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沱茶的輝煌歷史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9-12

重慶沱茶的輝煌歷史來宸Sm 2016-06-01

重慶沱茶1980年出口

重慶沱茶1980年起出口日本、義大利、香港等 1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3年8月在羅馬舉行的第22屆世界食品評選會上,經大會常務組織委員會評定:峨眉牌沱茶,經實驗室分析測驗及獨立評判委員會對產品有機生化、工藝過程、外觀和產品商品的審定證明,本品完全符合有關規定,被授予金質獎章。1985年12月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

解放初期

劉鄧大軍在重慶組建了西南區茶葉公司,成立不久後,1951年8月改建成重慶茶廠。這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茶葉加工企業,其投資達到了1000多萬元,職工2000多人,年產量7000多噸。作為全國最大的茶葉加工企業,當時的重慶茶廠享盡了計劃經濟的各種好處。西南地區的茶原料雲集重慶茶廠,由國家實行統購統銷,重慶茶廠從來就不缺茶葉原材料,更不用擔心生產出來的茶葉沒有人買,就連自己的職工想買茶葉也得找主管部門批條子。1952年,國家曾用了 4000噸重慶茶葉與蘇聯換回了136架戰鬥機,這讓他一直覺得很驕傲。據他回憶說,當時的大米才幾分錢一斤,而茶葉則可以賣到兩三元一斤。這樣的價格差距,凸顯了茶葉對當時以農業為主的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那個時候,中央號召要建立500個年產量1萬擔(一擔相當於現在的100斤)以上的茶葉基地。”闕成清告訴信報記者說,最初重慶有茶園10萬畝,到上個世紀70年代,茶葉種植面積翻了一番,達到20萬畝。

上個世紀50年代初

重慶茶廠開始研製生產重慶沱茶,這款茶葉以川東、川南地區14個產茶區的優質茶葉為原料,經精製加工而成,屬於上乘緊壓茶。當時的加工技術比較落後,茶葉生產基本上屬於半作坊式。直至上世紀70年代,重慶茶廠才擁有了一條立體生產線, “這條立體生產線是從義大利進口,當時的價值約為700萬元左右。”據瞭解,在那一時期,全國只有兩條立體生產線,除重慶茶廠外,另一條生產線也落戶在重慶。獲得立體生產線對於重慶茶廠而言意義重大,這使得重慶茶廠在當時快速超越了其他茶葉生產企業。當時大多數茶葉生產企業仍然是手工作坊生產,相對於這些企業而言,重慶茶廠的立體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生產速度,而且標準化程度更高:“每一包成品茶葉的大小、重量以及口味都差不多,這是手工作坊難以做到的。”闕成清說。這條生產線極大地提高了重慶沱茶的質量,技術改造使重慶沱茶將其他茶葉遠遠落在了後面。到上世紀70年代末,重慶茶廠的沱茶年銷售量已達8000 多噸,數倍於雲南“下關”沱茶產量。

經過近30年的發展

重慶沱茶聲名遠揚。1983年8月23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辦的第22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大會上,重慶茶廠生產的“峨眉牌重慶沱茶”獲得金質獎,這是建國後中國獲得的第一塊茶葉類世界金獎。獲獎後,重慶沱茶的發展更是如日中天,其他各種獎項也紛至沓來,其口碑聲名,再一次遠超“下關”沱茶。與此同時,重慶沱茶的生產能力也達到一個頂峰,最高時年產量達到2000噸,其營業額若以如今的市值計算,已經達到了近1億元。而且,隨著國際聲譽的建立,重慶沱茶已經走出國門,出口到歐洲、日本等30多個國家,出口金額每年達到了600萬美元。

國際金獎

重慶沱茶獲得這枚國際金獎,對重慶茶廠並無意外可言,闕成清對當時的重慶沱茶充滿信心:“這款積聚了計劃經濟時代所有寵愛的茶葉,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遠遠超過了其他茶葉。”那一時期,對重慶市民而言,外形酷似圓麵包、底下看似厚壁碗的重慶沱茶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當時,火車、輪船到達重慶時,廣播裡最先介紹的特產就是重慶沱茶”。

重慶沱茶的輝煌歷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