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感情史有沒有人知道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10-09

唐太宗李世民的感情史有沒有人知道啊??? 匿名使用者 9級 2007-06-19 回答

長孫皇后(601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拓跋氏人,姓長孫。其父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皇后在13歲時嫁給李世民。唐朝建立後被立為秦王妃,李世民登基後被立為皇后。

長孫皇后明大義,生活節儉,被認為是一個非常賢惠的皇后。她與唐太宗感情極好,在她死後,唐太宗再未立皇后。

唐太宗常與她討論國家大事,起初她以自己是一介女流為由不肯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後在唐太宗的一再請求和命令下終肯為他出謀劃策。長孫皇后多次讓其兄長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中的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向唐太宗辭官,同時也多次勸唐太宗不要重用她哥哥,準其辭官。她語重心長得告戒長孫無忌,前朝外戚掌權多危害社稷,切不可重蹈覆轍。在妹妹的告戒下,長孫無忌多次向太宗請辭,為此唐太宗向皇后解釋說他用長孫無忌並非因其為皇親國戚,而是因為他的才能。然而在長孫皇后的一再請求下,唐太宗終於同意了她的請求,在長孫皇后在世時她哥哥終沒有執掌大權。

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被唐太宗視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時,唐太宗賞賜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兒長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餘。為此,魏徵當面向唐太宗提出異議。下朝後,唐太宗把魏徵的不同意見,轉告皇后,長孫氏當即便深有感觸地說:“我以前聽說陛下對魏徵很器重,但並不瞭解其中緣故。今天我聽了他的諫言之後,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請陛下深思這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運了。”

貞觀八年(634年),長孫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宮(在今陝西麟遊)避暑時,身染疾病,且愈來愈重,服用了很多藥物,但病情卻並未緩解。這時,在身邊服侍的太子李承幹就向母親提請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卻遭到皇后的堅決拒絕。她說:“大赦是國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規。如果可以隨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會有損於國家的政體,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願意的。我豈能以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太子聽罷,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親的話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又轉告給了太宗。太宗聽後,感動得涕淚交流,泣不成聲。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皇后彌留之際,與唐太宗最後訣別。她用盡氣力對太宗說:“我的家族並無甚麼大的功勳、德行,只是有緣與皇上結為姻親,才身價百倍。要想永久保持這個家族的名譽、聲望,我請求陛下今後不要讓我的任何一個親屬擔任朝廷要職,這是我對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著的時候對國家並沒有絲毫功績,所以死後也千萬不要厚葬,僅因山而葬,不起墳墓,不用棺槨,所須器物,都用木、瓦製作,儉薄送終。如能這樣,就是陛下對我的最大紀念。”說完不久,就死在後宮立政殿。長孫皇后曾著書《女則》共十篇,已佚。她死後被葬於昭陵。

唐太宗賢妃徐惠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病逝,徐惠痛不欲生,生了病也不肯吃藥,終於在第二年就隨太宗到了地下。有感於徐惠的忠貞,於是唐高宗給她升了一級,追封她為賢妃。

徐惠生於公元627年,和武媚娘(武則天)一樣是宮人的才人,其實她比武則天還要小三歲。但當時的唐太宗,似乎更喜歡的是溫柔嬌巧善解人意的徐惠,而不是武則天那種整天想著拿鋼鞭、匕首對付烈馬的野蠻女郎。所以徐惠不久就升為充容(唐朝後宮中也是有編制的: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以下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再下就是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寶李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各有品位,共一百一十二人。)

其他妃子

韋貴妃

楊妃(隋煬帝女)

陰妃

燕妃

楊妃

王氏

楊氏(李元吉之妻)

武才人(武則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