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帶解釋的三個成語和成語的典故  還有一句名言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09-28

要帶解釋的三個成語和成語的典故  還有一句名言ov5qg7012013-10-21

書空咄咄】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 安,終日恆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後因以“書空咄咄”為嘆息、憤慨、驚詫的的典實。

【書香人家】 同“書香門第”。

【書香世家】 同“書香門第”。

【書香門戶】 見“書香門第”。

【書香門第】 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書缺有間】 《史記·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 說。”張守節正義:“言《古文尚書》缺失其間多矣,而無說黃帝之語。”後因以“書缺有間”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書通二酉】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 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後因以此為喻。

【書畫卯酉】 猶言上下班。卯時簽到,酉時簽退。

【書囊無底】 謂古今書籍不可勝數。

【晨昏定省】 同“昏定晨省”。舊時指朝夕服侍慰問雙親。

【晨秦暮楚】 猶言朝秦暮楚。比喻反覆無常。

【晨參暮省】 按禮節朝暮參拜問安。

【晨參暮禮】 早晚參拜。

【晨提夕命】 猶言朝夕教誨。

【晨兢夕厲】 謂終日勤勉謹慎。

【晨鐘暮鼓】 ①語本唐李鹹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 掛情”。佛寺中晨撞鐘暮擊鼓以報時,後因以“晨鐘暮鼓”謂時日推移。②比喻令人警悟的話。

【晚節不終】 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節操。

【荊釵布裙】 荊枝為釵,粗布為裙。婦女簡陋寒素的服飾。

【荊棘銅駝】 漢鑄銅駝兩座,原置洛陽宮門外。晉索靖有遠量,知天下將亂, 指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見《晉書》本傳。後因以“荊棘銅駝”喻世亂荒涼。

【荊棘滿途】 荊棘遍地。喻世道艱難。

【克己奉公】 同“克己奉公”。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

【削木為吏】 猶言刻木為吏。

【削足適履】 比喻不恰當地遷就現成條件,或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勉強湊合。

【削草除根】 猶斬草除根。謂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削株掘根】 猶斬草除根。喻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削趾適屨】 見“削足適履”。

【削髮披緇】 剃去頭髮,身著黑衣。表示出家。

【削鐵如泥】 形容刀劍鋒利。

【削鐵無聲】 形容刀劍鋒利。

【剗草除根】 猶斬草除根。語本《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 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剗惡鋤奸】 剷除兇惡奸邪之人。

【剗舊謀新】 猶除舊圖新。

【剔透玲瓏】 ①形容靈巧可愛。②比喻人的聰明伶俐。

【剔蠍撩蜂】 喻惹事生非。

【剛正不阿】 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

【剛戾自用】 見“剛愎自用”。

【剛愎自用】 倔強固執,自以為是。本作“剛戾自用”,後多作“剛愎自用”。

【剛毅木訥】 堅毅質樸而不善辭令。

【剖心坼肝】 見“剖心析肝”。

【剖心析肝】 亦作“剖心坼肝”。形容掬誠相示。

【剖心析膽】 猶剖心析肝。形容掬誠相示。

【剖心泣血】 見“剖肝泣血”。

【剖玄析微】 剖辨玄奧,分析細微。

【剖肝泣血】 亦作“剖心泣血”。形容心意至誠,復極悲苦。

【剖肝瀝膽】 猶剖心析肝。形容掬誠相示。

【剖析肝膽】 猶剖心析肝。形容掬誠相示。

【剖幽析微】 猶剖玄析微。

【剖蚌求珠】 亦作“剖蚌得珠”。破開蚌殼而取其珠。喻求獲良才或珍品。

【剖蚌得珠】 見“剖蚌求珠”。

【剖毫析芒】 謂分析判別得至細至精。

【剖腹藏珠】 破開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過甚。語本《資治通鑑· 唐太宗貞觀元年》:“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

【剜肉生瘡】 猶剜肉成瘡。

【剜肉成瘡】 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 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剜肉做瘡】 猶剜肉成瘡。

