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婚戀詩之《邶風•靜女》賞析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2-24

《詩經》婚戀詩之《邶風•靜女》賞析愛創文化 2022-06-07

邶風•靜女

佚名 〔先秦〕

靜女其姝(shū),俟我於城隅(yú)。愛而不見,搔首踟(chí)躕(chú)。

靜女其孌(luán),貽我彤管。彤管有煒(wěi),說(yuè)懌(yì)女美。

自牧歸(kuì)荑(tí),洵(xún)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譯文】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

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豔,送我一枝紅彤管。

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豔。

郊野採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珍異。

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賞析】

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透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讚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夥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詩的一至四句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閒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夥子約好在城牆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於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徵性,很好地刻劃了人物的內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詩的五到八句,從辭意的遞進來看,應當是那位痴情的小夥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時的回憶,也就是說,“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之事是倒敘的。在章與章的聯絡上,第二章首句“靜女其孌”與第一章首句“靜女其姝”僅一字不同,次句頭兩字“貽我”與“俟我”結構也相似,因此兩章多少有一種重章疊句的趨向,有一定的勻稱感。

詩的最後四句結尾“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兩句對戀人贈物的“愛屋及烏”式的反應,可視為一種內心獨白,既是第二章詩義的遞進,也與第一章以“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的典型動作刻劃人物的戀愛心理可以首尾呼應,別具真率純樸之美。

全詩以男子的口吻寫幽期密約的樂趣,語言淺顯,形象生動,氣氛歡快,情趣盎然。

“愛而不見”,暗寫少女活潑嬌憨之態,“搔首踟躕”,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狀,描摹入神;“悅懌女美”,一語雙關,富於感情色彩;“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情意纏綿,刻畫心理細膩入微,道出人與物的關係,是從人與人的關係投射出來的真理。

總的說,此詩以人人所能之言,道人人難表之情,自然生動,一片天籟。李夢陽引王叔武語曰:“真詩乃在民間。”以此詩詮之,誠非虛論。

(參考資料:國風·靜女 · 古詩文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