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園林風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09-29

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園林風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0-25 回答

【摘 要】由於只看到中國古典園林的時代侷限,使得前幾年中國大地上興起建設西方園林熱潮。本文分析了古典園林的優越,具有獨特性和體系化等優秀方面,值得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古典園林;西方園林;侷限性;優越性 近幾十年,現代園林建設中,中國大地盛行西方的園林風格,如道路綠化,街頭小品,大型廣場等都有了很強的西方園林色彩,傳統園林風格受到嚴峻的挑戰。這種風格和款式在本世紀初達到了高峰,中國古典園林的傳統藝術難覓其蹤。使我們不得不深思其原因?如何改變其現狀,繼承古典園林的優越? 在中國大地產生了效仿西方園林的眾多例項,不是沒有原因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確存在自身的侷限性。北方的皇家園林即使像避暑山莊、頤和園那樣大型園林也只是供少數人居住和遊玩的;南方的私家園林,更是都由高高的圍牆封閉,供家人和朋友遊玩居住。古典園林大多是私人園子的範疇,一般的人是不能隨意進出的。寺觀園林屬於公共園林,一般是文人雅士聚會題詠之處,但有其宗教的特殊性,也很難成為公共聚會的開放空間。這便決定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封閉性和私密性。而現代社會的園林的服務人群是普通的人民大眾,這便要求現代的園林具有開敞性和大眾性。古典園林與大眾需求產生了矛盾,而這一需求恰能被開放的幾何形劃分的西方園林所滿足,從而造成近現代營造西方園林的狂潮。西方園林中的大型 的開放性的理念,確實值得學習借鑑。但不是拿來既用、搬來搬去,丟失了理念,只剩下一堆幾何的形式,才是真得可怕。 在現代化建設中,園林由封閉內向性向開敞大眾性轉變,由為少數人服務向為人民大眾服務。粗糙設計者不能搬來古典園林就用了,就搬來寬敞規則的西方園林。筆者也肯定很多優秀的設計者必然離不開對西方園林的學習借鑑,吸取了開放的思想理念,並繼承了古典園林的優越,設計了許多優秀的為大眾服務的公共園林。 說起開放性的公共園林,大多數人就把目光投向幾何規則的西方園林。其實,我國在兩晉時,就出現了公共園林性質的新亭、蘭亭。隨後興建的公共園林有“曲江”、“杏園”,宋代的儲存至今的“西湖十景”、“蒼坡村”,明代和清代的“什剎海”、“巖頭村”、“陶然亭”,還有著名的濟南大明湖、南京玄武湖、昆明翠湖、揚州瘦西湖等。我國開放的城市公共園林發展歷史悠久,有許多優秀的作品,值得學習。繼承這些園林的優越精髓,摒棄古典園林的時代侷限性,借鑑國內外園林的設計手法,發揚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格。 除了公共園林這種形式,中國古典園林有更多形式。所以,可作為一個園林體系,與其他國家園林體系相比較,它具有鮮明的個性,正是古典園林的優越精髓之處。 1 中國的園林以本與自然,高於自然為創作的主旨 這個特點在人工山水園的築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築山理水”做到所謂“一拳則太華千尋” 、“一勺則江湖 萬里”,園林植物配置以樹木為主調,並賦予不同性格和品德,在園林造景中顯示其象徵寓意。中國風景式園林不同於英國風景式園林,前者注重主觀寫意,是對自然的精練、典型,能高於自然。而後者僅僅是對風景園林的寫實。筆者認為中國古典園林改造地形的手法,是值得繼承的典型優越。園林建設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億萬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協調,利用起來既省工力又有豐富的自然情趣。事實上由於人們無限制地開墾、開採、修建工程,現在的城市及郊區已經很少儲存著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還應注意向自然風景學習,運用自然創作手法處理地形,實地改造中採用因地制宜。在環太湖十八彎景的設計中,設計者對每一個山坡都進行了土質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應的設計方案就非常的成功。 2 人工美與自然美的融糅。 古典園林把人工美與自然美有機結合,達到一種人工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境界,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以”的哲學思想。而西方古典園林的兩大主流法國凡爾賽式園林與英國風景式園林,分別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對立起來,要麼規則、整形,要麼寫實自然。但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創作手法,可把人工與自然貫穿結合,像一條紐帶,絲毫沒有生硬。中國古典園林處處密集建築,卻處處呈現出自然生機,就是運用了多種創作手法,如用山石包鑲房屋一角,運用小天井、花木、漏窗等等人工構築,盡顯自然。這些藝術的思路, 應該代代相傳下去,對其進行完善,從而做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而獨闢蹊徑。 3 中國古典園林有豐富的意境內涵。 對於西方園林的內涵蒼白這一點,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卻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是值得繼承發展。 中國園林區別於世界上其他園林體系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不以創造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具體園林形象為最終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現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謂意境。意境,實質上是造園師或園主所向往的,從中寄託著情感、觀念和哲理的一種理想審美境界。它透過園主對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煉,賦予景象以某種精神情感的寄託,然後加以引導和深化,使觀賞者在遊覽觀賞這些具體的景象時,觸景生情,產生共鳴,對眼前景象進行不斷的聯想,感悟到景象所蘊藏的情感、觀念,甚至直覺體驗到某種人生哲理,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一種超脫與自由,享受到審美的愉悅。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經濟至上,最缺少的就是這種聯想與感悟。雖然我們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賞花飲酒,題詩作曲,閒情雅緻,但我們也有豐富的情感,有所向往的夢想。所以,在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群中建設田園般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包含著深厚的內涵,既可以放鬆身心,提高修養和審美,並享受到情感寄託的愉悅。這絕對是我們希望看到和享受到的。 中國堪稱“園林之母”,造園的優越性除了本人所提到的,還有很多。中國傳統園林的風格是不能消失的,我們要保留自己的文化印 記,要代代繼承古典園林的優越。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中國古典園林史》,瞭解中國古典園林,分清古典園林的時代侷限性和傳統優越,做到摒棄古典園林侷限,繼承古典園林優越。在中國大地上再次呈現,具有中國古典優越的現代園林作品,讓傳統的創作手法得到完善和發展,形成一套優秀的園林體系。 作者簡介: 施永興,高階工程師,平陽縣萬全鎮人民政府 黃瓊瓊,助理工程師,溫州生態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