祅教(拜火教)與摩尼教各是什麼宗教?兩者有什麼區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4-24

祅教(拜火教)與摩尼教各是什麼宗教?兩者有什麼區別?_拉比 2007-07-20

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唐朝被稱為拜火教,比猶太教晚的多!

波斯即現今的伊朗。現在的國教是回教,但在波斯尼亞帝國時代卻是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唯一宗教。而亞爾斯蘭戰記中的宗教,亦即瑣羅亞斯德教及其衍生出的密斯拉教。在此將波斯的一點神話,略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瑣羅亞斯德教

公元前六世紀由波斯人瑣羅亞德斯所創,因以為名。唐代時曾傳至中國,當時稱為襖教,又名拜火教、波斯教。

其主要教義為宇宙性無上無形的上帝阿呼拉.馬茲達,與本原黑暗之神阿利曼進行廣大無邊的鬥爭,好人的責任是加入光明的一方,遵守馬茲達透過先知瑣羅亞斯德所傳達的教訓,信徒才能享有今生的幸福與身後不朽。當世界末日來臨,馬茲達將毀滅惡人並宣告勝利,於是光明的一方在勝利中永享歡樂。

公元二二六年,波斯帝國正值蘇珊王朝時期,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盛極一時。其後因回教的興起和公元六四二蘇珊王朝瓦解而變得消沈。但其教義卻影響了不少其他宗教,例如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的天使觀念和善惡二元論等。

密斯拉教(Mithraism)

一個奉祀密斯拉神(Mithra)這位以光明與公義之神為中心的宗教,源於雅利安人(一在印度與波斯地區間生活的古民族)的密多羅神,儘管其間已經過許多變遷。密特拉教與摩尼教(明教)同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的別枝。密斯拉是伊朗(波斯)在瑣羅亞斯德教興起之前所崇拜的司掌太陽、正義、契約和戰爭之神,於公元2、3世紀在羅馬帝國被通稱為密斯拉斯。該教最重要的禮儀是殺公牛獻祭。波斯雖從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起,歷代國王信奉瑣羅亞斯德教,但許多貴族仍然熱愛固有的宗教,國王擔心會引起政治動亂,並未予以取締,於是多神崇拜的內容逐漸為瑣羅亞斯德教所吸收。不過在阿開民(Achaemenid)時代,密斯拉曾再度以波斯主要神只的身份出現。

對密斯拉神的崇拜,後來在希臘和羅馬支配波斯地區的時代流傳到了西方,還吸收了巴比倫的占星學和柏拉圖的哲學,成為了西方一種神秘宗教。在原波斯帝國西部地區以及界於羅馬與波斯世界的地區,國王和貴族繼續崇拜密斯拉,在兩國的軍事分界線上,甚至到了歐洲的萊茵河、多瑙河以及幼發拉底河流域,該教聖所比比皆是。

密斯拉教的信仰集中於一個古老神話∶在阿胡拉.瑪茲達的命令下,密斯拉將初生的牛犢供為祭牲,這牛犢的身體神奇的迸發出麥子、葡萄、動物與所有其他美善的東西。密斯拉的行動激怒了邪惡之神阿利曼。在與阿胡拉.瑪茲達宴饗了以後,密斯拉遂驅策瑪茲達的戰車前往天堂。同樣的,根據密斯拉教義的看法,人的不朽靈魂雖陷在人的身體中,但他仍可以克服死亡、透過眾行星的七層天,而返回在天堂中的根源。

這過程是以七階段入會儀式為象徵,那是在裝飾有神話的壁畫與雕刻的地下禮拜堂舉行。在地下禮拜堂舉行儀式,場地自然有限,一切禮儀必須在人工燈火之下進行。洞穴附屬許多隧道,入教者須如禮依次走過這些隧道。這些儀式考驗入會者的勇氣與美德,並且伴隨著洗禮、也就是麵餅與酒的其同宴饗,有時還有牛犢的祭牲。不過密斯拉教是武士的宗教,其教義忽視女人,教徒一律為男子。田中芳樹在《亞爾斯蘭戰記》中,將女神官法蘭吉斯的背景設計成密斯拉神的教徒,可能有一定的錯誤存在。

密斯拉神(Mithra)

密斯拉神(Mithra)是光明與公義之神,源於雅利安人的密多羅神。密特拉教與摩尼教(明教)同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的別枝。密斯拉是伊朗(波斯)在瑣羅亞斯德教興起之前所崇拜的司掌太陽、正義、契約和戰爭之神,於公元2、3世紀在羅馬帝國被通稱為密斯拉斯。Mithra(密多羅)是梵文,Mithras(密斯拉)是拉丁文,意為「至聖的約定」,是波斯人所信奉的許多神中的主神。據神話,密斯拉生在聖泉旁的一棵樹下,生時手執火炬,身佩大刀,為大地之子。常和沃水女神阿娜希塔(Anahita)共同受祀。

該教最重要的禮儀是殺公牛獻祭。密斯拉教的信仰集中於一個古老神話∶阿胡拉.瑪茲達差遣使者傳令密斯拉殺公牛獻祭,密斯拉將初生的牛犢供為祭牲,這牛犢的身體神奇的迸發出麥子、葡萄、動物與所有其他美善的東西。密斯拉的行動激怒了邪惡之神阿利曼。在與阿胡拉.瑪茲達宴饗了以後,密斯拉遂驅策瑪茲達的戰車前往天堂。「密斯拉殺牛」是古希臘藝術中的流行主題,後來變成密斯拉祭禮中宰牛以求五穀豐登之儀式的原型。

