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11-21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AngelCindy 2018-10-07

意思是:揚子江的水是天下第一泉,蒙山頂上的茶葉也是第一好茶。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出自元代文人李德載《贈茶肆》(中呂·喜春來)曲:“蒙山頂上春來早,揚子江心水位高。陶家學士更風騷。應笑倒,銷金帳,飲羊羔。”而今,這兩句詩已成了蒙頂茶文化的標誌:在館名雅緻的茶館,常見“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楹聯;有關蒙茶仙姑與茶祖吳理真的民間傳說故事很多,以他們茶緣姻緣為主題的作品相繼問世;還有一些高雅的茶藝表演。

在張又新茶人所撰寫的《煎茶水記》中,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為“天下第一泉”。揚子江心的泉水與蒙山頂上的茶葉相輔相成,是茶中精品。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

擴充套件資料

蒙頂茶,據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載,自西漢名山茶農吳理真手植七株茶樹於蒙山之顛,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曆史。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吳氏在蒙頂植茶成功之後,蒙山茶農曆經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將蒙茶繁育、擴充套件到整個蒙山全境,到唐代,蒙山茶已發展到相當大的規模,品質和數量都超過了其它地區,並在中國享有很高的聲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蒙頂茶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禾木籽 2018-09-30

這是詩人白居易歌頌蒙頂茶的詩句,意思是:揚子江的水是天下第一泉,蒙山頂上的茶葉也是第一好茶。

在張又新茶人所撰寫的《煎茶水記》中,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為“天下第一泉”。揚子江心的泉水與蒙山頂上的茶葉相輔相成,是茶中精品。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

擴充套件資料:

蒙頂茶是中國傳統綠茶,產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產地全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細雨濛濛、煙霞滿山。這種生態環境,能減弱太陽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於茶葉中合氮物質的形成。其外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郁回甜。

相傳西漢時,甘露普惠妙濟大師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於五峰之中”。吳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久飲該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蒙頂茶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瓊樓登高人為峰 2018-10-01

在唐代、宋代蒙山茶就名聲在外,民間以揚子江冷泉水為佳,以蒙頂茶為上品,故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之說。

蒙山,中國人工種植茶樹最早的地區,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被世人譽為“仙茶的故鄉”,明代被皇帝封為“皇茶園”。蒙頂甘露排在中國十大名茶之四。唐代元和年間,蒙頂茶被列為貢品,黎陽王入川檢貢茶時,在蒙山寫詩云: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可見蒙山容納積澱了悠長的歷史和厚重的茶文化。

始建於唐代的皇茶園,先稱貢茶院,後稱仙茶園。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正式命名為皇茶園,面積3.5平方米。園中植仙茶七株,高不盈尺,千年不枯不長,不生不滅,凡人不能擅自採飲。其茶從唐代入貢至清末,歲歲如此。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

擴充套件資料:

陸羽《茶經》中對於用水的問題已有論述。其後約100年,一位叫張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記》,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為“天下第一泉”。依《中泠泉記》記載,取水時須依時辰乘船至江心,用專門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尋千尺,始得真泉;若淺深先後,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

參考資料:人民網——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寂滅五使 2018-10-03

揚子江指揚州以下的長江下游。揚子江心水指今鎮江市石彈山中冷泉,在唐代時,該泉位於揚子江故道的江心處,後來揚子江改道,才露出石彈山。唐代茶聖陸羽曾經將中冷茶評為”天下第七泉水“,而後來的唐代書法家劉伯芻則將其評為”天下第一水“,從次文人墨客競相推崇此水。

歷史上很多皇帝宰相也派人或者親自來取水煮茶,比如李德裕,蘇軾,文天祥等。而蒙山(蒙頂山)產的茶葉自唐代以來就被定為貢品,是中國最早出名的名茶,受到貴族文人的追捧,唐皇室還將其作為贈送給日本遣唐使的禮物,當時用一匹布換不到一斤蒙頂茶。白居易曾經寫詩說:”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其他的文人如蘇軾,劉禹錫,陸游都有描寫蒙頂茶的詩詞。因此到了明代,就出現了”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說法。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

擴充套件資料

蒙頂茶是中國傳統綠茶,產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產地全年平均氣溫14。5℃,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細雨濛濛、煙霞滿山。這種生態環境,能減弱太陽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於茶葉中合氮物質的形成。

