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識別花粉的質量?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08-07

為保證服用花粉(及花粉製品)安全有效,必須充分重視對花粉質量的檢驗。 一、有毒花粉 據文獻介紹:菸草,毛地黃,狗胡椒,凌霄花,雷公藤,藜蘆,羊躑躅等植物的花粉具有毒性,不宜服用。此外,已知全株有毒的植物還有30多種,對這些植物的花粉也應作毒性檢查,不宜輕易使用。植物性毒素主要是生物鹼、氰甙、皂甙等,可用化學分析測定。必要時可做動物試驗。有花粉形態圖譜的,應做花粉形態鑑定。為防止誤用有毒花粉,最好選用單一品種花粉,對無名野花粉、雜花粉應格外注意檢驗。 二、強致敏性花粉 花粉所含致敏性成分(變應原)對一般人無致敏作用,但會引起某些特殊過敏體質者發生過敏反應症狀。各種花粉所含變應原的多少,活性強弱很不一樣。人體吸收的變應原活性越強,數量越多越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考慮到個別過敏體質者,雖然吸入空氣中的花粉尚未引起“花粉症”,而在大量口服強致敏性花粉不宜作為普通保健食品。如豚草和三裂葉豚草,前者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後者主要生長在東北地區。據研究,豚草花粉壁所含蛋白質的10%是變應原,像這樣的花粉應當慎用。可用形態鑑別法識別。 三、日光曝曬的花粉 新採集的花粉含水量多,不耐儲存。據瞭解有些市售花粉是用日光曝曬法脫水的,這些花粉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已受到嚴重破壞,服用這樣的花粉或花粉製品當然不會有很好的療效。如核黃素(VB2)經光照72小時破壞19。5%,VB1、VC等花粉中的許多有效成分都極易受光線破壞。因此,對市售花粉應檢查維生素的含量,一般可測定VC及VB2。 四、經高溫處理的花粉 為了脫水或滅菌,有些花粉經過加熱處理,溫度超過50℃,花粉裡的活性物質即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經過高溫處理的花粉,外觀檢查可發現顏色變深,表面粘性喪失。還可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測定花粉的活性。沒有活性的花粉不宜選用。 五、嚴格控制花粉中的黴菌含量 花粉含菌量高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收集後未及時脫水或儲存方法不當造成的。一般檢菌多注意含菌總數和大腸桿菌含量,就花粉來說,還應格外注意檢查黴菌。據瞭解,有些花粉放入食品冷凍庫內儲存,冷凍庫內溼度很大,適於黴菌繁殖,有的黴菌在-12℃仍可發育,許多黴菌的分泌物具有毒性。經過滅菌處理的花粉,按一般方法檢菌,可能合格;但滅菌處理卻不能消除黴菌分泌的毒素,必要時應測定黃麴黴素。曾被黴菌嚴重汙染或黃麴黴素超過一般儀器標準者,應屬不合格品。 六、破壁花粉 在乾燥狀態下,花粉壁對花粉裡面的營養成分有保護作用。破壁花粉,其有效成分接觸空氣和光線的機會增加,而且容易吸潮,如保管不善,更易染菌、變質。因此,對市售破壁花粉及破壁後放置時間較長的花粉,要格外注意檢驗。特別要測定水分、灼燒殘渣、維生素和含菌量。 據國內外有關資料報道,花粉壁對吸收花粉裡的有效成分並無明顯妨礙。一般使用不需要破壁,有些特殊產品須將花粉進行破壁(如製備懸浮液),破壁後要注意避光、防潮。 七、經過長期儲存的花粉 用充有二氧化碳或氮氣的容器包裝,並在低溫下儲存的花粉,有效成分損失較少。在室溫下用普通包裝儲存的花粉有效成分破壞較多,據試驗,存放9個月後。賴氨酸、精氨酸……等明顯下降,維生素C損失率達10%~62%(隨花粉種類不同,損失率不同)。一般應當使用當年的花粉,對花粉的氨基酸含量應當進行檢驗。 由於花粉構造特殊,成分複雜,如處理、保管不善,很易發生變質。所以應引起對花粉質量檢驗工作的重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