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代表儒家樂舞美學思想的《樂記》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8-03

先秦時期代表儒家樂舞美學思想的《樂記》

先秦時期代表儒家樂舞美學思想的《樂記》芝士回答來自: 芝士回答 2020-12-17

春秋戰國時期代表儒家樂舞美學思想的著作是公孫尼子的《樂記》。《樂記》共11篇,是中國最早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音樂舞蹈理論著作,樂記根據人之心感物而動來解釋樂舞的產生,由此引發出系列的對樂舞本質的探討。“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樂本篇》)《樂記》既強調“樂”是人心之感物而動,又強調“樂”是人的思想感情需要表達的一種特定形式,“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樂本篇》)《樂記》強調的“樂”的目的不在於盡聲音之美,而是告誡人應該學會節制自己,恢復正道。在《樂記》中自始自終貫穿著禮樂論述,更加突出禮樂為封建等級制度服務的特點。《樂記》中還談到了詩、樂、舞的關係,如:“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磋嘆之;磋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師乙篇》)“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樂象篇》)在這裡明確指出了古代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歷史事實。

《樂記》還提到了樂與政的關係:“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樂本篇》)樂舞反映政治“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從樂舞可以看出政治的變化,這是符合實際的。《樂記》還提到一個重要的美學論點“唯樂不可以為偽”。樂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唯樂不可以為偽。”(《樂象篇》)這句話精闢地概括了所有優秀藝術作品的本質。也就是說所有的優秀作品都是真摯的情感的表露,而不是虛偽的情感。如《莊子》中贗篇《漁父》所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這一美學觀點受到後來人的高度重視,真摯情感是藝術表演、藝術創作追求的目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