為實際證明了“人”的“違道不遠”,而不能將忠恕之事與忠恕之道分割開來。胡宏和朱熹都繼續了侯仲良的這一思路。從而,“忠恕,違道不遠”等語便應讀做:忠恕,是說明人離道不遠的,譬如“施諸己而不願,然後不施諸人”的行為就是道的表現。這說明隨著理學的發展,道不離物的原則進一步得到了強化。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為道。紅色玻璃杯 2006-04-16

人的自覺行為與道的關係必須要加以檢討,這裡的關鍵是如何理解“忠恕”與“道”的關係。對《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程頤從字面意義上解釋為子思為了教化的方便,有意將忠恕與道拉開了距離。一些學者亦持類似的看法。然弟子侯仲良後來修正說:“以學者施諸己而不願,然後不施諸人,故謂之‘違道不遠’,非以忠恕為違道不遠也。”(見《胡宏集·論語指南》)意思是說,“忠恕,違道不遠”,並非是指“忠恕”本身“違道不遠”,而是說人如果做到了“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的忠恕之“事”,便是以自己的行為實際證明了“人”的“違道不遠”,而不能將忠恕之事與忠恕之道分割開來。胡宏和朱熹都繼續了侯仲良的這一思路。從而,“忠恕,違道不遠”等語便應讀做:忠恕,是說明人離道不遠的,譬如“施諸己而不願,然後不施諸人”的行為就是道的表現。這說明隨著理學的發展,道不離物的原則進一步得到了強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