【剜肉補瘡】 亦作“剜肉醫瘡”。語本唐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 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後因以“剜肉補瘡”或“剜肉醫瘡”比喻用有害的手段救眼前之急,不暇顧及後果。

【剜肉醫瘡】 見“剜肉補瘡”。

【剝極必復】 見“剝極將復”。

【剝極則復】 見“剝極將復”。

【剝極將復】 亦作“剝極則復”。亦作“剝極必復”。剝卦陰盛陽衰,復卦 陰極而陽復。後以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剝膚及髓】 喻盤剝深重。

【剝繭抽絲】 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剪草除根】 猶斬草除根。比喻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剪髮披緇】 亦作“剪髮被褐”。削髮,身著僧尼服裝。謂出家為僧尼。

【剪髮被褐】 見“剪髮披緇”。

【剩水殘山】 語本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 殘山碣石開。”剩水,指人工池塘;殘山,指假山。後多以“剩水殘山”指山河殘破的景象。

【賸水殘山】 謂零散的山水;殘破的河山。常指經外來勢力蹂躪的土地、景 物。

【剩馥殘膏】 女子妝後所剩的脂粉。指閨中之作。

【創鉅痛仍】 亦作“創鉅痛仍”。謂創傷深重而悲痛長久。

【創鉅痛仍】 見“創鉅痛仍”。

【創鉅痛深】 語本《禮記·三年問》:“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 《荀子·禮論》鉅作“巨”,愈作“愈”。後以“創鉅痛深”謂創傷重,痛苦深。

【創鉅痛仍】 見“創鉅痛仍”。

【創劇痛深】 謂創傷大、痛苦深。

【創業垂統】 開創基業,傳之子孫。

【創意造言】 猶立意遣詞。

【割肉補瘡】 比喻不計後果以救燃眉之急。

【割肚牽腸】 猶牽腸掛肚。形容思念之切。

【割雞焉用牛刀】 謂處理小事何用禮樂。後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 量。雞,也寫作“雞”。

【剸繁決劇】 亦作“剸繁治劇”。謂裁處繁劇的政務。

【剸繁治劇】 見“剸繁決劇”。

【尊刂足適履】 猶削足適履。

【劃一不二】 ①一律;一致。謂不二價。②謂言行一致。③引申為刻板。

【劃地為牢】 相傳上古時,於地上畫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懲罰。後以 “劃地為牢”指限制在一定範圍內。

【劈荊斬棘】 ①砍伐荊棘。②喻掃除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

【劈風斬浪】 衝破風浪。

【劌心怵目】 見“劌目怵心”。

【劌心刳肺】 形容費盡心思,刻意為之。

【劌心刳腹】 見“劌心刳肺”。

【劌心鉥腎】 同“劌鉥心腑”。

【劌目怵心】 猶觸目驚心。

【劌目鉥心】 猶言嘔心瀝血。

【劌鉥心腑】 形容窮思苦索,刻意為之。

【劌鉥肝腎】 見“劌鉥心腑”。

【劍及履及】 見“劍及屨及”。

【劍及屨及】 亦作“劍及履及”。《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 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言楚王急欲出兵為申舟報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窒皇,捧劍的人追到寢門之外,駕車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後以“劍及屨及”、“劍及履及”形容行動堅決迅速。

【劍拔弩張】 ①語本《漢書·王莽傳下》:“省中相驚傳,勒兵至郎署,皆 拔刃張弩。”喻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②喻書畫筆法崛奇雄健。③謂詩詞中表現的豪情壯志過於顯露。

【劍首一吷】 見“劍頭一吷”。

【劍氣簫心】 猶劍膽琴心。

【劍戟森森】 比喻人的內心險刻可畏。

【劍態簫心】 見“劍氣簫心”。

【劍頭一吷】 《莊子·則陽》:“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 夬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成玄英疏:“吹劍環,聲則微小……吹劍首聲,曾無足可聞也。”後遂以“劍頭一吷”喻微小,無足輕重。

【劍膽琴心】 元吳萊《歲晚恍然有懷》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後以“劍膽琴心”比喻剛柔相濟,任俠儒雅。

