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元號的具體地址怎麼走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2-04-23

聚元號的具體地址怎麼走xl_097 2006-05-06

現在的聚元號不在東四,在朝陽區團結湖北京市水利局的家屬宿舍大院裡,隱藏在居民樓旁邊的一小排平房中。從外形判斷,這些平房應當是以前的煤房、車棚之類。所謂的“弓箭鋪”其實就是一個作坊,裡外兩間相加,大小也不超過20平米。正對門的牆上掛著“聚元號”的牌匾,四周的牆邊靠滿了製作好的弓箭和各種竹木原料,而沒有做好的半成品則全部堆在地上。留給我們的空間比想象中的還要狹小,四個人大概已經是可以容納人數的上限了。

這是北京團結湖居民區內的一間平房:10平方米見方的小屋裡,堆放著各種製作弓箭的原材料、工具,一塊寫著“聚元號老弓箭鋪”的牌匾懸掛在小屋的東牆上。沿襲了上千年的中國民族弓箭製作工藝和歷經300多年滄桑的老北京弓箭鋪“聚元號”,在75歲的楊文通老人和兒子楊福喜之間悄然傳承。

“聚元號”的興衰變遷

來到楊文通老人的住處,不大的兩居室內,幾乎滿眼都是弓和盛滿油漆、豬皮鰾的盆碗。老人氣色紅潤,頭髮和眉毛都已銀白,提起眼下的“聚元號”和它的過去,目光淡定溫和。

在清朝,弓箭鋪是皇家御用兵工廠,弓匠地位不高但待遇十分豐厚,漸漸出現了八旗子弟一樣的公子哥。“聚元號”的第七代傳人即是如此,最後此人因吸食毒品而不得不變賣祖產。楊文通的父親楊瑞林是一位痴迷民間弓箭製作的手藝人,得知訊息後四處湊齊了銀兩,將“聚元號”買到了自家門下,成為它的第八代傳人。

楊文通承襲父業,做了“聚元號”第九代傳人。受家庭影響,他6歲便隨父學藝。雖然那時的學徒期只有3年,但要做好一把弓,需要200多道工藝程式,不摸爬滾打個十幾年,手藝是學不精的。

沉在心底的弓箭情結

“過去,在今天東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有個弓箭大院兒,當年是皇家御地。大院兒分設南、北兩個大門,這南大門的第一家就是‘聚元號’。”楊文通回憶道,“鼎盛時,這院兒內有40來家弓箭鋪,到解放時僅剩了4家。”

時代更迭,潮起潮落中,楊文通和他的弓箭手藝日益荒離。1962年,楊文通所在的體育用品廠關門,他被調到北京市水利局做木工,一做就是30年。1998年,聽說北京八大處舉行射箭比賽,不知道比賽只用國際弓的楊文通帶著自己做的民族弓就去了,這才被國家體委射箭隊總教練徐開才發現。

打那以後,楊文通省吃儉用買來弓箭材料,利用業餘時間重新撿起了弓箭手藝,還時常鼓勵喜愛這一行的兒子承繼祖業。

生活因弓箭而改變

俗話說:“人過三十不學藝”,而今年48歲的楊福喜下決心承襲父業時,卻已年過四十了。滿臉絡腮鬍的楊福喜身穿黑色中式對襟衫,和父親一樣的樸實平和。說起學藝經歷,謙和的神態中多了幾分凝重。

楊福喜高中畢業後插過隊、做過臨時工,後來進北京化工二廠當工人。在家中,他本來就對父親的手藝有些興趣,如今眼見父親年事已高而一把好手藝後繼無人,便萌生了學做民族弓的願望。為早日把父親的手藝學到手,楊福喜先是辭掉工作,開了4年出租,再用這期間攢的錢置備了製作材料。從1998年開始,他全身心投入了這一行。

學做民族弓,必須師傅手把手地教,每道環節都是手工勞動,所用的樺樹皮、牛筋、牛角等20多種天然材料也都是如今難找難買的。選材全靠藝人用眼看、用手摸。製作過程既要會木工、漆工,還要懂畫工、皮具製造甚至針線活兒,樣樣講究。別小看一張弓,全部完成得歷時3到5個月。嘗足了箇中滋味的楊福喜說:“學習弓箭製作後,我精神上的變化太大了,生活因此而改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