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介紹一下銀川的西夏文化好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07-14

西夏建國前,党項羌曾經經歷過兩次歷史遷徙,第一次是唐朝初年被吐蕃所逼,由松潘草原東北遷散居於慶州(今甘肅慶陽)一帶;安史之亂後又遷至銀川(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南、陝西靖邊北部)。這兩次大遷徙,最直接的作用是使党項羌與漢人雜居,開始廣泛地接觸漢族的先進文化,為西夏藝術風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五代戰亂後,党項佔有河西之地,西起敦煌,東到黃河河套兩岸,控扼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繁榮地段,各民族集居,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結合、曾經有過隋唐石窟藝術的頂峰時期。河西走廊的佛教藝術又一次為党項羌注入了大量新鮮的因素,特別是河西走廊的石窟藝術,對西夏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西夏對石窟藝術的繼承及大力推崇,使隋唐以後到五代石窟藝術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又創造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西夏崇尚佛教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大興石窟寺藝術,對以前的舊石窟重新整修彩繪,又開鑿了許多新窟。在敦煌莫高窟就有西夏窟77個(大部分利用前代洞窟重繪),安西榆林窟西夏洞窟有11個,在東千佛洞、天梯山石窟、文殊山石窟和賀蘭山山嘴溝石窟、內蒙古阿爾寨石窟,也有西夏的洞窟。其中榆林窟的繪畫藝術最精彩,其手法與唐代迥然不同,榆林窟第3窟《文殊變》《普賢變》和第2窟《水月觀音》其背景是山水畫,佔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一,有天界山川、樓閣、廟宇、將山水畫藝術引入佛畫,同宋朝水墨畫藝術風格;文殊山《宮闕圖》是一副彌勒上生經變畫,圖中以線描繪製建築界面,把複雜的大殿、庭院描繪得層次分明,建築內人物的衣紋、頭飾完全是宋裝,線條精緻流暢;莫高窟中西夏的龍鳳藻井是對漢族龍鳳藝術的發展;版刻佛經插圖的人物線條受宋白人物的影響。繪畫的技法是漢族傳統的線描、皴擦、暈染手法。

彩繪泥塑供養人的服飾也完全是宋代仕女官宦裝,人物造型已經世俗化。體現建築藝術的建築構件品種繁多,各種大小尺寸、形狀各異的屋脊獸、套獸是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廡頂和歇山頂屋面裝飾構件;建築裝飾藝術品色彩絢麗,在唐代追求雄偉壯麗的風格基礎上又增加了精巧秀美,具有宋朝建築藝術的風格。西夏的書法篆刻藝術更是漢字書法的繼承和發展,其所創文字仿漢字,碑刻如北朝風格方峻遒勁,力求方整之美;佛經的書寫嚴謹而規矩,其書法也承襲唐楷,有雄強渾厚的風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