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由來?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06-19

廈門的由來?

廈門的由來?伍馥樹高邈 2019-04-26

廈門的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史書記載和傳說,歸納起來有五說:

築城說:—根據志書記載,“廈門城在嘉禾嶼,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興”的“築城說”。

村名說:—是說嘉禾嶼西南海邊有個“廈門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據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據此而推斷的“村名說”。清初廢中左所,“廈門”才統稱全島,曰廈門島。

上下說:—有兩說:一據《廈門地名錄》稱,“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們俗稱‘下門’,‘廈門’似系‘下門’的諧音雅化而來”的“上下說”。另一說是:“門”是島的稱謂,如浙江沈家門等。廈門島地處大陸的下端,“下門”即下面島嶼之意,雅化而成為“廈門”。

門戶說:—由其地理位置在我國東南沿海而得來的。清乾隆《鷺江志》的作者薛起鳳在“總論”裡說,“鷺島者,泉東南島也,以其為泉之門戶,故曰門也”。“鷺島四面環海,為漳泉之咽喉,臺澎之門戶。”清乾隆《廈門志》作者周凱在序文裡則說:“廈門處漳之交,扼臺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從歷史事實看,築城起即為海防禦敵人之門,後又為鄭成功“通洋裕國”之門,再後成為進出口、華僑進出之門,如今又有說“祖國大廈之門”。

領土說:—築城取名廈門,意為“華夏之士”不容倭寇侵攏。東晉楊衍之《洛陽伽覽記》寫道:“太和十七年後魏高祖造宮室,洛陽依魏晉舊城門,東西有三門……,北有二門,西頭曰大夏,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廈門……”。

“夏”與“廈”,古字相通。所謂“大廈門”、“廈門”,在當時是作為象徵性城名。因為,中國在古代稱為“夏”。張行孚在《說文發疑》中按《說文》說:“夏,中國之人也。所謂中國者,以天下言之,則中原為中國,以列國言之,則王都為中國。”屈原《楚辭·九辯》中有“君子之門九重”,就是說天子有九個城門,天子威儀中國之意。所以說,“大廈門”、“夏門”是表示所鎮的土地是中國區域,或中國領土。再從當年修築“海上長城”來看,金門原名浯洲,又名浯將,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時,借用“金城湯池”之意將浯洲改為金門,以示“固若金湯”島嶼之內涵。廈門原名嘉禾嶼,又名鷺島,別稱鷺江,借用“華夏之士”而將嘉禾嶼改名廈門,以示廈門是“中國島嶼”。

廈門的由來?匿名使用者 推薦於2017-11-24

相傳遙遠的古代,常有成群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

廈門又稱為鷺島、鷺洲、鷺嶼、鷺城、鷺津、鷺門,廈鼓海峽稱

為鷺江。

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

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時,至今已有11

40多年了。

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

洲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面聚族而居,並出現“新城

”的地名,旋改名“嘉禾裡”,隸屬於情源郡南安縣大同場。五

代閩承隆元年(939年),大同場升格建同安縣,嘉禾裡歸同

安縣管轄。明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在島上築城

寨,置衛所,城名“廈門”,衛所稱“巾左所”。廈門的地名,

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為“思明州”“思明縣

”等。1935年廈門正式設市。

廈門的由來?匿名使用者 2014-05-16

廈門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名字。比如中左所。之所以叫中左所,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拍周德心,江夏侯兩位官員在閩越這裡設定了上,下,左,右,中五個哨所來防禦倭寇。而當時的廈門正好處在中所,左所的位置。所以被稱為中左所。廈門又是九龍江的下游,入海處。所以慢慢又被稱為“下門”。後來才雅化稱現在的“廈門”在1933年以前還被稱為一段思明洲。後來才又改“廈門”。延續至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