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牆是怎麼造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1-09-24

夯土牆是怎麼造的free奔跑吧123 推薦於2017-09-05

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從考古發掘上來看,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公元前ll世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臺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王時代,不僅利用這種技術建造城池宮殿,而且用於修堤築壩,治理水患。現尚存河南省安陽、鄭州等三千餘年前的城池宮殿遺址,都是利用夯築技術建造的。鄭州的商城遺址四周總長6960m,採用分段版築逐段築成,質地相當堅固。這種夯築技術伴隨著漢民族的遷徙,從黃河流域跨過揚子江,向江南地區傳播,直至傳播到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東北部、江西省南部的山區農村。

隨著漢族南遷,從唐代開始,福建、廣東、江西的夯築技術逐漸發達,到了明代,福建西南部山區農村造房屋都以粘土為主要建築材料,並利用夯土技建造,這種夯土技術已到了巔峰水準,建造的樓一般皆為三四層,高達五六層,有的高度超過20米。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1尺一0。33m),則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而現在福建大部分建於明清時代的土樓,是中夯土版築技術經幾千年積累提高的技術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這種夯土牆的技術水準到了高度與寬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可謂是對古代夯土技術的一大貢獻。

夯土牆是怎麼造的樂樂最呆了 推薦於2016-12-02

版築夯土牆:版築夯土牆是我國最早採用的構築城牆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內填粘土或灰石,層層用杵夯實修築成的。在長城沿線,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是夯土牆。它們有的是用粘土和砂,再夾以紅柳或蘆葦的枝條夯築成的。也有的地方是用土,砂,石灰加以碎石夯築的。版築夯土牆,她的高度一般是底厚的一倍左右,頂部寬度為牆高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所以城牆有明顯的收分。這種牆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它能阻止敵人步,騎兵的行動,抵抗冷兵器(刀,搶,箭等)的襲擊,並可就地取材,施工也很簡便。所以隋朝以前的長城,多是採用版築夯土牆。漢代夯層在15公分左右,由於築城術的進步,唐代和明代築城夯層則在30公分左右。但這種牆容易被敵人破壞,而且不耐風雨剝蝕,天長日久會自行坍倒。例如在玉門關和漢長城烽臺,明顯打有木筋,相隔數米並有規則,至今猶存。但是一些唐代如鎖陽城和明代的大同古堡,一些木筋則腐爛掉,少許耐腐蝕木料則存留。蘆葦筋在玉門關大小方盤城呈規則分佈,上下左右各相隔20公分左右。漢長城厚度足夠容2個全副鎧甲士兵相向透過,現存厚度在1。2米以上。城牆高度,都在8~18米左右,體現了築城術整體的堅固和技巧。

Top