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1-07-18

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E拍8 2019-06-17

1、安徽六安

六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已發掘的古文化遺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裡進行過廣泛的活動,而“六安”作為地名,則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

楚漢戰爭時,項羽封六縣人英布為九江王,設都於六(遺址在今六安市北6公里西古城),後來英布叛楚歸漢,幫助劉邦擊敗項羽,被劉邦改封為淮南王,仍都六。公元前196年,英布舉兵反漢,戰敗被殺後,劉邦將其子劉長封為淮南王,遷都壽春。

公元前174年,漢文帝認為劉長企圖謀反,將其流放,又於公元前164年將淮南故地一分為三,封劉長三子劉安、劉勃、劉賜分別為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

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謀反案發,二王自殺,漢武帝取衡山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區別衡山國為六安國,封劉慶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得名,歷代沿用。

2、蘇州山塘街

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唐寶曆元年(825年),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護城河直達虎丘山麓),稱山塘河,便於行舟。

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當時虎丘稱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詩人筆下直稱為武丘寺路,後人稱“白公堤”,堤長七華里,又稱七里山塘。因介於閶門鬧市與名勝虎丘之間,逐漸成為繁華的旅遊商業街。

3、江蘇太監弄

太監弄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最繁華的步行街觀前街中段南側。蘇州地區蠶桑和絲織業十分發達,出產的絲織品最為聞名。自元代開始,朝廷為了索取蘇州的絲織品,專門在蘇州設立織造局,並將一批機匠隸屬在局內服役,日夜織造絲織品,供宮廷內務府應用。為此,朝廷特地派人來蘇州監管織造局,一是將絲織品如數上交朝廷;二是收取稅銀。

據《蘇州織造局志》載:明朝的歷代皇帝,均派內官、內使、太監來蘇州監管織造局,少則一二人,多則十來人。如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派太監羅政、陸英、麥秀來蘇州監管;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派太監龔洪、楊軏、芮景賢、晁進、孫銳、張玉、浦智、廖宣、梁玉、李彬等來蘇州監管。

這些太監就居住在織造局附近,由於太監長期居住於此,故而得名“太監弄”。

4、南京摸乳巷

“摸乳巷”位於彰化縣鹿港古鎮北街,是一條200年曆史的窄巷道,只能容許一人透過,如碰巧兩人相遇,只好躋身而過,因此有“摸乳巷”的戲稱,卻也讓這本來默默無名的小巷子,聲名大噪。

根據當地老一輩人的說法,這條巷子之所以那麼窄小,主要是當地的住戶為了阻擋強勁海風之吹襲而儘量把房屋的間距縮小,可是沒想到卻衍生出這樣饒富俗俚的趣稱。

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

5、江西贛州

贛,源於境內有兩條江,一條章江,一條貢江,章、貢兩江在贛州老城區北端匯合成為贛江。贛江作為江西的母親河,從江西南部的贛州出發,縱貫江西全省,江西省的簡稱“贛”字由此而來。作為“千里贛江第一城”的贛州也因這兩江匯合而得名。贛州是全球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贛州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摸乳巷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太監弄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六安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山塘街

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西財浪人 推薦於2017-11-07

武漢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 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溼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集家嘴的由來

據《漢口叢談》載: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從鍾祥出發, 經此赴北京繼承皇位,因此後人把皇帝經過 的這個渡口稱為“接駕嘴”,後來因這裡碼頭多作轉運糧食之用,改稱 “集家嘴”。

卓刀泉的傳說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曾駐兵於武昌伏虎山麓一帶。當時部隊缺乏飲水,“羽用刀卓 也”,於 是“水湧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禎喝過這兒的泉水,極為讚賞,於是築井臺建井亭,並手書“卓刀泉”三字。

廣埠屯的由來

明太祖時:要求諸王護衛軍屯田護衛;明成祖 時更是要求發展農業生產。楚王積極響 應,他 命令駐紮在東門外交通孔道口的護衛軍置屯耕戍。明太祖時賜給諸王的倉庫名稱都以廣字開 頭,楚王的倉庫 名廣埠,因而護衛軍屯墾之地就稱為廣埠屯。

蘭陵路的由來

現今蘭陵路一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屬俄租界,戰後收回時將帶有俄國色彩的街道統一改名。曾以任兩湖巡檢使兼湖北督軍和省長的蕭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為當地所仰望之 意)定名。蕭姓的郡望為浙江蘭陵,故稱蘭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武漢何以又稱“江城”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雲:“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所謂江城,乃指武昌,後沿稱武漢為江城。�

“六渡橋”的民間傳說

傳說現六渡橋一帶為水窪之地,一老人的獨生兒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橋,募到六鬥米,並帶動其他人捐錢捐物,很快修好了橋,故名“六鬥橋”,即為現今的六渡橋。 �

是誰稱漢口為東方芝加哥

20世紀初,日本駐武漢領事小野幸吉在所著《漢口》一書中稱:“漢口今為清國要港之第二,……使視察者豔稱為東洋芝加哥”。1918年美國《豎琴》雜誌刊載了一篇署名為魏爾·瓦 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寫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

滄海的變遷。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昌: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現在的蛇山築城,稱夏口;公元280年,晉朝將江夏郡改為武昌郡,即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後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時曾設武昌府。辛亥革命後改江夏縣為武昌縣,武昌即成為正式名稱。�

漢口:南北朝時期,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漢水改道後的低窪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鴉片戰爭後漢口開埠通商,發展更趨快速。�

漢陽: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併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網友ee6fcae 2017-11-15

→_→

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157*****865 2017-11-07

h h g 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