其外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郁回甜。

相傳西漢時,甘露普惠妙濟大師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於五峰之中”。吳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久飲該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蒙頂茶

如何解讀“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句?河馬節拍器Es 2007-10-18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這是詠茶詩文中最為著名的一對茶聯。

據說從前的茶館多拿這對茶聯掛在門口作招牌。時至今日,在成都、重慶、永川等地的茶館,都還見得到這樣一副茶聯:

雖無揚子江心水

卻有蒙山頂上茶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可以說是蒙山的“鎮山之寶”,在蒙山多處可見題刻,它是蒙山茶悠久歷史與崇高地位的象徵。然而,這聯名句為何只見一聯,來自何處,作何理解,長期以來卻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此聯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載的一首小曲《蒙山頂上春光早》:

蒙山頂上春光早,

揚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學士更風騷,

應笑倒,

銷金帳,飲羊羔。

李德載把飲茶作為一種雅緻高尚的作為而大加讚賞,對不諳茶事的粗鄙行為非常輕蔑。全文都充滿了對品茗飲茶的推崇之情。因此,“蒙山頂山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都是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所託之物“蒙頂山上茶”和“揚子江心水”是他心中聖潔、高雅,代表最好品質、最高境界的茶中極品。

好茶需好水,正如紅花與綠葉。所謂“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何窺其體”。茶質更需藉助水質,水質優劣直接影響到茶質優劣,這是個普通的道理。古人飲茶,不象今天這樣沖泡,而是煎煮而飲,所謂“烹茶”,用水也就非常講究。

陸羽《茶經》中對於用水的問題已有論述。其後約100年,一位叫張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記》,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為“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組成,而以中零湧水最多,三眼泉水總稱為中泠泉,匯聚於揚子江中的金山寺旁,白蛇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出自這裡。此地有一個著名的渡口名叫揚子驛,這一段的長江被稱為揚子江。據說金山寺早先屹立揚子江心,四面環水。依《中泠泉記》記載,取水時須依時辰乘船至江心,用專門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尋千尺,始得真泉;若淺深先後,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

後來由於揚子江泥沙淤積,河道不斷北移,至清末,金山開始與南岸陸地相接,金山的中泠泉就不再是“江心水”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揚子江心水”是指位於揚子江心的“中泠泉”,是一種宜茶的好水,與“蒙山頂山茶”共同構成茶中極品。

明代陳絳《辨物小志》:“諺雲,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由此可見,這聯名句已從李德記載的小曲中脫胎出來,形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又被人們用為茶聯,得以廣泛流傳。據記載,鄭板橋也曾為他人寫過這對名聯。由於茶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最易為人接受,“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內涵豐富,意境悠遠,所以成為茶聯中的“首品”。

在流傳的過程中,“江心水”有時也被用作“江中水”;“蒙山頂上茶”有的被傳成了“蒙頂山上茶”,包括一些著作也如此引用,由於有特定的含義,字面的變化並未影響它的本義。

在蒙山,關於此聯名句的來歷,還流傳一個蘇東坡以江邊水應付老師王安石的故事。說是蘇東坡欲過揚子江,王安石便囑他取江心水來煮茶。而蘇東坡因醉心山水,上岸時方才想起,便以江邊水應付老師,結果被王安石識破。

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有吟詠蒙山茶的著名詩句:“琴裡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此聯出自白居易晚年時期的《琴茶》詩,非常典型地表現了他詩酒琴茶相娛的心態以及對蒙山茶、淥水曲的摯愛之情。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裡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

這首詩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生何求,心境融融,恬淡閒適的情調。“淥水”據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曲子,既有層次又非常流行。至於“茶中故舊是蒙山”中的“茶中故舊”,一些人將其解為“茶之故鄉”。其實,“故舊”一詞當是“老朋友、老交情”的意思。後面一聯“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說的是無論窮愁潦倒失意還是運氣亨通一帆風順,無論窩居休閒還是仕途曠達,都是“淥水曲”與“蒙山茶”這兩位老朋友,長伴不離,一輩子都非常嗜好當時已經入貢皇室的蒙山茶。

劉禹錫、孟郊、蘇軾、陸游、梅堯臣、文彥博、文同等唐宋時期著名的文人都有吟詠蒙頂茶的佳作,明清時期的文人也留下了大量描寫蒙頂茶的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