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修建了清暉園?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6-17

誰修建了清暉園?aidehua9452020-01-02

1570年,黃士俊出生於順德杏壇甘竹右灘一個的書香之家。

相傳,1607年,黃士俊參加殿試時,萬曆皇帝朱翊鈞出上聯“掃葉烹茶,寶鼎煙中浮蟹眼。”而素來勤學機敏的黃士俊則對以“倚松酹酒,金盃影裡動龍鱗”。於是“龍顏大悅”,點為狀元。

就這樣,廣東順德建縣以來的第一位狀元誕生了,這在當時可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不僅當地官員前去順德杏壇甘竹右灘朝賀31歲的狀元黃仕俊,十里八村的鄉鄰們更是爭先恐後地前去拜賀,有的甚至帶著孩子一起去,希望能沾沾這位狀元的喜氣。

1621年,黃仕俊在辭官避世期間,尊其父光宗耀祖的意願,在順德城南門外的鳳山腳下、原太艮,就是後來的大良南郊的清暉路,修建了黃家祠和天章閣以及靈阿之閣,以供其父親頤養天年。那時候,這些祠、閣周圍都有花園,這便是後來清暉園的前身。

1630年,已是禮部尚書的黃士俊為侍奉病中老父,他辭官回家。1636年,崇禎皇帝朱由檢召黃仕俊再度入朝,出任禮部尚書。後來,他先後擔任太子太保,還一度入閣擔任宰輔,領太子少傅,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

黃士俊入仕30年,沒有革故鼎新的偉績,也無遭人唾罵的劣行,倒由於他學識淵博,工作勤奮,處事公正,因而獲得“清正”的美譽。

據傳,黃仕俊在明朝滅亡之際,將平時的所有奏章、著作投之一炬盡數燒燬,且在宅園中築高樓以居之,足不下樓至死不踏清朝土地,以示盡忠明室。過了幾年,他便在閣中去世,享年85歲。

時光荏苒,到了清代乾隆年間,彼時的黃家已經衰落,而當時順德的另一位文人、當地龍氏碧鑑海支系21世龍應時,於1751年考中進士後,他從狀元郎的後人手中買下了已經荒廢的天章閣和靈阿之閣。黃氏僅留黃士俊祖上黃蘭圃公祠前座。

該院歸龍家後,龍應時將購得的黃家祠等物業傳與

其兒子龍廷槐和龍廷梓,後來龍廷槐和龍廷梓兄弟分家時,庭院的中間部分歸龍廷槐,而左右兩側則為龍廷梓所得。

龍廷梓獲得左右兩部庭院後自成一格,將其改建成以居室為主的庭園,分別稱為“龍太常花園”和“楚薌園”。

再後來,龍太常花園的繼承人家道中落,將龍太常花園賣給了當地的一個經營蠶種生意的大絲商曾秋樵,其子曾棟後來在此經營蠶種生意,掛上“廣大”的招牌,所以又稱“廣大園”。

龍應時的長子龍廷槐,於1788年考中進士,曾任翰林編修,歷官左春坊贊善、監察御史等職。龍廷槐獲得黃氏故園的中心部分,並在無意復出官場後,於1800年回鄉後將繼承部分予以拓建,侍奉年邁的母親入住,旦夕讀書其間。

1806年,庭院擴建完成後,龍廷槐並請同榜進士、江蘇書法家李兆洛題寫“清暉”的園名,意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示築園奉母是為了報答父母如日光和煦普照之恩。這也是清暉園園名的由來。

後來,龍廷槐的兒子龍元任,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年紀輕輕便考中了進士。於是,書香門第的龍家不但成為此後百餘年間順德大良的望族,並且“一門三進士”也成為百年來這裡的人們津津樂道的佳話。

為了建好清暉園,龍元任及其龍氏最後一代清暉園主人龍諸慧曾帶領設計師和工匠遠赴蘇州園林,吸取江南的造園精華。園中花亭曾被大風吹倒,也是龍渚惠於1888年重建。至清代末年,清暉園在龍家幾代的精心營建下,已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嶺南園林風貌。

清代時,清暉園集明清文化、嶺南古園林建築、江南園林藝術和珠江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是一個如詩如畫,如夢幻似仙境的迷人勝地。

它與廣東佛山樑園、廣東番禺餘蔭山房和廣東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也稱嶺南四大名園,它們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

