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萬籟俱寂.挑釁.羞惱成怒.眾寡懸殊.同仇敵愾.的意思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1-04

蠶食.萬籟俱寂.挑釁.羞惱成怒.眾寡懸殊.同仇敵愾.的意思969621426 推薦於2016-07-04

蠶食 cán shí  比喻侵吞他國土地如蠶之食葉。

萬籟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解釋】: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出自】: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示例】:這時~,只聽到滴搭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

挑釁  tiǎo xìn 註釋:藉端生事,企圖引起衝突或戰爭。

造句:挑釁——雖然敵我眾寡懸殊,但敵軍時不時的挑釁我軍,使我軍義憤填膺。

羞惱成怒  xiū nǎo chéng nù   因羞愧惱恨而發怒。《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婆子,一則吃了酒,二則被這丫頭揭著弊病,便羞惱成怒了。” 魯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義”》:“倘這醫生羞惱成怒,喝道:‘你嘲笑我的好藥料主義,就開出你的藥方來!’那就更是大可笑的‘現狀’之一。”

眾寡懸殊 [zhòng guǎ xuán shū]

[解釋] 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出自]《隋書·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同仇敵愾 [tóng chóu dí kài]

[解釋]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自] 《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蠶食.萬籟俱寂.挑釁.羞惱成怒.眾寡懸殊.同仇敵愾.的意思帥氣的劍俠客 2008-02-25

蠶食

“蠶食”一詞,一直為史家所沿用,幾乎成了秦滅六國的專用語,原因是它貼切生動地概括了強秦逐漸滅亡六國的歷史情景。

萬籟俱寂

解 釋 籟:古代的一種簫,泛指聲音;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近義詞 萬籟無聲、鴉雀無聲、鴉默雀靜

反義詞 人聲鼎沸、沸沸揚揚

成語故事:唐朝詩人常建中了進士後,仕途一直不得志,40歲才做縣尉。他一生遊覽了許多山川名勝,寫了不少田園詩,代表作有《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賴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挑釁

【釋義】:意挑起爭端:制止戰爭挑釁。

惱羞成怒

釋義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烏額拉布見田小辮子說出這樣的話來,便也惱羞成怒。”

眾寡懸殊

解釋: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同仇敵愾】( tóng chóu dí kài )亦作“ 同仇敵慨 ”。

解釋

同仇:共同對敵。敵愾:抵抗所怨恨的人。意謂共同懷著無比的仇恨和憤怒,戮力同心抵抗敵人。

典故

故事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表現了士兵們 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 分為三節,可以反覆詠唱。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誰說沒有衣服?我 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 敵。” “同仇”這個詞就來源於上面的歌謠。 公元前623年,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席間,文 王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tong弓》,寧俞一聽就知道。這是周天子 對諸侯恩賜、褒獎時的宴樂。為此,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 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飲完畢後,命人私下詢 問他是什麼原因。寧俞回答說:“當年諸侯以周天子對敵人的憤恨為 同恨,所以為天子獻上戰功。天子為了酬謝諸侯,在酒宴中賜彤弓, 賦《湛露》,這是應該的。但如今我們衛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大王學 天子賜諸侯的禮節,也命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這種情況下,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敵愾(kai)”這個詞就來源寧俞說的話。

蠶食.萬籟俱寂.挑釁.羞惱成怒.眾寡懸殊.同仇敵愾.的意思chris8706 2008-02-23

1。比喻侵吞他國土地如蠶之食葉

2。 籟:古代的一種簫。泛指聲音。萬籟:指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形容周圍環境十分寧靜

3。故意挑起事端、企圖引起衝突的行動或過程

4。] 因惱恨和羞慚而發脾氣

5。雙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6。 全體一致地抱著對敵人的仇恨和憤怒

蠶食.萬籟俱寂.挑釁.羞惱成怒.眾寡懸殊.同仇敵愾.的意思A無敵小強A 2008-03-02

藉端生事,企圖引起衝突。向別人挑興,有挑戰的意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