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家書譯文文言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3-01-12

曾國家書譯文文言文?芝士回答來自: 芝士回答 2021-08-11

曾國藩家書原文:諸位賢弟足下:    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長沙所發信,內途中日記六頁,外藥子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後,餘無日不憂慮,誠恐道路變故多端,難以臆揣。及讀來書,果不出吾所料,千辛萬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鄭伴之下不足恃,餘早已知之矣。鬱滋堂如此之好,餘實不勝感激!    在長沙時,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    觀四弟來信甚詳,其發憤自勵之志,溢於行間;然必欲找館出外,此何意也?不過謂家塾離家太近,容易耽擱,不如出外較淨耳。然出外從師,則無甚耽擱,若出外教書,其耽擱更甚於家塾矣。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數奇②,餘亦深以為然;然屈於小試,輒發牢騷,吾竊笑其志之小而所憂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是故頑民梗化則憂之,蠻夷猾夏則憂之,小人在位、賢人否閉則憂之,匹夫匹婦不被己澤憂之。所謂悲天命而憫人窮,此君子之所憂也。若夫一體之屈伸一家之飢飽世俗之榮斥得失貴賤譭譽君子固不暇憂及此也六弟屈於小試,自稱數奇,餘窮笑其所憂之不大也。    餘自十月初一日起,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於冊,以便觸目克治,亦寫楷書。馮樹堂與餘同日記起,亦有日課冊。樹堂極為虛心,愛我如兄弟,敬我如師,將來必有所成。餘向來有無恆之弊,自此寫日課本子起,可保終身有恆矣。蓋明師益友,重重夾持,能進不能退也。本欲抄餘日課冊付諸弟閱,因今日鏡海先生來,要將本子帶回去,故不及抄。十一月有折差,準抄幾頁付回也。兄國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摘自《曾國藩家書•致諸弟》,有刪改)[注]①負薪:背柴,相傳漢代朱買臣揹著柴草時還刻苦讀書。②數奇:這裡指命運不好,遇事不利。譯文:親愛的各位弟弟,你們好!    十月二十一日,接到九弟在長沙所發的信,裡面有路上日記六頁,外藥子一包。二十二日接到九月初二家信,欣悉一切聊以自慰。    自從九弟離京城後,我沒有一天不憂慮,深怕道路變故多端,難以預料。等讀了來信,果然不出我所料,千辛萬苦,才能夠到家,幸運!真是幸運!與鄭同行不足以依靠,我早知道了。鬱滋堂這樣友善,我實在感激不盡。在長沙時,沒有提到彭山屺,為什麼?    四弟來信寫得很詳細,他發奮自我勉勵的志向,流露在字裡行間;但一定要出外找學堂,這是什麼意思?不過說家塾學堂離家裡太近,容易耽擱,不如外出安靜。然而出外從師,自然沒有耽擱,如果是出外教書,那耽擱起來,比在家塾裡還厲害。    而如真能發奮自立,那麼家塾可以讀書,就是曠野地方,熱鬧場所,也可以讀書,背柴放牧,都可以讀書。如不能發奮自立,那麼家塾不宜讀書,就是清淨的地方,神仙的環境,都不宜讀書。何必要選擇地方?何必要選擇時間?只要問自己,自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六弟埋怨自己的命運不佳,我也深以為然;但只是小試失利,就發牢騷,我暗笑他志向和心中憂慮太小。君子立志,需有為民眾請命的器量,有內修聖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稱霸天下的雄功,然後才不負父母生育自己,不愧為天地間的一個完整的人。所以他所憂慮的,是因自己不如舜皇帝,不如周公而憂慮,以德行沒有修整、學問沒有大成而憂慮。所以,頑固的刁民難以感化,則憂;野蠻的夷、狡猾的夏不能征服,則憂;小人在位,賢人遠遁,則憂;匹夫匹婦沒有得到自己的恩澤,則憂。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悲天命而憐憫百姓窮苦,這是君子的憂慮。如果是一個人的委屈和伸張,一家人的飢和飽,世俗所說的榮與辱,得與失,貴與賤,毀與譽,君子還沒有工夫為這些去憂慮呢。六弟委屈於一次小試,自稱命運不佳,我暗笑他所憂的東西太小了。    我從十月初一日起,每天一個念頭一件事情,都寫在冊子上,以便隨時看見了加以克服,也寫正楷。馮樹堂和我同日記起,也有日課冊子。樹堂非常虛心,愛護我如同兄弟,敬重我如同老師,將來一定有所成就。我向來有無恆心的毛病,從寫日課本子開始,可以保證一生有恆心了。良師益友,一重又一重挾持我,只能進不能退。本想抄我的日課冊給弟弟們看,今天鏡海先生來,要將本子帶回,所以來不及抄。十一月有通訊兵,打算抄幾頁寄回。兄國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