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是外國人發明的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12-31

漢語拼音是外國人發明的嗎?sam02052014-08-08

我國原來沒有

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

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

360問答

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

連以事造

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

同。周有光先生稱反

控問他頻燈

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

”。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

不方便。

唐代守溫在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基礎上,制定了描述漢字語音的三十六字母,說明

當時我國的語音分析已經達到很高

的水平,可惜他用

漢字來表示這些聲母和韻母,

因此,這樣的字母沒有進一步發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國部分穆斯林少數民族中曾經使用

“小經”文字,這種文字是一種

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來拼寫漢語,比唐代守溫用漢字來表示聲母和韻母又進了

亮重洲朝礦綠嗎決代支

一步。共有36個字,其中4個字母是特有的,

這可能是我國最早

的用來拼寫漢語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帶有漢字的痕跡,完全

採用拼音字母。“小經“同時也為

東鄉、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

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

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

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

侵益乎義院

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有4篇漢字文

世達棉穩改

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

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

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

須會永劃新

經”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

微爭尼

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

謂礦合格關簡徵

西字奇蹟》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1626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

坐縣效

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

注音的字彙。注音所用的方案

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

利瑪竇和金尼

脫應才礎還板洋望

閣的方案是以“官話讀

書音”為標準設計的,適於拼

寫北京語音。這種新穎的拼音方法給中國學者以很大

的啟迪。明末音韻學家方以

智說:“字之紛也,

即緣通與借耳。若事屬一字,字各

一義,如遠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清朝學者楊選杞說:“

辛卯戶餬口舊金吾期翁家,其猶子

芸章,一日出《西儒耳目資》以示餘,予閱未終

卷,頓悟切字有一定之理,

因可為一定之法”。但是,

案控夫眼

在兩三百年間,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只是在外國傳教士中使用,沒有在中

國人當中廣為傳播。

1815年到1823年之

問阿

間,在廣州傳教的

紙關獲脫耐長

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了一部《中文字典》,這是

最早的漢英字典,

字典中用他自己設計的拼音方案來拼寫漢語的廣東方言,實際上是一種方言教會

義二由般措苦間貨親護

羅馬字。接著,在其他的方言區也設計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中廈

門的“話音字”18

50年開始傳播,僅在192

木鹽在消班械

1年就印刷出售五萬冊讀物,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大約還有十萬人左右使用

這樣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他各

地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在

南方的通商口岸傳播,主要用

來傳教。

1867年,英國大使館秘書威妥瑪(ThomasF。

Wade)出版了北京

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

1931年到1932年間,

有兩個外國傳教士提出

了“辣體漢字”,這是一種根據《廣韻》設計的、以音節為單位的漢語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幾乎都有不同的拼寫法

肥汽剛然維抓

,拼寫的是方言。

這些用拉丁字

凱礦極計控底川七作

母拼寫漢字的方案,為以後的漢語拼音運動提供了經驗。

漢語拼音的近代史

中國人自己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激發著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梁啟超在《沈氏音書序》中指出,“國惡乎強?民智斯圖強,民惡乎智?盡天下之人而讀書,而識字,斯民智矣”。沈學說:“歐洲列國之強,……有羅馬之切音也。人易於讀書,則易於明理,理明,利弊分析,上下同心,講求富強”。盧戇章說:“以切音以識漢文,……全國皆能讀書明理,國家何致貧窮?人民何致魚肉?”王照說:“列位啊,咱們個人都要點兒強吧,瞧瞧咱們中國都成什麼樣兒啦?”“中國政府非注意下層教育不可,欲去下層教育的障礙,非制一種溝通語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盧戇章(1854-1928)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佈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增加聲母后還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認為,漢字“或者是當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難者”,而切音新字“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這樣一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實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盧戇章並不要求廢除漢字,他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後來,他又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繼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之後,開始了延續20年的切音字運動。幾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現,如吳敬恆的《豆芽快字》,蔡錫勇的《傳音快字》,沈學的《盛世母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譜》,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勞乃宣的《增訂合聲簡字》等。這些切音字方案多數是聲韻雙拼式的漢字筆畫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數只在小範圍內傳習,沒有廣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話字母和勞乃宣的合聲簡字推行較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