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有關的800字作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10-09

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有關的800字作文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1-16 回答

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

《論語》有云: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知錯能改”是古往今來聖賢之人共具的魅力。知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聖賢之人卻如此之少,何為?這是因為他們知錯而不改,漫漫賢者之路只邁出了一小步。由此可見,知錯能改就顯得尤為困難和重要。

《秋水》中,河伯“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欣然自喜,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但當其看到寬闊無邊的北海時,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微不足道,而嘆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正是他這種知錯能改的精神,才未被大方之家嘲笑。而河伯也因此成為一代聖者賢人,受世人景仰。

知錯能改,是通向完美之路的必經之道。過,有何懼焉?怕的是錯而不改,一錯再錯,到最後必定會淪入不復的深淵。有時,放下高傲,放下自尊,放下對別人的成見,虛心受教,或許會看到另一番風景,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昔日大將軍廉頗屢立戰功,便不甘於藺相如之左,多次言語刁難相如,與人多說相如不是。而相如遇其馬車則繞道而行。廉頗開始以為他怕自己,一時得意忘形,後經過門客提醒,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慚愧。於是,他於翌日光著上身揹著荊條到相如家請求原諒。這等豪壯之舉多麼振奮人心。人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我認為,黃金固然可貴,但怎堪比改錯之心,他這種大徹大悟,力改是非的精神不正是中華名族傳統美德的精魂所在嗎?放下自尊,屈身負荊,這需要何等的勇氣。這一次的“知錯能改”自然也就成就了他千古美名,得以流芳百世。聖賢之人正是如此,聚眾生之長,虛心補己之短,這也就是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的原因。

晏子的車伕在聽取妻子的批評後,立馬就改變故態,所以被晏子舉薦做了大夫。試想,如果他還僅是一味的趾高氣昂,覺得滿足,那他永遠只是個卑弱的馬車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河伯改過,廉頗改過,馬車伕改過,而我們更應該改過。知錯能改,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鼓起勇氣,承認它,改變他它,定有不菲的收穫。

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有關的800字作文 笨笨的我 1級 2016-01-16 回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曾幾何時,從古到今,哪兒不需要勇氣。在古代,在國家面臨衰敗之時,他用勇氣與國家共存亡;忠臣之士們為了保全自己的國家,戰勝君王的懦弱,在百姓面前需要勇氣;在今世,她用勇氣戰勝生活中的挫折。這也需要勇氣,沒了它,我們永不會勝利;有了它,我們才會有戰勝挫折的喜悅之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他對著蒼穹發出悲涼的感嘆,《天問》,你何所悲?你為何悲?只為那支離破碎的山河的沉浮,今卻全城的瓦礫。在無窮的天河之間徘徊中等待。一次懷石投江的一道弧線,他絲毫沒有猶豫,縱身一躍。180°的完美的弧線在黃昏的照耀下顯得完美無瑕,一道金光在一瞬間消逝。勇氣,是他愛國情感的中流砥柱,因為有了它,才會有不朽的《天問》。問君何所思?問君何所憶?只為那大好江山,至今卻……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古誰堪伯仲間”。陸游為《出師表》的悲壯的情懷。諸葛亮一生為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一生只為興復漢室,正如他所說的:“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由二十又一年以。”他用他過人的膽識去北定中原。勇氣,是對他興復漢室的信心與奠定北伐的信念,是偉大的情感的忠貞的所鑄造的精華所在。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尋找光明”,這句話莫不過於海倫。她用他那雙眼睛去尋找她心中光明,這一切的外力所做的都是無用功,只有用自己的心去聆聽,用心去尋找光明,用心去替代光明才會進入“人類”的世界,但這條路太漫長了,一路上的荊棘佈滿了,但在她鑄夢的路途上,她卻擁有了勇氣。勇氣,使她的心比眼睛還要明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心靈的呼喚。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壯志雄心:辛棄疾的“了卻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