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裡的皇組可以吃到哪些食品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06-12

漢武帝時期裡的皇組可以吃到哪些食品匿名使用者 2013-10-25

周秦時期的中國飲食文化

周秦是我國飲食文化的形成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原地區,我們現有的糧食品種(除若干外來品種外)當時已基本具備,所不同的是現在是以稻、麥為主,而當時則主要以各種雜糧為主,其中有些品種現已失傳。古籍中,人們常將這些主要糧食作物統稱“五穀”,但所指往往略有區別。這些農作物品種主要包括稷、黍、麥、菽、稻等等。

(1)周秦時期中國主要的糧食品種

稷,就是今天的小米,俗稱穀子,是一種耐乾旱易成活作物,在中國早期旱作農業中,曾佔據重要位置,是當時人民的主要食糧。古人一直將它視為五穀之長。《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 於是乎,教民稼穡者便被稱之為后稷,社稷也就成為國家的代名詞。稷的良種稱粱,而黃粱更是粱中上品。

黍,即大黃米。它狀似小米,色黃而粘,是製作粘食的主要材料。它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僅次於稷,因此黍稷常常並提。黍的籽粒又稱粟,後來粟成為糧食的通稱。

麥,古代麥的地位遠沒有今天這麼突出。麥有大麥與小麥之分,古稱大麥為麰(音謀)。

菽,豆類總稱。《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 豆類作主食,不易消化,因此是庶民的食物。

麻,即大麻子實,因多食傷人腹胃,因此也是窮人充飢的口糧。如今麻子早已退出人的主食行列,成為牲畜的飼料。

稻,起源於我國南方,在湖南道縣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有人工栽培痕跡的稻種,將我國的水稻種植史上推到萬年以上。在距今七千餘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則發現了大量的稻種和稻殼,說明在我國南方,自古就以稻米為主食。稻在中原地區種植較晚,大約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中原也算得上是一種比較高階的主食了。

菰米,又稱雕胡米、安胡米,是一種非常有特色且名氣較大的主食。它是水生草本植物茭筍的子實,菰米色黑,故杜甫詩中有“波飄菰米沉雲黑” 的詩句。菰米原為野生,《西京雜記》卷五載:“會稽人顧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飯,常帥子女躬自採擷。還家,導水鑿川,自種供養,每有嬴儲” 。用菰米作做飯俗稱雕胡飯,芳香甘滑,頗受文人雅士的青睞。西漢枚乘在《七發》中描寫貴族美食時有“楚苗之食,安胡之飯。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的句子,說明此米滑軟性粘,但入口即散。王維的“香飯青菰米”,李白的“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杜甫的“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 ,無不反映出這些大詩人對雕胡飯的情有獨鍾。菰米的加工方法也很奇特,先將菰米裝入皮口袋,與舂成碎塊的瓷片混合,在板上反覆揉搓,使穀殼脫落,這種加工方法即或在當時,也是比較少見的。宋代以後,菰米飯越來越少,原因是菰米產量低,成熟期不一致,籽實又易脫落,收穫比較困難。野生的茭筍被黑粉菌寄生後,便不再開花結子,而是長出菌癭,即今天的茭白,滋味鮮美。因此後世農民皆改種茭白,並當做蔬菜食用,從而導致了菰米的絕跡,而今天的人們也只能從古人的詩詞中去領略雕胡飯的美味了。

(2)周秦時期的菜餚

我國先秦時期的菜餚按烹調方法可分六類:

炙品

這一時期,即使隨著陶器的發明人們飲食方式變得越發多樣,但人們在烹製肉食時所採用的方法也仍然以燒烤為主。炮、燔、炙、炰都屬燒烤,所不同的是,炮、燔講究大火燒,如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烤全羊;炙講究小火烤,如今天的烤羊肉串。炰則指用泥將獵物包裹起來扔到火中燒食。炙品在先秦肉食中佔有重要一席。《詩經》中關於炙肉的吟詠很多,如:“有兔斯首,炰之燔之”, “飲御諸友,炰鱉膾鯉” 等等,講的都是這種食俗。當時作炙品的原料很多,除牛、豬、羊外,還有各種野味。這時的人們已經懂得調味,經調料浸泡後,五味已入的炙品香味更加可口。此外,吃的時候還可佐以各種醬汁,而這種醬往往也是由肉作成的。炙類食品明清以後逐漸減少,而炒燉等加工工藝成為烹調主流。今天的烤鴨、烤乳豬、烤全羊等都是古代炙品的濫殤。

以肉類為主料製成的肉醬。至遲在夏商時就已經出現了。周代制醢的方法是,先把肉曬乾,然後切爛捶碎,拌入粱曲、鹽、酒,裝入翁中,釀製百日方可食用。醢在先秦一般不單食,而是作為一種作料。用豆盛放在席上,吃炙肉、脯、膾等食品時佐之。