清暉園構築精巧,佈局緊湊。建築藝術頗高,蔚為壯觀,建築物形式輕巧靈活,雅緻樸素,庭園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整個園林以盡顯嶺南庭院雅緻古樸的風格而著稱,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景換,並且兼備嶺南建築與江南園林的特色。

清暉園內有大量裝飾性和欣賞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園內妙聯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韻尚存,藝術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流連忘返。園林藝術處理頗具匠心。園內疊石假山,曲水流觴,曲徑迴廊,景趣盎然。

清暉園的造園特色首先在於園林的實用性,為適合南方炎熱氣候,形成前疏後密,前低後高的獨特佈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築造型輕巧靈活,開敞通透。其園林空間組合是透過各種小空間來襯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間,造園的重點圍繞著水庭作文。

其次,清暉園內水木清華,幽深清空,景緻清雅優美,龍家故宅與擴建新景融為一體,利用碧水、綠樹、吉牆、漏窗、石山、小橋和曲廊等與亭臺樓閣互動融合,造型構築別具匠心,花卉果木蔥蘢滿目,藝術精品俯仰即拾,集我國古代建築、園林、雕刻、詩畫和灰雕等藝術於一體,突顯出我國古園林庭院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

在花木配置方面,園內花卉果木逾百種,除了嶺南園林常用的果樹,還栽種了蘇杭園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針松、金錢松、七瓜楓和羽毛楓等,並從山東等地刻意蒐集了龍順棗、龍爪槐等樹種。

品種豐富,多姿多彩,其中銀杏、沙柳、紫藤、龍眼、水松等古木樹齡已有百年有餘,一年四季,蔥蘢滿目,與古色古香之樓閣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間,步移景換,令人流連忘返。

清暉園一鑑方塘的做法在江南園林中是罕見的,園林中叫做“理水”。理水同樣出自畫理,講究有曲有源,所以水岸曲折,作石礬灘頭,設港汊水口,使小水面有浩渺之感,確實有空間拓展之效。

而清暉園荷塘卻能不囿常理,深池四壁,周以高樹廊房,拒華南炎暑,自得一派清涼,對全園氣溫都能起到適量調節。

除此功能之外,水面開闊無目障,這就使得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廳、惜蔭書屋、真硯齋和花亭等景點好似國畫長卷一一展開。對景相成、步移景異的全景式空間,把荷塘與周邊建築全都和諧地構建到了一起。

清暉園主要景點有惜陰書屋、真硯齋、船廳、六角亭、碧溪草堂、澄漪亭、讀雲軒、鳳來峰、沐英澗、竹苑、鬥洞、筆生花館、小蓬瀛、獅山、八角池、歸寄廬、紅蕖書屋、和留芬閣等。

造型構築各具情態,靈巧雅緻,建築物之雕鏤繪飾,多以嶺南佳木花鳥為題材,大部分門窗玻璃為清代從歐洲進口經蝕刻加工的套色玻璃製品,古樸精美,品味無窮。

清暉園佔地有5畝餘,它之所以能在數畝之地造萬千氣象,讓人目不暇接,構園者運用了小中見大,如片山寸石狀奇峰險崖、虛實相濟,如荷塘的平遠與園後兩院落樓屋鱗毗、園中設園、延長遊園路線等構園手段。

清暉園內,澄漪亭挑廊之上,六角亭凌波依臥,兩水松作亨哈聳立;澄漪亭不但與船廳互為對景,還可平視高低錯落而又有花樹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東岸拱石凌空、枝葉疏遮密掩的花亭。

更有近望遠眺的花大如碗的玉堂春、堪稱千年活化石的銀杏樹襯入眼簾,確實是待客品茗、賞荷尋景的好地方。

清暉園在組織景面序列關係方面也是很成功的。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廳、惜蔭書屋、真硯齋和花亭雖然都是單體建築,但是運用池廊銜接、古樹穿插、曲直途徑相連,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空間聯絡,加上前面談到的對景相成、步移景異的運用,又有了起承轉合的景象組群。

在我國古建築中,廊分為直廊、曲廊、迴廊、抄手廊、爬山廊、疊落廊、水廊和橋廊等形式。它不僅作為個體建築之間聯絡通道,還起著組織景觀、分隔空間和增加風景層次的作用。如清暉園六角亭一組空間的池廊,廊的一面完全倚牆被墻封閉,它稱之為單面空廊。

清暉園美不勝收,因其能以少勝多、因陳設色,使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言”之感。清暉園情真意趣,就在於師法自然,狀物於似與不似之間,推人至物我交融的境界。

廣東佛山清暉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