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芥川龍之介的《袈裟與盛遠》?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6-08

如何解讀芥川龍之介的《袈裟與盛遠》?愛聊生活工具人 2021-11-27

《袈裟與盛遠》刻畫人物和人性入木三分。

人的情感都是很複雜的,興許一刻是如此,下一秒便會變化。尤其是盛遠這般對袈裟有著多年情愫的人,再見到夢寐以求的女子時,卻全然沒有了當時腦海中的樣子,在那樣的時刻裡,他的內心變化很複雜,難說愛還是恨,但卻也有著劣性。

芥川的小說都是這樣的,從來不遮掩,總是把最人性的東西展現出來,本文中亦是如此,你會發現如果不去理性剋制的話,興許盛遠和袈裟的心理活動是那麼的人性那麼的自然,這也讓我們直視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內心更加清楚的人。

如何解讀芥川龍之介的《袈裟與盛遠》?

芥川龍之介簡介

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說家。代表作《羅生門》《竹林中》《鼻子》《偷盜》《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橘子》《一塊地》及《秋》等。

芥川龍之介生於東京,本姓新原,父經營牛奶業。生後8個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為養子。芥川家為舊式封建家族。龍之介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

191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學習期間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其間,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鼻》(1916)、《芋粥》(1916)、《手帕》(1916),確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

191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旋辭職。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

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回國後發表《上海遊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

1917年~1923年,龍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菸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

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同年7月24日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安眠藥自殺,享年35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