羹 藿

用肉、菜煮成的濃汁。一般而言,用肉類煮成的濃汁叫臛,用蔬菜熬成的濃汁叫羹,而用肉、菜混煮而成的濃汁叫羹。羹是在陶器出現之後才出現的一種食品,它是先秦時人們普遍食用的一種食品。《禮記?內則》中說:“羹食,自諸侯以下至庶人無等。” 不同的是,老百姓吃的大都是以野菜之類烹製的藜藿之羹。

膾 是指切成薄片細絲的生肉加入調料拌制而成的食品。這是古人最常採用的食魚方法。當然其他肉類只要新鮮細嫩也可作膾。如《禮?內則》中即有“取牛肉,必新殺者,薄切之,必絕其理,湛諸美酒,期朝而食之” 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膾成為貴族席上的珍味,於是也就有了“膾炙人口”的成語。膾的現稱也叫“生鮮”或“生魚片”,作為傳統食俗的一種,它仍保留在人們的食譜中,特別是中國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中。在赫哲族,人們常常用生魚片招待客人。生魚片赫哲語稱“塔拉卡”,多用個大、肉厚的鰉魚、胖頭、草根及鱘魚等為原料製成。做生魚片時,先從魚骨上剔下兩塊肉,細切成絲,再將它從魚皮上片下。然後,拌以用開水燙過的土豆絲、綠豆絲、粉絲、粉皮,再調上辣椒油、醋、醬油、食鹽等等,就可以食用了。

脯、臘

脯、臘是古人對乾肉的統稱。也是人們為儲存暫時吃不完的肉類而採取的一種科學的加工方法。臘指大塊肉(小動物則整隻)加鹽風乾而成;脯則專指切成小塊的風乾肉。如果把乾肉捶擊鬆散,加上桂、姜等調料,則稱為腶,腶,即是今天肉鬆的前身。

菹 齏

菹是指切得很碎的醃菜。先秦時的蔬菜以從野外採集來的野菜為主。加工方法除了煮食或作羹外,主要是醃製成菹。這一點與現在的泡菜相似。醃菜在當時是一種十分普遍的食品。主要型別有韭菹、昌本(菖蒲根)、菁菹(蔓菁)、茆菹(鳧葵)等。

一種透過發酵法制成的魚。其做法是:將魚用鹽、調料、蒸熟的米粉等抹好後放入甕中,密封,發酵後食用。鮓在現在的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仍有儲存。侗族地區的醃酸魚,就是這種食俗的餘音。鮓的發酵期長短不一,一般至少要一年,長的要十餘年,時間越長,味道也就越純正。

漢代飲食文化

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發達,首先應歸功於漢代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這裡的西指的是西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西域諸國的飲食原料和烹飪技法也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國。葡萄、石榴、芝麻、胡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茴香、芹菜、胡豆(豌豆、蠶豆)、扁豆、苜蓿、萵筍、大蒜、大蔥等等,都是這一時期傳入我國的。這些蔬果香料的引進,大大豐富了我國人民的菜籃子,由於香料佐料的增多,烹調方法也豐富起來。比如烤制的胡餅,即今天的芝麻燒餅,漢代以後在中國開始流行。再如炸油餅,最初也是胡食。

豆腐的誕生,是我國東漢時期飲食業的又一重大發明。這項發明,在中國乃至於世界飲食文化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為大豆、黑豆等營養豐富但又難於消化的豆類食品的加工,找到了一條捷徑,使其變成一種價廉物美、易於消化的美味佳餚。中國也成為世界各國豆腐文化的發源地。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國家,人們的飲食以蔬谷為主,優質蛋白非常缺乏,而豆腐及豆製品則彌補了這一不足,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豆腐的發明者傳說是東漢淮南王劉安。南宋朱熹有詩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術,安坐獲泉布。” 並自注說:“世傳豆腐本淮南王術。”淮南王劉安是位美食家,曾有《淮南王食目》、《淮南王食經》等食譜傳世。野史傳說,豆腐是淮南王劉安召集的術士在煉丹過程中偶然發明的。無論傳說是真是假,東漢時中國人已經會做豆腐的事實已為考古發現所證明。1960年,河南密縣打虎亭一號墓中發現了大面積的畫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此後豆腐製作術向四方迅速傳播,日本人認為日本的豆腐製作法是唐代高僧東渡日本時帶去的。鑑真也由此成為日本豆製品行業的祖師爺,而西方各國也都承認這一技術是從東方傳入的。

漢以前烹呼叫的油都是動物的脂肪,古時人們將有角動物的脂肪稱為脂,將無角動物的脂肪稱為膏。與膏相比,脂凝固得要比膏更堅實。我國植物油的問世大約始於西漢,早期主要有奈實油、杏實油和芝麻油,但還相當稀少。自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日漸增加,產量也不斷攀升,烹調菜餚和炸制食品已經比較多的使用植物油了。隋唐五代時,植物油在市場上可以隨便買到,甚至出現了走街穿巷的賣油郎。植物油成為烹呼叫油的主力,飲食品種也隨之豐富起來。

麵條,年糕,元宵傳說都與漢武帝有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