【劉郎前度】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載:東漢劉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歸 來已是晉代。後劉等重訪天台山,舊蹤渺然。詩文中因稱去而復來的人為“前度劉郎”。亦作“劉郎前度”。

【劉毅答詔】 《晉書·劉毅傳》:“帝嘗南郊,禮畢,喟然問毅曰:‘卿以 朕方漢何帝也?’對曰:‘可方桓靈。’帝曰:‘吾雖不及古人,猶克己為政。又平吳會,混一天下。方之桓靈,其已甚乎!’對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後以“劉毅答詔”謂敢於諫諍。

【釁稔惡盈】 猶言罪大惡極。

【劚山覓玉】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諦。

【劚玉如泥】 形容刀刃極其鋒利。

【力小任重】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力不從心】 想做某事而力量達不到。

【力不勝任】 能力小,擔負不了。語本《易·繫辭下》:“子曰:‘德薄而 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

【力爭上游】 ①比喻努力爭取有利形勢。②比喻力爭先進。

【力均勢敵】 雙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力挽狂瀾】 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面。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 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

【力透紙背】 ①形容寫字、畫畫筆力遒勁。語本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 法記》:“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巧之極矣。”②形容詩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力倍功半】 猶事倍功半。形容費力大,收效小。

【力排眾議】 竭力反駁、排除各種意見,使自己的主張佔上風。

【力鈞勢敵】 同“力均勢敵”。

【力竭聲嘶】 力氣用盡,嗓子喊啞。

【力盡筋疲】 氣力用盡,十分疲乏。

【力敵勢均】 同“力均勢敵”。

【功成不居】 《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原意為任 其自然存在,不佔為己有。後用來表示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亦作“功成弗居”。

【功成弗居】 見“功成不居”。

【功成名就】 見“功成名遂”。

【功成名遂】 原指成就了功業,才有名聲。後指功績和名聲都已取得。

【功成身退】 語本《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本作“功 遂身退”。後以“功成身退”謂大功告成之後,自身隱退,不再作官。

【功成骨枯】 語本唐曹松《己亥歲》詩之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 萬骨枯。”後以“功成骨枯”喻為了一己私利,讓其他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

【功名利祿】 名利地位。

【功名富貴】 指升官發財。

【功敗垂成】 事情接近成功的時候卻遭到了失敗。含有惋惜之意。

【功遂身退】 謂功成名就之後就退隱不再做官。

【功蓋天下】 功勞天下第一。

【功德無量】 原為佛教語。後亦用以稱頌人的功勞、恩德或做大有益於別人 的事情。

【功德圓滿】 ①原為佛教語。指法令、善事等完滿結束。②泛指祭祀、打醮 等事圓滿完成。③指某件事情已經結束或完成。

【功虧一簣】 《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言堆九仞高的山, 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後一點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意。

【加人一等】 《禮記·檀弓上》:“孟獻子禫,縣而不樂,比御而不入, 夫子曰:‘獻子加於人一等矣。’”後以“加人一等”指超過常人。

【加枝添葉】 在敘事或轉述時,於主要事件外,添上原來沒有的內容。

【加油加醋】 為了誇張或渲染的需要,在敘事或轉述時,增添原來沒有的內 容。

【加油添醋】 同“加油加醋”。

【加油添醬】 見“加油添醋”。

【加官進祿】 晉升官位,增加俸祿。

【加官進爵】 晉升官階爵位。

【加減乘除】 本指算術中四種基本運演算法則,借喻萬事萬物的消長變化。

【加膝墜泉】 見“加膝墜淵”。

【加膝墜淵】 比喻用人愛憎無常。墜,古作“隊”。語出《禮記·檀弓下》: “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隊諸淵。”

【劫後餘生】 謂大災大難後留存下的人或物。

【劫富濟貧】 奪取富人財產救濟貧苦者。在封建社會里是農民起義的一種鬥 爭形式或口號。

【助人下石】 幫助別人去作害人的事。

【助人為樂】 以幫助他人為快樂。

【助天為虐】 謂天災之外,又加上人禍,使災害更加嚴重。

【助紂為虐】 猶助桀為虐。紂,殷末暴君。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助桀為虐】 比喻幫助壞人做壞事。桀,夏末暴君。