善神阿呼拉馬茲達與惡神阿利曼

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教義是善惡二元論。阿呼拉意思是主,馬茲達意思是賢。阿呼拉.馬茲達是最高的善神,以火為象徵。居於天上界,創造天地萬物。有傳說稱密斯拉神是他的兒子。

惡神阿利曼,居於地底深處,為暗之神。想取得阿呼拉.馬茲達所統治的世界,一直挑戰阿呼拉馬茲達。他以情慾為武器,利用女性汙染正直的人的靈魂。並創造四季和疾病,令夏天灼熱非常,冬天冰冷難耐,人們飽受疾病災變所困。其後創造蛇王撒哈克,搗亂人間。

祅教(拜火教)與摩尼教各是什麼宗教?兩者有什麼區別?shendahai 2007-07-20

祅教一名火祅教,乃紀元前五六百年間,波斯人蘇魯士德創,因此教崇火,拜佔廷人又稱之為拜火教,祅教教義,謂宇宙有善惡二神,善者明,故以光或火或天日表示之,惡者暗,常與善神相鬥,然終為善神所敗,人類當滅惡神及其所做諸物,而贊助善神之事業,以期死後靈魂得達善神之前,公元226年,波斯薩珊王朝以火教為國教,中亞諸國亦隨之流行,逮公元516年,梁天監15年,滑國王始與梁通,並獻方物,而其國素事天神火神,至乎另一信此教之波斯國,亦於,北魏神龜年間,與魏通使,魏書卷十三靈太后傳更載靈太后廢諸淫祀,而獨存胡天神,則知祅教之傳入約在公元516-518年間事,。此教歷北齊北周以迄隋代,皆有發展,迨唐代而流播日盛。

唐興,值大食國亦崛起西土,數壓逼波斯,波斯人遁入中國者多,祅教徒亦隨之蜂擁入華,而李唐君臣,尊崇火祅,要亦在招來西域,�糜異族,非出自本心也,考唐代兩京皆置祅祠,長安即有五所,包括佈政坊,醴泉坊,普寧坊靖恭坊與崇化坊,洛陽則有立德坊及會節坊,其中建置時間最早者,厥築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之長安佈政坊,同年並設官管理,視流內,視正五品,薩寶,視從七品,薩寶府祅正,薩寶祅正,皆以信教僑民充任,又唐除兩京外,涼州以至跡西諸州,皆有祅寺,並都置官管理,每歲時祭奉,而唐祅教之異於其他宗教,者乃其信眾譯書傳教之舉,故流 播自不如他教之深廣,及武宗會昌滅法,此教亦同遭禁,然而西北地區,祅教於十世紀時仍間傳焉

摩尼教

摩尼(Mani。216年4月14日-約274年)是摩尼教的創始人。母親滿豔(Maryam)與波斯的安息(Arsacids)王室有親戚關係。摩尼誕生於巴比倫(Babylonia)北部的瑪第奴(Mardinu)。父親跋帝(Patek)原住哈馬丹(Hamadan)曾參加猶太派基督徒派別厄勒克塞(Elchasaites)派,這個教派以禁慾和實行煩瑣的浸禮儀式為特點。摩尼從四歲起就被他父親帶到這個教派中生活。摩尼自稱從小受到天使啟示,他二十四歲時(240年4月19日)受到神我(Syzygos)一次最重要的啟示,涉及以後摩尼教的主要基本教義。他遂與厄勒克塞派決裂,如果沒有他父親的保護,可能被殺。摩尼離開這個教派,來到泰錫封(Ctesiphon),只有兩個追隨者,後來他父親也皈依了他的宗教。摩尼及其少數信徒曾在波斯北部傳教,後來取海路前往印度,使杜蘭(Turan,在今俾路支地區)國王皈依摩尼教。從印度回來後,摩尼贏得了波斯薩珊王朝國王沙卜爾(Shapur)的兄弟、呼羅珊(Khurasan)總督卑路斯(Peroz)的友誼,透過他得以晉見沙卜爾。摩尼用中古波斯文寫了《沙卜拉幹》(Sabuhragan)一書,概述摩尼教的教義,題獻給沙卜爾。沙卜爾給了摩尼書面檔案,准許他和他的信徒在帝國範圍內任何地方旅行和傳教。摩尼派使徒阿馱(Adda)、承法教道者帕提格(Pattig)等向羅馬帝國境內傳教,派末冒(Mar Ammo)等向東方傳教。摩尼教在不長時間內已 經發展成一個世界性宗教。瓦赫蘭(Bahram)一世(273-276年)繼位後,受瑣羅亞斯德教主科德(Kirdir)的影響,改變了對摩尼教寬容的政策。摩尼想去東方的貴霜(Kushan)地區,未被准許。他收到瓦赫蘭一世的傳喚,要他前往貝拉斐(Bet Laphat)朝廷。摩尼已經意識到凶多吉少,但 是對信徒的關懷一如既往,在途中還訪問了故鄉高凱(Gaukhai)的摩尼教社團。他於274年1月21 日抵達朝廷,晉見瓦赫蘭一世時,受到國王的指責,摩尼進行了抗辯,被投入監獄,2月26日死於獄中。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ogne Mani Codex)的發現,學術界掌握了關於摩尼早期思想的第一手資料,一般承認, 摩 尼教主要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等教義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時也採納了不少瑣羅亞斯德教的成分,傳播到東方來以後,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義是二宗三際論,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體制。摩尼教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內(從三世紀到十五世紀),從北非到中國的福建,在整個歐亞舊大陸上廣泛傳播,文獻使用過敘利亞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亞文、粟特文、漢文、回鶻文、希臘文、拉丁文、科普特文等十餘種文字,與其他主要宗教發生了深入的思想對話,如果要研究中世紀歐亞大陸東西文明交流史,從研究摩尼教入手無疑是一個的極佳選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