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浣溪沙》中比喻人清廉正直的詩句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10-02

蘇軾在《浣溪沙》中比喻人清廉正直的詩句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9-04-02 回答

松間沙路淨無泥

具體看這裡

蘇軾在《浣溪沙》中比喻人清廉正直的詩句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9-04-02 回答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譯文』

山腳下蘭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淨無泥,

傍晚細雨中杜鵑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髮,多愁唱黃雞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

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豔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本篇寫的是作者“謝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並不是一般情況下透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一的畫面,而是透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螢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續不斷的影象。現在,不妨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意識活動來體驗一下這首詞的構思過程。

作者在“謝雨道上”,經過長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籟籟”之聲傳來耳際,並好象有什麼東西打在身上和頭巾上。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接著,耳邊又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響,越往前走,這響聲便越濃,從南,從北,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用看也不用問,這是作者熟悉的繅車的響聲。從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村中了。這時,突然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披著“牛衣”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些少三句,農村的季節特點,村中的勞動生活以及農村的貧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觸並形象地折射出來。

下片寫作者的感受和意識活動。“酒困路長惟欲睡”是對上片的補充。在結構上,這一句又是倒敘,它說明前三句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人體睏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眼朦朧中聽來的片斷,並非是視覺構成的完整統一的畫面。“日高人渴”兩句,雖然寫的是由於口渴而急於到農民家裡覓水的意識活動,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徵。看來,蘇軾似乎並沒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農民的距離並不太遠。讀這樣的詞,會使人感到真實、親切,可以嗅到當時農村生活的氣息。這首詞與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寫作者路途中的片斷感受,其重點並不在於要反映農村的貧困面貌。由於災後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悅之情較前首也濃厚得多了。

這首詞注重詞句的錘鍊而又不露痕跡。例如“簌簌”,有的評論家認為這兩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裝”,其實,作者的目的在於強調“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響,併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寫下落的形態。正因這兩字放在“句首”,才說明作者是從“簌簌”聲中得知棗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響”、“漫”、“敲”等字也均用得靈便而貼切。

蘇軾在《浣溪沙》中比喻人清廉正直的詩句是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9-04-02 回答

哪首啊,蘇軾的浣溪沙多了去了

蘇軾在《浣溪沙》中比喻人清廉正直的詩句是 雨過添情 1級 2009-04-03 回答

浣溪沙 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

作者: 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家說與採桑姑。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麩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作者: 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