【助桀為惡】 同“助桀為虐”。

【助桀為暴】 同“助桀為虐”。

【劬勞之恩】 謂父母辛勞養育子女之恩。

【勉為其難】 勉強做力所不及的事。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前進。

【勇冠三軍】 勇敢為全軍之首。形容勇猛過人。

【勇猛精進】 ①本為佛教語,指奮勉修行。②指刻苦修習,猛進不已。

【動人心絃】 形容使人十分激動。

【動人心魄】 形容使人感動或震驚。

【動心忍性】 《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趙岐 注:“所以驚動其心,堅忍其性,使不違仁。”後多指不顧外界阻力,堅持下去。

【動地驚天】 驚天動地。形容令人十分震動。

【動輒得咎】 謂做事往往獲罪或受到責怪。咎,罪過,過失。

【動魄驚心】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勞心焦思】 苦思苦想。

【勞民動眾】 動用眾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勞民費財】 亦作“勞民傷財”。

【勞民傷財】 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勞而無功】 謂徒勞而沒有功效。

【勞形苦心】 身體疲乏,精神耗損。

【勞身焦思】 形容身體和精神都很辛勞。

【勞苦功高】 謂勤勞辛苦,立下大功。

【勞師動眾】 原指大規模興兵打仗,後亦指動用很多人力去做某件事,多含 有小題大作的意思。

【勞師糜餉】 謂徒勞兵力,空費軍餉。

【勞筋苦骨】 謂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勞燕分飛】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八·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 黃姑織女時相見。”後以“勞燕分飛”比喻別離。勞,伯勞,鳥名。

【勢不可遏】 猶勢不可當。

【勢不可當】 來勢迅猛,不可抵擋。語本《晉書·郗鑑傳》:“群逆縱逸, 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勢不兩立】 謂敵對的事物不能同時並存。

【勢不兩存】 見“勢不兩立”。

【勢合形離】 謂總體結構完整而其各部分形體又自相獨立。

【勢如破竹】 《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 迎刃而解。”後因以“勢如破竹”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勢如劈竹】 見“勢如破竹”。

【勢均力敵】 謂雙方力量相當,不相上下。

【勢鈞力敵】 見“勢均力敵”。

【勢窮力屈】 形勢窘迫,力量衰竭。

【勢窮力竭】 同“勢窮力屈”。

【勢窮力蹙】 同“勢窮力屈”。

【勤能補拙】 謂勤奮能夠彌補笨拙。語本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 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

【戮力同心】 齊心合力。

【勵兵秣馬】 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 厲兵、秣馬。”謂磨好刀槍,餵飽戰馬,準備戰鬥。

【勵精求治】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勵精圖治】 同“勵精求治”。

【勸百諷一】 《漢書·司馬相如傳贊》:“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風一, 猶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戲乎!”顏師古注:“奢靡之辭多,而節儉之言少也。”言相如之賦雖意在諷諫,但終因奢靡之辭多而掩其意。後以“勸百諷一”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勸善戒惡】 見“勸善懲惡”。

【勸善黜惡】 見“勸善懲惡”。

【勸善懲惡】 《左傳·成公十四年》:“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後以“勸善懲惡”指獎勉勸勵有善行的人,懲戒有惡行的人。

【去天尺五】 ①謂與宮廷相近。②極言地勢之高。

【去太去甚】 見“去泰去甚”。

【去末歸本】 舊指捨棄工商業,回到農業生產上去。

【去本就末】 謂棄農經商。

【去本趨末】 見“去本就末”。

【去邪歸正】 去掉邪惡,歸於正道。

【去危就安】 離開危險,達到平安。

【去故納新】 猶言去舊迎新。

【去泰去甚】 去其過甚。謂事宜適中。語本《老子》:“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去粗取精】 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華。

【去暗投明】 脫離黑暗勢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去偽存真】 排除虛假的、保留真實的。

