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氏的由來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1-07-09

“馮”姓氏的由來hu2014123 2019-08-04

漢族馮(féng)姓源出有二,一是姬姓,二是歸姓。 其他馮姓則由外族改姓而來,包括漢朝初期的匈奴人,南北朝時期的百濟人,元明時期兩廣南部的浬人,以及清朝末期的滿蒙人等。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出自姬姓,為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

馮姓,《百家姓》中位列第九位,根據姓氏人口統計,近年馮姓人口數量約為八百萬到九百萬之間,位列所有姓氏人口的第二十七位,可以被定義為人口大姓。地域方面,馮姓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等地。

“馮”姓氏的由來

擴充套件資料

馮姓遷徙分佈 :

馮氏最初發祥於河南省滎陽地區,族人遷移較早,先秦時期就已開始遷移。春秋戰國時期向南,先進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懷王時期(戰國後期)馮郝官至楚大夫,是楚國的重臣。馮姓遷徙 向西,進入了陝西關中等地。向北,馮氏進入了山西等地。

戰國中後期,韓國的上黨郡(今山西長治西)郡守馮亭,為人果敢而有謀,入趙國,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並發展繁衍下去。其後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御史大夫馮毋擇等。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馮姓

“馮”姓氏的由來甲昆琦G0 推薦於2017-09-05

馮(Féng 馮)姓源出有三:

姬姓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昌之後。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後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出自歸姓

2、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據《世本》所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後馮邑被晉國所奪,成為魏氏子弟長卿的封邑,長卿的後裔也稱馮氏。是為河南馮氏。

其他說法

3、還有出自其他方面的馮姓,如:出潁川者,為漢徵西大將軍馮異之後;出上黨者,為左將軍馮奉世之後;出長樂者,為宜都侯馮參之後;出京兆者,為燕王馮宏之後;出宏農者,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後;出河間者,為唐監察御史馮師之後。

姓氏始祖

得姓始祖:馮文孫。周文王昌之後裔,周文王有一子名畢公高,因隨其兄周武王征伐殷紂時立下功勞,取得天下之後,被封於畢(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南)。他的後裔畢萬西周時為晉國大夫,當時晉國剛被曲沃武公所統一,晉獻公遷都於絳(今山西省翼城東南),陸續攻滅了周圍許多的小國,其中包括西周分封於今山西芮城北的魏國,晉獻公便把它封給畢萬。春秋後期晉國六卿逐漸強大,互相兼併。到公元四世紀中葉畢萬後代畢斯和趙、韓一起瓜分了晉國,建立魏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公元前四零三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同時還將畢萬的一支孫(即馮文孫),再封於馮城(今河南省滎陽縣西南),其子孫後裔以邑為姓,稱為馮姓。馮文孫也就被其後人尊為馮姓的得姓始祖。

“馮”姓氏的由來邱苑BC 2021-04-06

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臺灣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的0。64%左右。主要分佈於中國的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和雲南等地。

“馮”姓氏的由來敖小瑜06i 2021-03-24

漢族馮(féng)姓源出有二,一是姬姓,二是歸姓。 其他馮姓則由外族改姓而來,包括漢朝初期的匈奴人,南北朝時期的百濟人,元明時期兩廣南部的浬人,以及清朝末期的滿蒙人等。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出自姬姓,為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