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的原文和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2-14

資治通鑑·唐紀的原文和翻譯張月娟女 2020-12-12

原文:

神功元年冬,閏十月,以幽州都督狄仁傑為鸞臺侍郎。仁杰上疏以為:“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東拒滄海,西阻流沙,北橫大漠,南阻五嶺,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紀,聲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國家盡兼之矣。竊謂宜立阿史那斛瑟羅為可汗,委之四鎮,繼高氏絕國,使守安東。省軍費於遠方並甲兵於塞上使夷狄無侵侮之患則可矣何必窮其窟穴與螻蟻校長短哉”事雖不行,識者是之。

久視二年夏,四月,戊申,(武則天)太后幸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車駕觀葬舍利,太后許之。狄仁傑跪於馬前曰:“佛者戎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詭譎,直欲邀致萬乘,以惑遠近之人耳。山路險狹,不容侍衛,非萬乘所宜臨也。”太后中道而還,曰:“以成吾直臣之氣。”

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爭,太后每屈意從之。仁杰屢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許。入見,常止其拜,曰:“每見公拜,朕亦身痛。”乃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太后嘗問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誰可者?”仁杰曰:“未審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為將相。”仁杰對曰:“文學縕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選矣;必欲取卓犖奇才,則有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為洛州司馬。數日,又問仁杰,對曰:“前薦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遷矣。”對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乃遷秋官侍郎;久之,卒用為相。仁杰又嘗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仁杰曰:“薦賢為國,非為私也。”初,仁杰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為之立生祠。後其子景暉為魏州司功參軍,貪暴為人患,人遂毀其像焉。

(節選自《資治通鑑•唐紀》,有刪改)

譯文:

神功元年冬季,閏十月,甲寅(二十一日),朝廷任命幽州都督狄仁傑為鸞臺侍郎。狄仁傑上疏認為:“天生四夷,都在先王疆界之外,所以東邊抵達滄海,西邊阻隔流沙,北邊橫著大沙漠,南邊阻隔著五嶺,這是上天用以限制夷狄而隔開中原和外夷的險阻。從典籍記載看,聲威教化所至,三代不能到的地方,國家都已經全部兼併了。我以為應該立阿史那斛瑟羅為可汗,委託給他四鎮,恢復已滅亡的高麗國,讓它的國王高氏鎮守安東。我們可以節省戍守遠方的軍費,集中兵力於邊塞上,讓夷狄沒有越境侵侮的禍患就可以了,何必窮追他們藏身的巢穴,與螻蟻之輩較量長短呢!”這事雖然沒有實行,但有識之士都認為他的意見正確。

久視二年夏,四月,戊申(二十九日),太后前往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請太后參觀埋葬佛舍利,太后答應了。出發時狄仁傑跪在太后的馬頭前說:“佛是戎狄的神,不值得讓天下的君主屈尊駕臨。那胡僧詭計多端,是想要邀請到萬乘之尊,藉以迷惑遠近百姓。同時沿途山路艱險狹窄,容納不下侍衛的人,也不是萬乘之尊所應當駕臨的地方。”太后中途返回,說:“這是為了成全我們的正直之臣的正氣。”

太后信任倚重狄仁傑,(在這方面)大臣們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太后)常叫他國老而不稱呼名字。仁杰喜歡當面揭發姦伏,在朝廷上爭辯是非,太后常改變主意依從他的主張。仁杰因為年老有病多次請求退休,(可)太后並不准許。仁杰入宮謁見太后,太后常常勸止他行跪拜禮,說:“每次見到狄公跪拜,我也覺得身骨子疼痛。”太后就免除了他夜間值班的差事,並且告誡他的同僚說:“如果不是軍國大事,就不要再來煩勞狄公。”太后曾經詢問仁杰:“我想找一個德才兼優計程車人任用,誰可以提拔?”仁杰問道:“(我)不明白陛下要讓他擔任什麼職事?”太后說:“要用他作將相。”仁杰答道:“如果您要的是文采風流又含蓄寬容的人才,那麼蘇味道、李嶠本來就是合適的人選。如果您一定要選拔卓越出眾的奇才,那麼就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那人雖然年紀大,卻是宰相之才。”太后就提拔柬之當洛州司馬。過了幾天,太后又對仁杰問起選才的事,仁杰回答說:“先前我舉薦張柬之,您還沒有起用他。”太后說:“他已經升調了。”仁杰回答說:“我舉薦的人是可以當宰相的,不是用來作一個司馬的。”太后於是就提拔柬之任秋官侍郎;過了很久,終於任用他當宰相。仁杰又曾經舉薦夏官侍郎姚元崇等幾十人,(後來)這些人都成為名臣。有人對仁杰說道:“天下賢才,都出在您的門下了。”仁杰說:“我舉薦賢才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自己。”早年,仁杰擔任魏州刺史,因為他施政仁愛寬厚,當地百姓就為他建了生祠。後來他的兒子景暉擔任魏州司功參軍,貪婪殘暴,成了百姓的禍害,於是老百姓就毀壞了他(仁杰)的塑像。

資治通鑑·唐紀的原文和翻譯網友647ff80 2020-12-11

甲寅,以休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休為人峭直,不幹榮利;及為相,甚允時望。始,嵩以休恬和,謂其易制,故引之。及與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漸惡之。宋璟嘆曰:“不意韓休乃能如是!”上或宮中宴樂及後苑遊獵,小有過差,輒謂左右曰:“韓休知否?”言終,諫疏已至。上嘗臨鏡默然不樂,左右曰:“韓休為相,陛下殊瘦於舊,何不逐之!”上嘆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蕭嵩奏事常順指,既退,吾寢不安。韓休常力爭,既退,吾寢乃安。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譯文

甲寅年時,唐玄宗任用韓休當做皇帝近侍、同平章事。韓休為人嚴峻剛直,不求取名譽權勢。等到擔任宰相後,所做所為很得當時民心。起初,蕭嵩認為韓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薦給唐玄宗。共事的時候,韓休持守正道不阿諛奉承,蕭嵩就逐漸厭惡起他來。唐玄宗有時在宮中宴飲歡樂或在苑中打獵遊玩,偶爾玩得過度,就對左右的人說:“韓休知道不知道?”話剛說完,勸諫的文書就遞上來了。唐玄宗常常對著鏡子默不作聲,左右的人說:“韓休擔任宰相以後,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為什麼不罷免他?”唐玄宗嘆息說:“我的容貌雖然清瘦,天下一定豐饒了許多。蕭嵩稟報事情常常順從旨意,他退下以後,我無法安睡。韓休經常據理力爭,辭別以後,我睡得很安穩。我任用韓休是為了國家,不是為我自己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