【丟人現眼】 丟臉;出醜。

【丟三忘四】 見“丟三落四”。

【丟三拉四】 見“丟三落四”。

【丟三落四】 形容馬虎或記憶力不好而顧此失彼。

【丟卒保車】 原為棋術用語。後多用以比喻丟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丟盔拋甲】 見“丟盔卸甲”。

【丟盔卸甲】 形容打了大敗仗時的狼狽相。亦比喻事情的失敗。

【丟盔棄甲】 見“丟盔卸甲”。

【丟魂失魄】 ①形容非常驚慌。②謂沒頭腦,無主見。

【丟魂丟魄】 見“丟魂失魄”。

【丟魂喪膽】 形容非常驚慌。

【參回鬥轉】 謂夜深。參,參星;鬥,北斗星。

【參辰日月】 見“參辰卯酉”。

【參辰卯酉】 ①參、辰,二星名。參星酉時出於西方,辰星卯時出於東方。 參與辰,卯與酉相對立,因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②猶是非曲直。

【參差不齊】 不一致;不整齊。

【參差錯落】 交錯不齊。

【參前倚衡】 ①《論語·衛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 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意謂言行要講究忠信篤敬,站著就彷彿看見“忠信篤敬”四字展現於眼前,乘車就好象看見這幾個字在車轅的橫木上。②泛指一舉一動,一切場合。

【參天兩地】 ①為《易》卦立數之義。②引申為人之德可與天地相比。

【參天貳地】 見“參天兩地”。

【參伍錯綜】 互動錯雜。語本《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又生一秦】 謂又造成一個強敵。

【又作別論】 見“又當別論”。

【又紅又專】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又弱一個】 又喪亡一個。舊多用為悼人去世之語。

【又當別論】 應當另外作出評價。

【反戈一擊】 掉轉武器,向原屬營壘回擊。

【反正撥亂】 治理亂世,使之恢復安定、正常。語出《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

【反正還淳】 見“反樸還淳”。

【反老還童】 ①由衰老恢復青春。道家傳說卻老術的一種。②今以形容老年 健壯。參見“返老還童”。

【反樸還淳】 復歸於樸實、淳正。

【反攻倒算】 指被打倒的階級敵人或反動勢力糾集起來向革命人民進行反撲 報復。

【反求諸己】 猶反躬自問。謂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反身自問】 見“反躬自問”。

【反風滅火】 漢劉昆為江陵令,縣多火災,昆向火叩頭,多能降雨止風;後 為弘農太守。先是崤黽驛道多虎穴,行旅不通。昆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負子渡河,光武帝聞而異之,以為德政。《後漢書·儒林傳上·劉昆》:“詔問昆曰:‘前在江陵,反風滅火,後守弘農,虎北渡河,行何德政而致是事?’昆對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質訥。帝嘆曰:‘此乃長者之言也。’”後以“反風滅火”比喻施行德政。

【反客為主】 ①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②喻變被動為主動。③比喻變次要的 為主要的。

【反唇相稽】 受到指責而反過來與對方計較。

【反唇相譏】 見“反{辰月}相譏”。

【反唇相譏】 受到指責不服氣而反過來對對方加以譏諷。

【反躬自責】 回過頭來責備自己。

【反躬自問】 反問自己。

【反覆無常】 見“反覆無常”。

【反裘負芻】 ①反穿皮衣,揹著柴。②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為正,反裘指毛 朝裡。亦以喻愚昧或不知輕重本末。

【反裘負薪】 見“反裘負芻”。

【反裘傷皮】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則毛在裡,皮必受損。比喻愚昧不知 本末。

【反經合道】 見“反經合義”。

【反經合義】 雖違背常道,但仍合於義理。

【反覆無常】 變化不定。

【反驕破滿】 反對驕傲,破除自滿。

【反水不收】 謂水已潑出,不能收回。用指事成定局,無可改變。

【反面無情】 形容翻臉不認人,不講情誼。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語本宋蘇軾《前 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取而代之】 排除別人或別的事物而佔有其位置。語本《史記·項羽本紀》: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取青妃白】 見“取青媲白”。

【取青媲白】 以青配白,比喻詩文講求對仗。

【取長棄短】 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取長補短】 吸取長處來彌補短處。語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 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