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例項論述政治 歷史 語言對民俗形成的影響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11-28

透過例項論述政治 歷史 語言對民俗形成的影響匿名使用者 2013-12-06

神秘的力量:民俗文化對語言的影響

秦豔萍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程序中,語言和民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係。語言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民俗文化內涵,民俗文化也不斷影響著語言的發展。民俗文化對語言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主要表現為民俗消長與語言消長的關係,民俗文化在語言運用中的體現,以及在新民俗影響下語言的發展方向。

一、民俗消長與語彙消長

人類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新舊更替的過程,民俗文化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舊民俗消亡,新民俗產生。語言產生於社會生中,經過一個約定俗成的過程,語言的發展也是經歷“產生——消亡——產生”這樣一個過程。從這一點上講,民俗與語言的發展有著相似性,但兩者並非簡單的平行和一一對應的關係,而是一個複雜的相互影響的過程。

1、舊民俗的消亡與語彙的變化

民俗事象是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所以當某一舊的民俗事象消亡,它在語言中必然會有所反映,但民俗事象的消亡不簡單等同於語言詞彙的消亡。如漢語成語“口中蚤蝨”,意為:把從自己身上捉到的寄生蟲——跳蚤、蝨子,放入口中咬死;比喻極容易消滅的敵人。另一個成語“捫蝨而談”——就是一面在自己身上捉蝨子,一面和朋友談話,形容放達任性,不拘小節。那是因為在古代衛生條件差,人們不經常換洗衣服和洗澡,所以會生很多蝨子,蝨子的地位就很高,人們就會選擇以蝨作喻。而現人們在生活中幾乎已經看不到蝨子的蹤跡了,並且“咬蝨”“捫蝨”這樣的動作太不文明,因此“口中蚤蝨”、“捫蝨而談”這兩條成語就很少有人用了,但卻作為語言被以文字方式記載下來。從宋代開始,中國漢族婦女便有纏足的陋習,並沿襲了近千年,“纏足”這種民俗現在雖已消亡,但在語言中卻依然有所反映。如漢語歇後語“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老太太的腳趾頭——窩囊一輩子”,“老太太踢球——橫劃拉”等,就是舊時婦女纏足的體現,但隨著纏足現象在生活中消失,它們的使用頻率逐漸降低,最後可能會被淘汰。再如“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反映了舊時人們向龍王祈雨的民俗;“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個月”,反映了舊時春節前家家戶戶貼門神的習俗;“臨上轎現扎耳朵眼兒”,反映了舊時女子幼時在耳垂上穿孔、佩戴耳墜等裝飾和結婚時坐花轎的民俗……這些民俗事象有的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但在語言中卻依然有所保留。

有些民俗事象雖然消失,但與之相關的一些詞彙卻依然存在,但在口語交際中已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還會出現。如“雞毛小店”,是舊時北京的一種小旅店,供乞丐和無處棲身的遊民臨時居住,房中有爐火,住宿者睡在地上,臨時鋪雞毛,蓋雞毛,不能轉動,否則雞毛落下就冷了,雞毛薄厚也有一定的價錢。“雞毛小店”反映了五十年前的民俗狀況。再如“老鴇”、“龜公”之類與舊時妓院相關的一系列詞彙,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用,只有某些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作品裡還會出現。又如“君王”、“臣民”等舊時等級制度的產物,現已不用,用“領袖”、“主席”、“人民”等代替,當然這些詞彙的含義與舊時的“君王”、“臣民”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隨著社會發展和民俗轉變,一些反映舊時民俗的詞彙在現在出現了新的意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